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德云相声皇后摇滚末学后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头:“是大卫·鲍伊。”  

大名鼎鼎的摇滚变色龙。  

当然,对于内地的许多观众来说,他们可能更熟悉这个男人的另一个身份——1983年的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中,那个与坂本龙一拥抱的男人。  

作为影史经典镜头之一,内地知道大卫·鲍伊演员身份的民众可能比知道他音乐成就的还多。  

最起码中国内地的许多报纸在报道大卫·鲍伊来华时,以《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这部电影来介绍他的篇幅都超过了他的音乐,港澳台则是更多以摇滚巨星的身份来介绍他。  

《国际巨星大卫·鲍伊抵达,周易机场迎接!》  

《第一个公开抵达内地的国际巨星!》  

《皇帝影响力——摇滚变色龙上朝觐见!》  

《为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周易》  

哪怕过去是在黑周易的许多媒体,在大卫·鲍伊来华后也收起了锋芒,疯狂吹捧起了这位英伦巨星,恨不得把他的生平介绍糊到所有人脸上,好让人去崇拜他而非周易。  

踩一捧一,最是擅长。  

因为曾经在香港开过演唱会的缘故,大卫·鲍伊去内地的新闻反而让许多香港歌迷懵了——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帝都摇滚圈的疯狂。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道的大卫·鲍伊作为世界音乐历史上一座绕不过去的摇滚丰碑,对于帝都滚圈的音乐人而言杀伤力不可谓不大。  

“求求了哥,哥,帮我牵个线,我十分想见大卫·鲍伊一面。”  

帝都摇滚圈知名老炮、去年刚加入德云社说相声的于迁可劲的骚扰着黑豹乐队的老哥几个。  

机会难得,他就想了却一下十来岁时就在内心当中种下的摇滚少年梦。  

“有这个机会的,你大可放心,大卫·鲍伊算是第一个公开来内地的外国巨星了,到时候周易的事办完了肯定会有其他活动安排的。”  

“还有安排?”  

“对,好像说是大卫·鲍伊以前写过的一首歌,他很喜欢我们的传统民乐,也十分想跟《大寨红花遍地开》这张民乐专辑的创作者见面。”  

于迁一拍大腿——  

喝呀这不是撞枪口上吗?  

他学相声的途中可没少学国内的那些个传统民乐器。  

报名报名!  

必须报名!  

“well,斯派克,你的意思是说我真的能跟那张专辑的创作者们见一面?”  

帝都,华纳唱片大楼。  

倒完时差的大卫·鲍伊在经纪人带领下来到这里后,一推开周易休息室的门就接到了一个令他感到十分惊喜的消息。  

“当然大卫,我知道你有这个想法,所以就尝试着帮你联系了一下,就当是你0片酬出演我的回报了。”  

与这位精气神十足的摇滚变色龙拥抱过后,周易笑着调侃道:“不过我可不保证一定能成功。”  

民乐与流行乐之间是存在壁垒的。  

“这已经够了,斯派克。当然,如果你能告诉我你们这边最新的民乐唱片在哪里购买那就更好了,我的助理扫了一下酒店附近的唱片店,并没有看到。”  

大卫·鲍伊述说着自己的失望。  

骨子里同样是一个摇滚乐迷妹的孙燕兹听得有些奇怪——  

真的假的?  

不是客套话?  

周易则是毫不意外。  

由于过去资讯传播方式不发达、外加现在大卫·鲍伊巅峰期已过的缘故,许多人并不知道大卫·鲍伊对于中国民乐的喜爱。  

具体喜爱到了什么程度呢——  

美国最为著名的杂志之一《名利场》曾经刊登过大卫·鲍伊的一篇唱片推荐,需要他从自己迄今为止收藏的所有实体唱片中选出最值得推荐的25张唱片,《大寨红花遍地开》这张民乐专辑赫然名列其中。  

并且大卫·鲍伊本人还着重推荐了这张民乐专辑中的三首歌——《大寨红花遍地开》、《喜送公粮》、《奔驰在千里草原》。  

评价语也很简单:“你怎么能不喜欢这些歌呢?”  

是的,他不仅推荐了专辑,顺带还把这张民乐专辑中自己最喜欢的三首民乐给一一说了出来,刊登在了面向欧美世界的《名利场》上,向所有人推荐。  

“你不是挺喜欢摇滚乐的吗,这都不知道?”  

“我是喜欢,但对大卫·鲍伊的风格不太感兴趣,只是听过。”  

看着接待完大卫·鲍伊后回来的周易,孙燕兹单手托腮咬了口苹果:“不过我记得香港那边的好多歌手都很喜欢他来着,像什么黄家狙张国绒之类的。”  

“内地也挺多,滚圈那一批就不提了,不是滚圈的像张亚栋、水木年华的卢庚续这些人也都挺喜欢他的。”  

忙活了一上午的周易懒散地陷进了沙发里,话都还没说完呢,就接到了一个人来电——  

因为曾经与他一起参加过《中韩歌会》而相识的黑豹乐队主唱秦涌打来的。  

约饭的,顺带还向他介绍了一个人——  

褶子很多看着显老,却一口一个易哥叫着。  

“您好您好您好,易哥,我叫于迁。”  

未来的德云相声皇后以摇滚乐末学后进的低姿态迎接着到来的周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