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百年不遇的奇女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07章百年不遇的奇女子李恪非觉得,自己的女儿肯定是被自己给惯坏了,竟然连去皇宫观看宫闱科举都敢想,胆子也太大了吧?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女儿也太看得起自己了,竟然以为自己这个刚刚才上任的员外郎能把她弄进皇宫去。  

天呐,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正七品的小官而已!  

在这天子脚下,说自己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都不过分。  

当着自己女儿的面,李恪非肯定不能承认自己没这个本事,他只能拿出当爹的威严,驱赶李清照道:「去去去,休得胡闹!」  

被李恪非赶走以后,李清照有点不甘心。她可是听人说过,后宫中藏龙卧虎,跟那些妃嫔比试一下文采肯定很有意思。要是让她夺个魁,可就更好玩了。  

科举向无女子应试之例,于宫闱科举,一试身手,一展所学,亦为幸事也。  

念及至此,李清照便去了自己师公苏轼家,想要找自己师公帮自己想想办法。  

话说,李清照之所以被苏轼喜欢,可不是李恪非帮李清照跟苏轼搭的桥。  

当初,苏轼被赵俣召回京师担任宰执,苏门弟子约好全都前去迎接苏轼「王者归来」。  

这麽重要的场合,李恪非肯定不会主动带自己的女儿去扬名,这显得他多势利?  

可李清照受到文坛名家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可以说,打小晁补之就觉得李清照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恰巧那时,李清照靠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大火了一把,给苏门大大争了一把脸。  

所以,晁补之特意让李恪非带上李清照,去给他们的老师苏轼看看。  

结果,就连苏轼都听过李清照的名字和她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苏轼不吝夸赞道:「用语新奇,构思精巧,真可谓词家之典范,吾亦为之击节赞赏!」  

李清照更是最敬服自己这位文坛泰斗师公。  

两家离得又不远。  

李清照就常去苏轼家玩。  

苏轼家里长期有苏门子弟逗留,他们喝酒吟诗作对。  

巧了,这些也是李清照所好。  

以至于,李清照很快就和这些苏门子弟打成一片。  

在这个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圈子里,耳濡目染,环境薰陶,加之聪慧颖悟,李清照的才学很快就又精进不少,并有脱颖而出之势。  

见此,苏轼就更喜欢自己这个聪明至极的小徒孙了,闲暇时,他还会指点李清照一二或者也可以说跟李清照以诗会友交流一二。  

李清照一到苏轼家,就看见有几十个或苏门子弟或想要投入苏门的人,聚集在苏轼家中。  

李清照知道,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与其说是来探望自己师公的,还不如说是来求官的。  

现如今,赵俣让苏轼丶张商英丶李清臣负责筛选人才,而苏辙又负责反腐制造官位。  

把二者一结合,那代表的可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官路。  

当然,赵俣之所以选择苏轼丶张商英丶李清臣他们三个人来考核官员,举荐人才,除了因为他们三个人的人品都过硬,还有让他们三个分属不同派系的人相互监督的用意。  

而苏辙也是人品过硬的人,他安排下去跟着查贪腐的官员,虽然会选旧党人士,但他提拔的绝对是能够造福一方的人才。  

这可不光是因为苏轼和苏辙要报赵俣对他们的知遇之恩,还因为他们也得对自己的名声丶地位丶良心负责,毕竟,要是他们选拔和提拔的人才干不好,他们不仅脸上无光,还会受人诟病。  

关键,赵宋王朝的文化底蕴实在太昌盛了,科举一茬一茬又一茬,太学生也是一届一届又一届,赵宋朝廷又冗官至极,一个岗位上挤着七八个人。  

这赵宋王朝肯定不缺人才。  

在这种情况下,赵俣既然如此相信丶重用苏轼和苏辙,他们肯定得帮赵俣和赵宋王朝优中选优选拔和提拔出最好的人才。  

然而,即便如此,来苏门碰运气,也绝对是当官的绝佳途径。  

要知道,很多人,不是没有才能,而是没有机会。  

来到苏门,展示出自己的才能,也许就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赵宋王朝最热的就是蔡家和苏门,哪怕就连章家都有点不如这两家的意思。  

这也是,为什麽赵挺之得罪了蔡京之后,赶紧想办法进入苏门的原因。  

李清照很热络地跟一众苏门子弟打着招呼。  

经过询问,李清照知道,苏轼和苏辙在下朝之后被赵俣留下议事了,还没有回来。  

见此,李清照很洒脱地跟几位苏门子弟喝起酒来,他们对酒当歌,吟诗作对,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等到苏轼和苏辙回来时,李清照都快喝醉了。  

这时,李清照已经忘了来找苏轼干什麽了。  

见苏轼和苏辙回来,又有这麽多人找他们,他们肯定有正事要干。  

自己也喝美了。  

还是回家吧,省得耽误别人正事。  

于是,李清照跟苏轼和苏辙打了声招呼:「奴家拜见二位师公。」然后就准备撤了。  

不想,苏轼却笑李清照道:「你如此好酒,安得嫁良婿?」  

李清照很洒脱地说:「无酒,焉得佳篇?酒者,诗词之灵泉也。无良婿,可也。无美酒,非也。」  

苏轼哈哈大笑!他又何尝不是如此洒脱之人?哪能不理解,李清照这不是做作,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