第114章 运的黑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学度)  

在墨伊伊成功掌握《五行功》的那日,也就成功的踏入了炼气一层。  

故而,她对于方钧的帮助再次恢复到了拜师的三十倍。  

如此又是五个月后。  

界域壁垒内,方钧吐了一口法力,灼热的火焰在流光一念符上熊熊燃烧。  

而在火焰之中,一缕缕道纹在流光一念符的表面迅速的延伸。  

很快就占据了流光一念符的表面。  

和原来的道纹结合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道纹。  

但无论如何衍生,这个道纹都名为“智慧”。  

在非本命法宝的时候,“智慧”道纹的功效仅仅是提升1倍修士的思维速度。  

而在炼化成本命法宝后,智慧道纹会进一步衍生,提升思维速度的功效增长到2倍。  

这个效果本应该是流光一念符在炼气阶段的极限。  

然而方钧通过了墨伊伊的运,略微修改了这个智慧道纹。  

使得提升思维速度的功效增长到了2.1倍。  

千万别小看至于10的数值增长。  

要知道,有10,就会有20,乃至30。  

而一点点的数值增长,到最后累积起来,都是不得了的结果。  

每一丝的进步都会带动着方钧实力的提高。  

这就是墨伊伊的好用之处。  

“下一次,在流光一念符提升到炼气七层的时候,再借助晋升时候的道纹衍生,略微调整智慧道纹的效果。”  

“那时应该可以到达2.2倍。”  

“这样一来我的研究效率也会再度增长。”  

本命法宝(三):流光一念符修为:炼气六层精:8.06  

气:100.01|法力(1000122/12000000)  

神:51.23  

法力品质:10  

法力单次输出:60缕输出功率:1200缕/秒(4,426,800瓦特)  

智慧道纹:提升使用者2.2倍的思维速度(持续时间12个小时,上限炼气期)  

木质小屋前。  

墨伊伊赤着在脚,在大海边玩耍。  

忽然她心中一动,猛地转过身来,喊道:“师父,你是不是修炼回来了。”  

方钧淡淡道:“你是怎么发现的。”  

墨伊伊笑道:“很简单,我有一种直觉,师父只要来到我的身边我就能够发现。”  

是因为我和她的因果联系。  

导致量子纠缠态在宏观方面效果更强了吗?  

方钧内心思量道。  

这六个月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墨伊伊,以及和墨伊伊一切有着明面联系的事物。  

然而他还是没有发现宏观方面上的量子纠缠到底在哪?  

因为归根究底,量子纠缠是源自粒子没有发生退相干时才拥有的一种状态。  

可是在宏观层面,所有的粒子都几乎发生了退相干。  

为何说是几乎?  

原因在于宏观层面还是有未曾退相干的粒子。  

但几乎要在极端层面,比如极低温、真空层面才会发生。  

墨伊伊的体质显然不需要满足这些苛刻的条件。  

然而方钧之所以发现不了——  

“难不成是因为我的观测结果导致了粒子发生了坍缩。”  

“这岂不是意味着我压根不可能找到‘运’作用的底层机理吗?”  

而粒子的坍缩,就是粒子退相干的结果。  

简单来说,一个人在街道上手指夹着一张100元,只要闭上眼睛,就能感觉到有人在偷这100元。  

可是睁开眼,这个偷100元的人就消失了,成为混杂在大街上的一员。  

而在没有犯人相貌的情况下,这个人要如何判断出谁才是真正的小偷呢?  

方钧现在这个情况就是如此。  

他知道墨伊伊的体质正在对他进行干涉,也知道他身上正在发生干涉。  

可只要他进行观测,就导致这个干涉的结果消失了。  

这岂不是很好?  

只要一个修士能够二十四小时观测他本身状态,就不会受到运的影响。  

这还真不一定。  

运可以影响周边的环境,进而影响你本人。  

比如说你吸的一口灵气,吃的一口丹药,说不定都是被干涉过的。  

然后这点轻微的干涉进而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但你要想知道具体是哪个地方引起的干涉,你一观察就坍缩,纠缠态的消失,干涉就消失。  

这就导致了运是如何产生效果的,永远处于被封闭的黑箱状态。  

你永远无法理解其作用原理。  

“据说高阶的修士,也能够掌握运和命,乃至于因果。”  

“这些修士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做到研究出这个过程的原理?”  

“即便是前人留下的资料,那么前人到底怎么总结这些资料的?”  

“难不成他们有一个观测手段,是不会导致粒子发生坍缩的?”  

如果真有这种手段那真是了不得的大事。  

这就意味着可以在不引起不确定性原理的情况确定出粒子的准确位置和动量。  

这可是足够让物理学大厦推到后,重新构建的伟大技术。  

“但问题是这个技术得多难?”  

“总不能一句仙人传法就完事了吧。”  

“仙人这种层面上的存在,无论是从文字上的描述,和物理层面的描述都好像是无解的。”  

墨伊伊见方钧陷入沉默中,久久不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