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总售价1.42亿,发行之王?卖片之王(2/3)
42亿除以八,差不多一部卖了1700万。
当然,八部剧售价肯定有多有少。
因为各家的合同有部分需要保密,颜礼只公布了总售价,具体每部剧卖了多少,只有易安和各家剧组知道,包括电视台也只知道自己的单独合同。
蔡衣侬不清楚其他几家,但是了解《新聊斋志异》。
市场发展、唐人招牌,再加上《聊斋》的影响力,两家卫视多家地面频道台省DVD,共计收益2800万。
这个数目应该是几个项目数一数二的了。
就算排名第一的3000万,中上游2000万,中下游10001700万,这个1.4亿应该没太大水份。
关键这1.4亿只是首轮和前期的收益,去电视台播出还可以继续卖,再加上二三轮等受益。
这八部剧的总售价,2亿肯定是打不住的,3亿…应该到不了。
蔡衣侬有些口干舌燥,没到账的且不谈,仅这1.42亿,按正常比较低的10的发行分红,易安直接一波入账1420万。
关键易安不可能拿这么低的分成。
反正唐人给了14,如果一些比较弱势的剧组,如果易安这边的发行合同足够诱人,被谈到20的比例也不是不可能。
就按比较符合易安这种强势发行方市场价的15算,这八部剧一口气就入账差不多2000万。
如果这八部剧最后能卖到22.5亿,易安光是发行分成就是30003800万。
这还只是半年,此番打响名号,下半年再接个810部剧,又是几千万入账。
蔡衣侬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唐人一年累死累活好几个项目,才能赚多少钱,她都想改行做发行了。
颜礼不知道蔡衣侬的想法,不然肯定会驳斥她。
哪有她想的那么容易!
发行虽然是无本买卖,但也不是没有支出,团队交通、住宿、工资、奖金、公关费等杂七杂八,再加上税务。
真正落到颜礼手里的也就六七成,有些开支大的项目,可能也就一半。
更关键的是,易安的体量撑不了蔡衣侬说的那么多项目。
这八个项目可都要长期跟进,至少大半年起,投入不少时间和人力。
再加上一些零散优质项目和易安自己出品项目,剩下的余力真不算多。
这不是说扩充发行团队就一下可以解决的,团队扩充了,项目且不谈,电视台不一定能全部吃得下去。
只是几部剧,易安可以尽量的挑选那些口碑好、有底线、给钱爽快的电视台,价格也能比较满意。
但要是项目太多,就势必要和一些不太讲究的电视台合作,也难免做出一些让步,那么里面的变数和麻烦就会无穷无尽。
盲目扩张,等于鸡飞蛋打!
颜礼没有被发行的利润冲昏头脑,仍然选择稳扎稳打,慢慢发展。
当然,颜礼内心谨慎,但为了宣传考虑,易安对媒体公布的口号还是比较夺人眼球的。
八部剧前期入账1.42亿,目标总入账2.53亿。
私下收买的媒体,更是直接干脆打算称易安内地电视领域发行第一,颜礼本人更是被冠以电视剧发行之王的名号。
这个说法肯定有人不服!
但目前来说,抛开中影央视等国营企业,民营公司,在电视发行领域,真没几个能和易安碰一碰的。
像海润等一些公司或许也能有类似的数据,但细究起来,绝对没有易安那么亮眼。
否则《亮剑》这部剧也不会是易安来主导,甚至海润已经考虑可以拿出一些项目和易安合作。
不过,比较尴尬的是,海润这边也有自己的发行团队,好的项目不舍得给,差的项目易安又看不上。
只有像《亮剑》这种质量优秀又不怎么受重视的黑马,才能促成海润和易安的发行合作。
看片会结束后,相关报道发布,对易安和颜礼各种鼓吹。
《易安看片会成交金额1.42亿,据悉颜礼获利至少千万》
《发行之王诞生,颜礼八部剧目标赚3亿》
《与天才制片人相比,天才发行人才是颜礼真正的面目》
《自2003年《征服》起,颜礼操刀发行电视剧十余部,总入账将近5亿》
新闻发布后,普通人不知道行业内幕和门道,有些人干脆以为这1.42亿算是颜礼的。
这姓颜的财神爷转世吗,赚钱比印钞票还快?!
也有一些人看懂了情况,知道颜礼属于销售,天涯还有人做了科普和分析,大概算了一下颜礼的收益。
虽然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出入,但反正比媒体和网友乱猜靠谱的多。
还有大手子结合媒体、行内爆料以及颜礼的种种履历,扒出了颜礼起家的核心就是靠个人强大的销售和公关能力,至今颜礼和易安在行业立足的王牌也是发行。
颜礼发行之王这个称号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无的放矢。
以前外界都知道颜礼这个人厉害,然后会赚钱,但对他到底是怎么赚钱和崛起的一知半懂。
这次看片会的火爆,确实让不少人对颜礼有了更深程度的了解。
也不知道是贴吧网友还是天涯网友,还给颜礼起了一个诙谐的外号,名为卖片之王。
这个名号可比发行之王响多了,传播也广。
毕竟普通网友不懂的什么叫发行,但肯定
当然,八部剧售价肯定有多有少。
因为各家的合同有部分需要保密,颜礼只公布了总售价,具体每部剧卖了多少,只有易安和各家剧组知道,包括电视台也只知道自己的单独合同。
蔡衣侬不清楚其他几家,但是了解《新聊斋志异》。
市场发展、唐人招牌,再加上《聊斋》的影响力,两家卫视多家地面频道台省DVD,共计收益2800万。
这个数目应该是几个项目数一数二的了。
就算排名第一的3000万,中上游2000万,中下游10001700万,这个1.4亿应该没太大水份。
关键这1.4亿只是首轮和前期的收益,去电视台播出还可以继续卖,再加上二三轮等受益。
这八部剧的总售价,2亿肯定是打不住的,3亿…应该到不了。
蔡衣侬有些口干舌燥,没到账的且不谈,仅这1.42亿,按正常比较低的10的发行分红,易安直接一波入账1420万。
关键易安不可能拿这么低的分成。
反正唐人给了14,如果一些比较弱势的剧组,如果易安这边的发行合同足够诱人,被谈到20的比例也不是不可能。
就按比较符合易安这种强势发行方市场价的15算,这八部剧一口气就入账差不多2000万。
如果这八部剧最后能卖到22.5亿,易安光是发行分成就是30003800万。
这还只是半年,此番打响名号,下半年再接个810部剧,又是几千万入账。
蔡衣侬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唐人一年累死累活好几个项目,才能赚多少钱,她都想改行做发行了。
颜礼不知道蔡衣侬的想法,不然肯定会驳斥她。
哪有她想的那么容易!
发行虽然是无本买卖,但也不是没有支出,团队交通、住宿、工资、奖金、公关费等杂七杂八,再加上税务。
真正落到颜礼手里的也就六七成,有些开支大的项目,可能也就一半。
更关键的是,易安的体量撑不了蔡衣侬说的那么多项目。
这八个项目可都要长期跟进,至少大半年起,投入不少时间和人力。
再加上一些零散优质项目和易安自己出品项目,剩下的余力真不算多。
这不是说扩充发行团队就一下可以解决的,团队扩充了,项目且不谈,电视台不一定能全部吃得下去。
只是几部剧,易安可以尽量的挑选那些口碑好、有底线、给钱爽快的电视台,价格也能比较满意。
但要是项目太多,就势必要和一些不太讲究的电视台合作,也难免做出一些让步,那么里面的变数和麻烦就会无穷无尽。
盲目扩张,等于鸡飞蛋打!
颜礼没有被发行的利润冲昏头脑,仍然选择稳扎稳打,慢慢发展。
当然,颜礼内心谨慎,但为了宣传考虑,易安对媒体公布的口号还是比较夺人眼球的。
八部剧前期入账1.42亿,目标总入账2.53亿。
私下收买的媒体,更是直接干脆打算称易安内地电视领域发行第一,颜礼本人更是被冠以电视剧发行之王的名号。
这个说法肯定有人不服!
但目前来说,抛开中影央视等国营企业,民营公司,在电视发行领域,真没几个能和易安碰一碰的。
像海润等一些公司或许也能有类似的数据,但细究起来,绝对没有易安那么亮眼。
否则《亮剑》这部剧也不会是易安来主导,甚至海润已经考虑可以拿出一些项目和易安合作。
不过,比较尴尬的是,海润这边也有自己的发行团队,好的项目不舍得给,差的项目易安又看不上。
只有像《亮剑》这种质量优秀又不怎么受重视的黑马,才能促成海润和易安的发行合作。
看片会结束后,相关报道发布,对易安和颜礼各种鼓吹。
《易安看片会成交金额1.42亿,据悉颜礼获利至少千万》
《发行之王诞生,颜礼八部剧目标赚3亿》
《与天才制片人相比,天才发行人才是颜礼真正的面目》
《自2003年《征服》起,颜礼操刀发行电视剧十余部,总入账将近5亿》
新闻发布后,普通人不知道行业内幕和门道,有些人干脆以为这1.42亿算是颜礼的。
这姓颜的财神爷转世吗,赚钱比印钞票还快?!
也有一些人看懂了情况,知道颜礼属于销售,天涯还有人做了科普和分析,大概算了一下颜礼的收益。
虽然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出入,但反正比媒体和网友乱猜靠谱的多。
还有大手子结合媒体、行内爆料以及颜礼的种种履历,扒出了颜礼起家的核心就是靠个人强大的销售和公关能力,至今颜礼和易安在行业立足的王牌也是发行。
颜礼发行之王这个称号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无的放矢。
以前外界都知道颜礼这个人厉害,然后会赚钱,但对他到底是怎么赚钱和崛起的一知半懂。
这次看片会的火爆,确实让不少人对颜礼有了更深程度的了解。
也不知道是贴吧网友还是天涯网友,还给颜礼起了一个诙谐的外号,名为卖片之王。
这个名号可比发行之王响多了,传播也广。
毕竟普通网友不懂的什么叫发行,但肯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