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华语乐坛举重冠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点了点头:“不过你对外别这么说,到时候就宣传这是一张企图重新拯救华语唱片市场的救市之作就行了。”  

说归说,做归做,该有的牌坊还是得立一立,顺带给他以后退出乐坛提前埋个伏笔、找个借口。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老实讲,他能复刻出来组成高逼格专辑的歌曲已经很少很少了,毕竟千禧年后华语乐坛蓬勃发展的年份也就那么些年。  

真要继续搞点业内口碑含金量高的专辑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的话市场上就得翻车了——  

因为时间线再往下走,那就真的是除了音乐发烧友以外完全不会去听的歌。  

方大桐路人缘最好的专辑《橙月》是他最流行的一张,陶哲路人口碑最差的《69乐章》却是他个人最艺术化表达、同时也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专辑,远超《黑色柳丁》;  

周杰纶个人生涯塑造音乐人格最好的专辑也只是第一、二张专辑,后面的路人缘越好越商业,越商业成绩越好,比如《叶惠美》、《七里香》、《十一月的肖邦》。  

而现在,依靠前四张专辑立住了业内地位的周易认为自己是时候需要转型了,毕竟再不转型以后真没歌能复刻了。现在记忆中剩下的那些歌他都得挑挑拣拣,还有很多歌压根不能用。  

总不能说现在回头去唱什么《一万个伤心的理由》、《伤不起》、《两只蝴蝶》、《秋天不回来》、《求佛》之类的歌曲吧,那才是真正的崩人设。  

前四张专辑架的太高了。  

正好,索尼与博德曼唱片的合并给他彻底转型商业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理由与借口——  

“周易五专被逼到大搞商业化导致专辑质量下滑,完全就是索尼博德曼的错!他们要靠市场压力压倒周易!周易这是为了华纳的市场份额选择了脱下艺术外衣,以非凡的个人才华对抗两大国际资本!”  

“索尼罪大恶极!”  

“2004年的冬天,周易靠才华战胜了资本。”  

这就是之后的营销策略,周易已经给索尼安排好了一个个坑位,就等他们来跳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专辑内的歌曲明明都充斥着“爱”这个主题,但专辑名却叫《嘘》的另一个原因——甚至连专辑封面都在叫人(索尼博德曼)闭嘴。  

苦一苦索尼,多担些骂名,好处他来收,以后逢年过节指定给索尼上柱香。  

当然,这是周易自己给华纳内部的说辞。  

华纳对外的说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高低得把周易说的高大上一点——周易为此选定的说法就是“救市之作”。  

众所周知,2004年的国内实体唱片市场已经彻底崩盘了。  

别看现在各家你50万张我70万张的报,庆功会今天这里开完明天那里开,但实际拉清单一查,注水超过20万的比比皆是,超过30万的也随处可见。  

都是为了面子。  

再加上网络音乐的崛起,盗版导致市场环境恶劣到了极点,胡彦兵实际销量到现在为止,卖了20万张就已经是香槟大开特开了。  

整个实体唱片市场可谓是异常的低迷,无数的音乐人、业内人被干碎了梦想。  

在这个时候,伟大的音乐皇帝周易企图用自己的影响力拯救这个骤然崩盘了的唱片市场,为此不惜打破自己专辑一直以来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大搞商业化,就是想要以一己之力为唱片市场打一针强心剂。  

你问证据?  

10首超强商业化歌曲就是证据!  

你何曾见过周易会在一张专辑里塞这么多的商业化歌曲?  

不是为了救市他怎么会这么做?  

他这么写歌唱歌就是为了留住更多人保留买唱片的习惯啊!  

这是爱!是大爱!所以他这张歌曲的主题都是爱!  

索尼罪大恶极!  

周易最后的倔强就是还在专辑内保留了几首深度融合了soul、R&B等唱法以及思想深度高的歌曲,如果这几首歌火了,那周易就会重新回归到过去那个把握艺术与商业平衡的状态当中;  

如果没火,那就是国内还缺乏成熟的音乐商业市场,周易虽然很失望,但还是企图培养好国内的音乐商业市场,为此才开始多写流行度特别高的歌曲。  

不管会有多少人信,反正这个营销得打出去——等到时间过去个几年,自然会被坐实成事实。  

这个营销方法是很经典的,哪怕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有大量受众。  

最典型的例子还是周杰纶——  

《床边故事》专辑因为过于过于商业化且质量进一步下滑的缘故,唯一爆火的《告白气球》就被拉出来当了挽尊的牺牲品——  

你能在包括微博、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在内的任何地方都看到这么一种说辞:“其实《告白气球》的大火周杰纶也很意外,因为这是他随手写的商业之作,其他用心制作的深度歌曲无人问津,他失望了巴拉巴拉…”  

实际上就是纯扯淡,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歌手可以预见自己的歌写出来能不能火。  

但你却能在全平台都看到这种意思的说辞,并且每个人都在很积极的在对外传播,问就是没有水军、周杰纶怎么可能需要水军。  

路人们也由此接受了一个周杰纶对华语音乐环境失望的人设,为他这张专辑挽尊。  

可实际上,如果没有水军定风向的话,是不会在全平台形成如此统一认知的,更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