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士兵突击,上市野望和华谊交际花(2/5)
提成一拿,也得把老板当亲爹看。
胡雅有时候都忍不住羡慕。
不过,她或许没市场部那几个管理层赚得多,但颜礼也没有亏待她。
并且作为颜礼的秘书兼遥控指挥的执行人之一,胡雅在公司约等于大内总管和司礼监掌印,位卑权重,公司副总和几个核心高管也得笑脸相迎。
当着颜礼的面,她是小胡秘书,在私下里,胡假颜威,称一句胡副总都不为过。
“回神了。”
正琢磨的时候,颜礼手在胡雅眼前绕了绕:“那个《士兵突击》什么情况?”
“呃。”
胡雅反应过来,赶忙道:“老板,情况有一点复杂。”
颜礼眉毛一挑:“说。”
“项目刚开始不久,导演康洪雷他们更倾向于和八一厂合作。”
“一个是他们之前合作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另一个是这种军旅题材绕不过八一厂。”
“另外还有一事,康洪雷目前正在拍的《一针见血》,其出品方叫天意影视,老板吴毅和康私交极好,《士兵突击》这个项目也是他们一起做的。”
“而这个吴毅,据说和华谊走的很近,坊间还有说法,说是华谊未来要大举进军电视剧市场,准备拉拢不少电视制片人,其中之一就是吴。”
颜礼听完了胡雅的报告,心下了然。
八一厂就不说了,现在制片厂都不好过,外来项目基本上只出名头或者少量资金。
《士兵突击》在八一厂之外,肯定是要另拉投资的。
但吴毅和华谊交好,甚至准备展开深度合作,华谊不可能不对其项目表示,那么就没什么必要找颜礼这边了。
“可惜了。”
颜礼有些遗憾,毕竟是每月情报里出现的火剧,但也不至于捶胸捣足。
影视项目千千万,颜礼不可能全部截胡。
合适就截,截不到那就是没缘分,等下一个,现而今的易安,现在也不缺一个《士兵突击》。
相比于《士兵突击》,华谊准备大举进军电视剧市场,才是颜礼比较看重的。
华谊以前也拍剧,但还是以电影为主,从今年开始,华谊开始在电视剧方面进行加大投入。
仅颜礼听说过的,就有《嘉庆传奇》这部清代历史大制作,还有黄三石自编自导拉着大S、何润东等人主演的《夜半歌声》,唐人的那部《少年杨家将》好像也有华谊的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拉拢一帮电视剧制片人和导演,王家哥俩手上的资金能撑得住吗?
不是颜礼看不起王家兄弟,这哥俩真没那么有钱。
冯小钢的《夜宴》吹的震天响,投资大头是哥伦比亚。
投资不小的《墨攻》,第一出品方也是香江那边的公司。
老板叫徐小明,就是《霍元甲》的老板,曾是亚视、英皇的高层,其参与《墨攻》的公司背后金主也是香江的传媒集团。
所以华谊说是电影投资、制作、发行一条龙,但实际上,更偏向于后两者,份额还没有颜礼忽悠煤老板吃得多。
也因此,华谊的名气大、资源多、实力强,但利润率和能动用资金就不好说了。
只是远远撑不起来这么多项目,大概率还是走挂羊头卖狗肉那一套。
制片人顶着华谊的名头出去忽悠人,同时借助华谊的一些渠道资源。
华谊用招牌资源渠道少量资金,分润项目部分利益,同时提升公司影响力和硬实力,形成疯狂“扩张”之势。
颜礼打算用情报摸摸底,如果华谊这个模式走的通,易安也不是不能模仿。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颜礼在这方面比华谊有优势的多。
拉投资和发行卖剧,这可都是他的强项!
上次看片会,八剧齐卖,集中发行,让整个业内看到了易安的实力,颜礼也摸索出了一些好处。
如果易安能够联合多个制片人和导演以及影视公司,形成了以易安发行为核心的联盟,将手上所有待播剧进行大致整合,与电视台进行相关谈判。
内部精品剧互相错开档期,防止自相残杀,甚至可以互相配合宣传联动。
更有甚者,反逼电视台让步,比如规定尾款结算时间、价格提升、买好剧搭一部差剧、让渡费,否则就封杀甚至是联合围杀…
“咳咳。”
颜礼轻咳一声,有些冷静下来,哪个省台是好惹的,惹起众怒,不知道谁封杀谁呢。
法不责众,那就搞领头的,树倒猢狲散。
不过,不能逼得太过分,但适当的谈判和施压还是可以的,这里面的尺寸火候掌握,可以慢慢试探。
颜礼之前就做过类似的设想,中间商做大了,两头吃。
但当时刚刚起步,就是吹吹牛逼而已,但现在随着易安不断,这个牛逼还真有实现的可能,起码能实现一小部分。
除了发行整合,颜礼还可以说服那帮投资人成立一家影视投资公司。
然后用这家公司的钱,前去投资那些影视项目,赚了钱除了给一些股东分红,还可以继续投资。
一手握着充足投资,一手握着强力发行,再联合集结一些其他资源。
至少在电视剧板块,华谊来了也要乖乖给颜礼低头。
同时,易安在影视市场疯狂“扩张”,不断提升影响力,照样可以吸引资本市场的亲睐和信任。
华谊想干什么,颜礼心里有数,时机和条件允许,他
胡雅有时候都忍不住羡慕。
不过,她或许没市场部那几个管理层赚得多,但颜礼也没有亏待她。
并且作为颜礼的秘书兼遥控指挥的执行人之一,胡雅在公司约等于大内总管和司礼监掌印,位卑权重,公司副总和几个核心高管也得笑脸相迎。
当着颜礼的面,她是小胡秘书,在私下里,胡假颜威,称一句胡副总都不为过。
“回神了。”
正琢磨的时候,颜礼手在胡雅眼前绕了绕:“那个《士兵突击》什么情况?”
“呃。”
胡雅反应过来,赶忙道:“老板,情况有一点复杂。”
颜礼眉毛一挑:“说。”
“项目刚开始不久,导演康洪雷他们更倾向于和八一厂合作。”
“一个是他们之前合作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另一个是这种军旅题材绕不过八一厂。”
“另外还有一事,康洪雷目前正在拍的《一针见血》,其出品方叫天意影视,老板吴毅和康私交极好,《士兵突击》这个项目也是他们一起做的。”
“而这个吴毅,据说和华谊走的很近,坊间还有说法,说是华谊未来要大举进军电视剧市场,准备拉拢不少电视制片人,其中之一就是吴。”
颜礼听完了胡雅的报告,心下了然。
八一厂就不说了,现在制片厂都不好过,外来项目基本上只出名头或者少量资金。
《士兵突击》在八一厂之外,肯定是要另拉投资的。
但吴毅和华谊交好,甚至准备展开深度合作,华谊不可能不对其项目表示,那么就没什么必要找颜礼这边了。
“可惜了。”
颜礼有些遗憾,毕竟是每月情报里出现的火剧,但也不至于捶胸捣足。
影视项目千千万,颜礼不可能全部截胡。
合适就截,截不到那就是没缘分,等下一个,现而今的易安,现在也不缺一个《士兵突击》。
相比于《士兵突击》,华谊准备大举进军电视剧市场,才是颜礼比较看重的。
华谊以前也拍剧,但还是以电影为主,从今年开始,华谊开始在电视剧方面进行加大投入。
仅颜礼听说过的,就有《嘉庆传奇》这部清代历史大制作,还有黄三石自编自导拉着大S、何润东等人主演的《夜半歌声》,唐人的那部《少年杨家将》好像也有华谊的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拉拢一帮电视剧制片人和导演,王家哥俩手上的资金能撑得住吗?
不是颜礼看不起王家兄弟,这哥俩真没那么有钱。
冯小钢的《夜宴》吹的震天响,投资大头是哥伦比亚。
投资不小的《墨攻》,第一出品方也是香江那边的公司。
老板叫徐小明,就是《霍元甲》的老板,曾是亚视、英皇的高层,其参与《墨攻》的公司背后金主也是香江的传媒集团。
所以华谊说是电影投资、制作、发行一条龙,但实际上,更偏向于后两者,份额还没有颜礼忽悠煤老板吃得多。
也因此,华谊的名气大、资源多、实力强,但利润率和能动用资金就不好说了。
只是远远撑不起来这么多项目,大概率还是走挂羊头卖狗肉那一套。
制片人顶着华谊的名头出去忽悠人,同时借助华谊的一些渠道资源。
华谊用招牌资源渠道少量资金,分润项目部分利益,同时提升公司影响力和硬实力,形成疯狂“扩张”之势。
颜礼打算用情报摸摸底,如果华谊这个模式走的通,易安也不是不能模仿。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颜礼在这方面比华谊有优势的多。
拉投资和发行卖剧,这可都是他的强项!
上次看片会,八剧齐卖,集中发行,让整个业内看到了易安的实力,颜礼也摸索出了一些好处。
如果易安能够联合多个制片人和导演以及影视公司,形成了以易安发行为核心的联盟,将手上所有待播剧进行大致整合,与电视台进行相关谈判。
内部精品剧互相错开档期,防止自相残杀,甚至可以互相配合宣传联动。
更有甚者,反逼电视台让步,比如规定尾款结算时间、价格提升、买好剧搭一部差剧、让渡费,否则就封杀甚至是联合围杀…
“咳咳。”
颜礼轻咳一声,有些冷静下来,哪个省台是好惹的,惹起众怒,不知道谁封杀谁呢。
法不责众,那就搞领头的,树倒猢狲散。
不过,不能逼得太过分,但适当的谈判和施压还是可以的,这里面的尺寸火候掌握,可以慢慢试探。
颜礼之前就做过类似的设想,中间商做大了,两头吃。
但当时刚刚起步,就是吹吹牛逼而已,但现在随着易安不断,这个牛逼还真有实现的可能,起码能实现一小部分。
除了发行整合,颜礼还可以说服那帮投资人成立一家影视投资公司。
然后用这家公司的钱,前去投资那些影视项目,赚了钱除了给一些股东分红,还可以继续投资。
一手握着充足投资,一手握着强力发行,再联合集结一些其他资源。
至少在电视剧板块,华谊来了也要乖乖给颜礼低头。
同时,易安在影视市场疯狂“扩张”,不断提升影响力,照样可以吸引资本市场的亲睐和信任。
华谊想干什么,颜礼心里有数,时机和条件允许,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