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所谓大秘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们真的很有勇气,也很懂浪漫。  

乔伊波伊在巨大王国横空出世,成为了自由的海贼,游历大海诸国后想要结束战争,进入和平的年代,所以他代表巨大王国,跟二十王国谈判成功…将天王给了二十王国。  

看到这里,陆离跟红发的表情都有些古怪,对视一眼,都读出了对方离谱的情绪。  

只能说乔伊波伊的天真,让红发都看不下去,竟然亲手将古代兵器交给自己的敌人。  

后面的事就很简单了,如陆离跟红发所料的,壁画中刻画了世界政府翻脸的事,他们拿到古代兵器后直接就跟巨大王国开启了最终决战。而且这件事属于是底线低的人欺负底线高的人,一直到巨大王国被击败,他们都没有使用古代兵器跟二十王国全面对轰,因为他们不希望这片唯一能让大家生存的土地被大海淹没。  

那时候的二十国手握天王,甚至还有乔伊波伊在谈判成立时友情提供的大量可供天王发射的能源,简直是全球性轰炸巨大王国的据点。  

而且二十王国根本没有一点道德底线,为了尽快消灭巨大王国,将巨大王国的科技据为己有,他们无限制的使用古代兵器,短短数年的战争时间中,就将海平面抬升了两百米,还经常激起足以波及整个世界的海啸。  

要说巨大王国的战斗力和科技实力也确实猛,在不使用古代兵器对轰的情况下,他们居然还能在天王的打击下支撑数年时间。  

这段时间,巨大王国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们就算是泥人捏的也会有火气,当然是想反攻的,可是他们又不希望世界沉灭,所以一直在找克服世界毁灭的方法。  

那就是放在拉夫德鲁的宝藏,因为陆离和红发都是‘文盲’,所以看不懂具体介绍,但他们能看出巨大王国是想用这个东西让海平面下降回去。  

有了这个发明后,他们就能放手跟二十王国一战了。  

但很可惜,等他们研发成功后,巨大王国已经战败了,作为自由领袖的乔伊波伊孤身与二十王国的最强战士们交手,力竭战死。  

至此,巨大王国成为历史,而这段历史,也终将被世界政府所掩埋。  

主要是,后续决战的那一段历史,对世界政府来说着实太不光彩了。  

都说兵不厌诈,骗取古代兵器倒是没什么问题,但他们无底线的使用古代兵器,因为海平面的上升,可是毁灭了不少国家的。  

从他们拿到古代兵器的那一刻,战争就已经变味儿了,不再是他们为了对抗入侵者的自卫战争,而是他们为了自身贪欲的无底线战争。  

这么来看,巨大王国的格局和胸怀的确令人钦佩,反正陆离换位相处是不可能光挨打不还手的。  

一般人恐怕会选择启用古代兵器对轰,大家都别活了,毁灭吧,赶紧的。  

乔伊波伊不这么想,所以他才显得可笑又伟大,这也是为何有这么多人会崇拜,愿意追随他的原因。  

老实说,真相总令人感到乏味,陆离在空间内看漫画时也有想过乔伊波伊会不会是另一个‘英雄好男儿’  

结果从壁画上来看,还真有点像是‘英雄好男儿’光月御田的放大版。  

但这件事的内核其实是不一样的,虽然可能是壁画记载篇幅有限,但乔伊波伊没有光月御田自身那么多坏毛病,是真有人格魅力的人。  

其次,乔伊波伊送古代兵器这件事,尽管显得他很天真,但如果正常思考的话,他们手里也有古代兵器,巨大王国的科技领先,他们仍旧处于战争的优势方,而且‘古代兵器互相忌惮’的理论是没毛病的。  

他只是没想到二十国会那么丧心病狂,真就不怕他们开启古代兵器对轰的毁灭时代,也完全不顾及海平面的上升。  

至于他不用古代兵器反击,这件事跟御田在街跳舞谋取和平没有可比性,因为两者的性质与格局不一样。  

御田不武力抗争的结果是给凯老师发育,让他的人民被奴役很多年,他若是狠心武力开战就能改变结局。  

但乔伊波伊选择硬打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死,他的追随者和子民也会死,是没有正收益的。  

御田是为了他自己家那一摊子事,乔伊波伊考虑的是全人类物种文明的存活问题,他可以反击,但那就会把这颗星球毁灭掉。  

而且,御田跳舞的那几年是什么也没干,乔伊波伊可是安排了人在做对抗世界灭亡的发明的,一旦他能让海平面降下去,他必然会用古代兵器反击,而不是扮小丑坐以待毙。  

只是这个世界成王败寇,乔伊波伊终究是败了,巨大王国那能够拯救世界的发明还没来及用上,他们就被世界政府彻底击溃了。  

结局只能说是令人唏嘘感慨,陆离不会崇拜乔伊波伊这种人,但也不会讨厌。  

以今时今日的局势来看,乔伊波伊或许还真是对的,起码继承他意志的人能在八百年后有机会重新崛起,而世界也没有被毁灭。  

“所以,拉夫德鲁留下的东西,就是巨大王国最后的遗产吗。”  

红发看完后也是感慨万分,“有了这件东西,之后跟世界政府开战,就可以不用顾忌那么多了。”  

“就是个道德底线的问题,天龙人住在红土大陆上方,恐怕根本就是做好了随时轰到让世界沉没的准备。”  

陆离说道,“我们要考虑的就多了。”  

他跟红发按照壁画的指引,走入壁画尽头后向下的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