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依旧信息量爆炸的每年情报和参演亮剑(1/4)
2005年的开年,最火爆的影视乃是去年末刚刚上映的《功夫》。
上映仅4天时间,就突破7000万票房,不久后破亿,力压更早上映的《天下无贼》,剑指2004年票房冠军。
除了内地票房给力,《功夫》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地区的票房也表现出色。
台省上映九天,票房突破1亿新台币,刷新了台省最快破亿纪录,换算成人民币约2500万。
香江的票房预计有望突破6000万港币,乃是继《少林足球》后,第二部达到6000万的香江电影。
北美、日本票房都有望破千万美元,百万票房以上的国家,预计超过两位数。
虽然可能达不到前两年《英雄》的成就,但也算是华语电影的一个小的里程碑。
主演兼导演周星池被捧上神坛。
电影的诸多配角,比如包租公、包租婆、火云邪神、斧头帮老大名气飙升。
新出炉的星女郎黄圣衣,凭借电影中清纯痴情的哑女一夜成名,成为无数人的梦中女神。
就连抽空去看了《功夫》电影的颜礼,也被黄圣衣惊艳到了。
不得不说,周星池确实会拍,他和小师妹也睡了不少次,第一次觉得对方竟然那么美。
颜礼甚至有一丢丢后悔,早知道等电影上映再分开的,他也想请哑女吃棒棒糖。
但后悔也晚了,黄圣衣名气大噪,一部电影就隐隐跻身当红小花,背后也有了靠山,前途一片光明。
当然,以颜礼现在的身家和地位,如果想挽回也不难,只不过没必要。
有点遗憾也挺好的,真挽回了可能就没那么美好了。
相比黄圣衣,颜礼更看重这次《天下无贼》和《功夫》的成功,对电影圈甚至是整个影视行业的促进和发展。
自从内地电影市场成型以来,票房破亿的华语电影一共就五部。
2000年的《生死抉择》有不少单位、工厂包场观看,严格来说不算是商业破亿。
之后就是老谋子的两部,2002年的《英雄》,以及2004年暑期档的《十面埋伏》,再就是贺岁档的《功夫》《天下无贼》。
五部华语电影,其中有三部出自去年2004年,这说明电影市场在逐年昌盛。
票房破亿,不再是之前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促成的特殊产物,而是慢慢的常态化。
这对电影市场的意义不用多说!
再依托于影视行业的强大影响力,恐怕有不少有钱人把目光投向了电影及影视圈。
这对颜礼来说是好事,有钱人越多,拉投资就越方便。
不仅仅是剧组项目的投资,其他方面的投资也更有说服力。
比如…院线。
去年的每年情报谈及了万达的院线布局,可能是颜礼私下做了不少研究,今年的每年情报系统再次给他触发了相关情报。
每年情报①:中国院线改革二十年回顾研究报告……
真的,如果电影局能看到这个报告,能TM乐傻。
颜礼也好不到哪去,捂着脸笑了足足小十分钟。
这篇报告再加上去年万达的情报,足以让颜礼大概了解中国院线市场未来二十年的发展。
哪怕是一只蠢猪,如果有机会,也能靠这两个情报在某院线混成高层,最起码是个高级顾问。
而对于有能力有野心的颜礼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原本就考虑布局院线的颜礼,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不过,投资院线不是一般的生意,颜礼自己一个人吃不下来,他得找投资入伙。
所以如今的颜礼比任何人更希望电影市场繁荣,市场越繁荣,他就越容易说服投资人,投入重金,布局院线。
除了布局院线,另一个每年情报还给颜礼触发了一个新的思路。
毎年情报②:论光线传媒如何从“夹缝生存”成为2020年影视行业第一股……
光线传媒,颜礼听说过。
不过印象里对方是做综艺制作,比如《中国娱乐报道》《音乐风云榜》,之前《欢天喜地七仙女》剧组就录过一次他们的节目,没想到后面转型影视做的那么成功。
仔细研究了一下光线的发展,颜礼发现了一些“新大陆”。
颜礼之所以布局院线,乃是觉得现阶段电影市场规模太小,投资制作电影风险高。
院线作为终端,旱涝保收,没有电影制作方风险那么高,虽然碍于整体市场,短期亏损不可避免,但长远发展前途无量。
不过,颜礼毕竟不是万达,人家有成熟的商业布局,他顶多分一杯羹,很难同万达形成实际竞争。
而光线的出现,给颜礼开辟了新思路,除了院线,他还可以从发行入手。
从电影发行起家的公司并不少,好莱坞香江都有不少例子,内地也有博纳。
博纳的老板于胖子,早期就是北影厂发行科的副科长,背着拷贝全国电影院跑,后来下海,博纳成为第一家有电影发行执照的公司。
之后于胖子搭上香江那边,把香江的电影带来内地发行,凭借在业内的多年人脉,把博纳做大做强。
颜礼在电视剧领域就是靠发行为立身之本的,怎么可能没考虑过电影发行。
但是电影发行与电视剧发行是两个不同的行业。
电视剧发行,很多时候,你只要把剧卖给电视台,然后就不用管了。
电影发行
上映仅4天时间,就突破7000万票房,不久后破亿,力压更早上映的《天下无贼》,剑指2004年票房冠军。
除了内地票房给力,《功夫》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地区的票房也表现出色。
台省上映九天,票房突破1亿新台币,刷新了台省最快破亿纪录,换算成人民币约2500万。
香江的票房预计有望突破6000万港币,乃是继《少林足球》后,第二部达到6000万的香江电影。
北美、日本票房都有望破千万美元,百万票房以上的国家,预计超过两位数。
虽然可能达不到前两年《英雄》的成就,但也算是华语电影的一个小的里程碑。
主演兼导演周星池被捧上神坛。
电影的诸多配角,比如包租公、包租婆、火云邪神、斧头帮老大名气飙升。
新出炉的星女郎黄圣衣,凭借电影中清纯痴情的哑女一夜成名,成为无数人的梦中女神。
就连抽空去看了《功夫》电影的颜礼,也被黄圣衣惊艳到了。
不得不说,周星池确实会拍,他和小师妹也睡了不少次,第一次觉得对方竟然那么美。
颜礼甚至有一丢丢后悔,早知道等电影上映再分开的,他也想请哑女吃棒棒糖。
但后悔也晚了,黄圣衣名气大噪,一部电影就隐隐跻身当红小花,背后也有了靠山,前途一片光明。
当然,以颜礼现在的身家和地位,如果想挽回也不难,只不过没必要。
有点遗憾也挺好的,真挽回了可能就没那么美好了。
相比黄圣衣,颜礼更看重这次《天下无贼》和《功夫》的成功,对电影圈甚至是整个影视行业的促进和发展。
自从内地电影市场成型以来,票房破亿的华语电影一共就五部。
2000年的《生死抉择》有不少单位、工厂包场观看,严格来说不算是商业破亿。
之后就是老谋子的两部,2002年的《英雄》,以及2004年暑期档的《十面埋伏》,再就是贺岁档的《功夫》《天下无贼》。
五部华语电影,其中有三部出自去年2004年,这说明电影市场在逐年昌盛。
票房破亿,不再是之前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促成的特殊产物,而是慢慢的常态化。
这对电影市场的意义不用多说!
再依托于影视行业的强大影响力,恐怕有不少有钱人把目光投向了电影及影视圈。
这对颜礼来说是好事,有钱人越多,拉投资就越方便。
不仅仅是剧组项目的投资,其他方面的投资也更有说服力。
比如…院线。
去年的每年情报谈及了万达的院线布局,可能是颜礼私下做了不少研究,今年的每年情报系统再次给他触发了相关情报。
每年情报①:中国院线改革二十年回顾研究报告……
真的,如果电影局能看到这个报告,能TM乐傻。
颜礼也好不到哪去,捂着脸笑了足足小十分钟。
这篇报告再加上去年万达的情报,足以让颜礼大概了解中国院线市场未来二十年的发展。
哪怕是一只蠢猪,如果有机会,也能靠这两个情报在某院线混成高层,最起码是个高级顾问。
而对于有能力有野心的颜礼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原本就考虑布局院线的颜礼,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不过,投资院线不是一般的生意,颜礼自己一个人吃不下来,他得找投资入伙。
所以如今的颜礼比任何人更希望电影市场繁荣,市场越繁荣,他就越容易说服投资人,投入重金,布局院线。
除了布局院线,另一个每年情报还给颜礼触发了一个新的思路。
毎年情报②:论光线传媒如何从“夹缝生存”成为2020年影视行业第一股……
光线传媒,颜礼听说过。
不过印象里对方是做综艺制作,比如《中国娱乐报道》《音乐风云榜》,之前《欢天喜地七仙女》剧组就录过一次他们的节目,没想到后面转型影视做的那么成功。
仔细研究了一下光线的发展,颜礼发现了一些“新大陆”。
颜礼之所以布局院线,乃是觉得现阶段电影市场规模太小,投资制作电影风险高。
院线作为终端,旱涝保收,没有电影制作方风险那么高,虽然碍于整体市场,短期亏损不可避免,但长远发展前途无量。
不过,颜礼毕竟不是万达,人家有成熟的商业布局,他顶多分一杯羹,很难同万达形成实际竞争。
而光线的出现,给颜礼开辟了新思路,除了院线,他还可以从发行入手。
从电影发行起家的公司并不少,好莱坞香江都有不少例子,内地也有博纳。
博纳的老板于胖子,早期就是北影厂发行科的副科长,背着拷贝全国电影院跑,后来下海,博纳成为第一家有电影发行执照的公司。
之后于胖子搭上香江那边,把香江的电影带来内地发行,凭借在业内的多年人脉,把博纳做大做强。
颜礼在电视剧领域就是靠发行为立身之本的,怎么可能没考虑过电影发行。
但是电影发行与电视剧发行是两个不同的行业。
电视剧发行,很多时候,你只要把剧卖给电视台,然后就不用管了。
电影发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