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旧居为马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北新镇的核心是灵脉,灵脉位于山中,方家族地便坐落于山腰。  

族地建筑宏伟,修士神识中可见层层阵法环绕,显得威严而神秘。  

方钧缓步上山,刚到山脚,便被两名守卫拦下:“此地乃方家族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方钧微微一笑,淡淡道:“我乃方钧,今日特来拜访方家家主。”  

两名守卫一愣,其中一人皱眉:“姓方?你是方家何人?”  

方家开枝散叶五百载,北新镇姓方者众多,但方与方之间天差地别。  

另一名年长守卫仔细打量方钧,忽然惊讶道:“您是大少爷?”  

年轻守卫疑惑:“大少爷我见过,他…”  

年长守卫打断他,恭敬道:“大少爷,欢迎您回家。”  

很快,仆人进去通报,随后有人引方钧入内。路上,一名前呼后拥的中年男人迎面走来。  

仆人介绍:“大少爷,这是张管家。”  

张管家满脸堆笑:“大少爷,您可算回来了!老爷和夫人时常念叨您,就怕您在外吃苦,风餐露宿无人照顾。”  

方钧懒得理会。若真挂念,何来十五年前那场变故?  

见方钧径直走过,张管家脸色一僵,语气转冷:“大少爷,夫人召您前往宗祠问话。”  

方钧依旧不理。  

张管家终于撕下伪装,冷笑道:“喊你一声大少爷,你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实话告诉您,夫人已在宗祠召开宗族会议,准备将你除籍。从今日起,你再也不是方家的人!”  

方钧挑眉:“这么快?我才刚到,人就齐了?”  

张管家得意道:“怕了?怕了就乖乖给我磕头,或许我还能替您求情。”  

方钧笑了:“我若真磕头,事情反而更糟。不如直接去宗祠,或许还有转圜余地。不过,跟你们玩这些勾心斗角,实在无趣。修仙界,终究以实力为尊。”  

张管家嗤笑:“实力?就凭您这炼气三层的修为?”  

他身后两名跟班立刻上前,气势外放,赫然是炼气四层的修为,其本人的实力更达到了炼气六层。  

其中一人冷笑道:“是自己跪下磕头,还是我们动手后,您再跪?”  

方钧轻笑:“我的选择是…呔!”  

话音未落,一束光华自他口中飞出,化作飞剑,瞬息间洞穿两名跟班的脑袋。两人连惨叫都未发出,便倒地毙命。  

张管家骇然失色:“本…本命法宝!你才炼气三层,怎么可能御使本命法宝!”  

方钧淡淡道:“少见多怪。仙宗道子未入炼气时,便以本命法宝筑基,岂是你这等井底之蛙能理解的?”  

张管家颤声道:“可…可你不过是…低贱…”  

方钧目光一冷:“是什么?”  

张管家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敢说,只是脸色惨白地跪在地上磕头:“恳求大少爷,饶我一命。”  

方钧:“我不饶如何?”  

张管家低声道:“以您的天赋,足以拜入上宗,我之性命,对您而言不过是路边虫豸。”  

方钧:“可虫豸咬人,仍要打死。”  

张管家咬牙:“您可考虑清楚,我是夫人信任的人,而夫人如今修为炼气八层。您即便拥有本命法宝,也未必能敌。”  

方钧:“你在威胁我?”  

张管家低头:“不敢。”  

方钧笑道:“口中不敢,但里里外外都是威胁。其实你心里知道,也许我那名义上的‘母亲’未必会保你。可蝼蚁尚且偷生,你所作所为乃人之常情。”  

张管家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您理解就…”  

话音未落,飞剑已洞穿他的头颅。  

在杀了张管事后,方钧没有立马去宗祠,他挥退其他兢兢战战的仆人,独自去了东屋,那是他幼时和此世生母的居所。  

如今触景生情,想去怀念一下。  

然而走到东屋,就见本该属于方钧和其生母的居所,已经被一个马厩代替。  

方家虽是修士家族,不见如何污秽,但始终是牲畜居所。  

“吁——!”  

马蹄声响起,一辆枣红色的骏马踏门而来,其背上少女下马见方钧阻在门口,大声呵斥道:“你是何人?”  

有仆人正想说话,少女就道:“管你是何人,敢挡在我面前,就该打。”  

说完,就挥动马鞭向方钧抽来。  

方钧催动法力阻挡了马鞭,少女脸色一冷:“你竟然敢挡?”  

少女说的理直气壮,仿佛方钧就该她打。  

方钧不答,而是道:“此地本该是人之居所,为何改做马厩。”  

少女不耐烦道:“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我喜欢不就行了。”  

方钧道:“所以你在街上纵马伤人,也是你喜欢?”  

少女恍然大悟:“你又是哪个分家来的道德之士,竟然敢管起这事来。本小姐实话告诉你,就是我喜欢。”  

“凡人的哀嚎能够让我喜悦,能够让我放松,能够让我的修为突飞猛进。如此,你能拿我怎么着?”  

修仙界自有传说,纨绔子弟惹恼前辈修士,家族惨遭灭绝。  

然而传说之所以是传说,正因为稀少。  

指望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人,突然转变思路变得谦虚温和起来,根本就不可能。  

他们的思维已经形成了惯性,想要扭转,绝对不是什么一点不对就行的。  

就如方家二小姐,哪怕知道按理说方钧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也会按照惯性思维认为是方家的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