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一语成谶开错药了(1/4)
“我给你开药方,你只管去中药店抓药,按我写的法子煎药吃药。理论上按时用药就行,不过你要是不放心,”方言顿了顿,从裤兜摸出张便签,“每周三发封电报给我,把舌苔和大便的情况写清楚,我按症给你调方。”
中年人捏着药方瞅了瞅,又抬眼望向方言:
“你不是说要扎针吗?难道让我自己来扎?”
“当然不是,”方言把海龙针拿起来,在酒精棉上转了两圈,见到针尖凝着层冷光,他说道:
“扎针你在香江找医生就行,就几个简单穴位,不难。”
他接着又敲了敲空白的处方单:
“我马上给你扎一遍,再画张图写清楚穴位位置、进针深度,你拿着这单子,随便找个懂行的中医都能下针。”
中年人这才松下眉头,喉结滚动着点了点头。
方言明天就要离港,这确实是眼下最妥帖的法子。
接着方言对着中年人说道:
“裤子拉下来点,趴在床上,我给你下针。”
“要脱裤子啊?”中年人问道。
方言说道:
“尾椎骨上方有个长强穴是管肛门开合的。”
中年人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现在知道现在也只能配合方言。
他按照方言的要求,来到床边趴下。
方言则是拿着海龙针来到他身边,用手指叩在患者尾椎骨最下端,然后问道:
“感觉到这凹陷没?”
中年人点点头。
方言继续说道:
“当年郑和下西洋,船上医官治泄泻就扎这儿,叫‘分水关’。”
说话间海龙针在指间转出冷光,针尖快速斜着刺入皮肤。
只感觉一麻,立马弓起背,不是疼,是股寒气顺着尾椎往上爬。
“针感往哪儿走?”方言弹了弹针尾,海龙针的针身震出蜂鸣。
中年人缓过来,发现自己皮肤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同时感觉一股子热气正在小腹蔓延。
“腹部。”男人说道。
方言点了点头,应该是到位了。
接着他拿出第二根针,对准患者的足三里,刺入后他提插针柄的动作快得像摇船桨,患者突然感觉整条小腿都被酸胀感灌满,麻痒从足三里直窜脚趾。
他立马告诉方言自己的感觉,方言则是对着他说道:
“侧躺着,露出肚子。”
男人翻身侧躺,撩开自己的衣服,方言对准他的天枢穴,海龙针贴着指缝刺入时,他听见对方肚子里“咕噜”一声,方言手腕翻转,针身向右倾斜半寸。
顿时男人感觉自己下半身都一麻。
“就这几个位置,接下来留针十分钟。”方言对着他说道。
中年男人感觉有些尴尬,足三里和天枢穴都还好,第一个长强穴确实尴尬。
自己看来得找个信得过的中医才行了。
方言看了眼时间,对着男人说道:
“你就在这里呆着,十分钟到了再叫我。”
男人点了点头。
接着方言离开了房间走了出去。
廖主任看到只有方言一个人出来,对着他问道:
“什么情况?”
方言说道:
“刚扎了针,现在还在留针的阶段,十分钟过后我再帮他取下来。”
“没大问题吧?”患者的家属也凑上来问道。
方言说道:
“不算大,主要是他之前自己没有重视,拖到现在时间有点长。”
“接下来只需要按照我的要求治疗,康复的问题不大。”
说到这里,方言对着家属说道:
“哦,对了,说起这个,你们也要注意监督一下他的饮食。”
方言顿了顿说道:
“生冷,油腻,辛辣,他跑船时总吃冷饭冷菜,脾胃早被寒湿困住了。以后吃饭必须吃热乎的,就算是夏天也一样,不能图方便。”
“香江这边的天气热,冰镇啤酒什么的也得戒掉。”
患者的家里人当然是知道自己家的人是什么情况,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接下来方言来到自己之前的位置,重新坐下之后,说道:
“来吧,谁是最后一个?”
方言下意识的看向了人群里那个十几岁的孩子。
结果下一秒,孩子身后坐着的一个老人招招手,被身边的人搀扶站了起来,笑呵呵的说道:
“该我了,该我了。”
他站起身后就接过其他人递上来的拐杖,甩开搀扶的人,缓缓的走了过来。
方言这才发现这个人脸色其实不太好,只不过他化了个很高明的妆,如果不是方言注意观察还真是看不出来。
“您老是身体哪里不舒服?”方言问道。
对方深吸一口气,顿了顿,然后才缓缓说出一个方言前世都很少听到的病名: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方言愣了一下,脑子里冒出前世看过的一些信息来。
很显然这是一个西医命名的病症。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西医认为是一种因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损害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在1889年,德国神经病学家ArnoldPick首次发现了一种临床极其罕见的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及共济失调,病理上可见脊髓后索和侧索的脱髓鞘改变,当时称之为“进行性脊髓性
中年人捏着药方瞅了瞅,又抬眼望向方言:
“你不是说要扎针吗?难道让我自己来扎?”
“当然不是,”方言把海龙针拿起来,在酒精棉上转了两圈,见到针尖凝着层冷光,他说道:
“扎针你在香江找医生就行,就几个简单穴位,不难。”
他接着又敲了敲空白的处方单:
“我马上给你扎一遍,再画张图写清楚穴位位置、进针深度,你拿着这单子,随便找个懂行的中医都能下针。”
中年人这才松下眉头,喉结滚动着点了点头。
方言明天就要离港,这确实是眼下最妥帖的法子。
接着方言对着中年人说道:
“裤子拉下来点,趴在床上,我给你下针。”
“要脱裤子啊?”中年人问道。
方言说道:
“尾椎骨上方有个长强穴是管肛门开合的。”
中年人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现在知道现在也只能配合方言。
他按照方言的要求,来到床边趴下。
方言则是拿着海龙针来到他身边,用手指叩在患者尾椎骨最下端,然后问道:
“感觉到这凹陷没?”
中年人点点头。
方言继续说道:
“当年郑和下西洋,船上医官治泄泻就扎这儿,叫‘分水关’。”
说话间海龙针在指间转出冷光,针尖快速斜着刺入皮肤。
只感觉一麻,立马弓起背,不是疼,是股寒气顺着尾椎往上爬。
“针感往哪儿走?”方言弹了弹针尾,海龙针的针身震出蜂鸣。
中年人缓过来,发现自己皮肤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同时感觉一股子热气正在小腹蔓延。
“腹部。”男人说道。
方言点了点头,应该是到位了。
接着他拿出第二根针,对准患者的足三里,刺入后他提插针柄的动作快得像摇船桨,患者突然感觉整条小腿都被酸胀感灌满,麻痒从足三里直窜脚趾。
他立马告诉方言自己的感觉,方言则是对着他说道:
“侧躺着,露出肚子。”
男人翻身侧躺,撩开自己的衣服,方言对准他的天枢穴,海龙针贴着指缝刺入时,他听见对方肚子里“咕噜”一声,方言手腕翻转,针身向右倾斜半寸。
顿时男人感觉自己下半身都一麻。
“就这几个位置,接下来留针十分钟。”方言对着他说道。
中年男人感觉有些尴尬,足三里和天枢穴都还好,第一个长强穴确实尴尬。
自己看来得找个信得过的中医才行了。
方言看了眼时间,对着男人说道:
“你就在这里呆着,十分钟到了再叫我。”
男人点了点头。
接着方言离开了房间走了出去。
廖主任看到只有方言一个人出来,对着他问道:
“什么情况?”
方言说道:
“刚扎了针,现在还在留针的阶段,十分钟过后我再帮他取下来。”
“没大问题吧?”患者的家属也凑上来问道。
方言说道:
“不算大,主要是他之前自己没有重视,拖到现在时间有点长。”
“接下来只需要按照我的要求治疗,康复的问题不大。”
说到这里,方言对着家属说道:
“哦,对了,说起这个,你们也要注意监督一下他的饮食。”
方言顿了顿说道:
“生冷,油腻,辛辣,他跑船时总吃冷饭冷菜,脾胃早被寒湿困住了。以后吃饭必须吃热乎的,就算是夏天也一样,不能图方便。”
“香江这边的天气热,冰镇啤酒什么的也得戒掉。”
患者的家里人当然是知道自己家的人是什么情况,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接下来方言来到自己之前的位置,重新坐下之后,说道:
“来吧,谁是最后一个?”
方言下意识的看向了人群里那个十几岁的孩子。
结果下一秒,孩子身后坐着的一个老人招招手,被身边的人搀扶站了起来,笑呵呵的说道:
“该我了,该我了。”
他站起身后就接过其他人递上来的拐杖,甩开搀扶的人,缓缓的走了过来。
方言这才发现这个人脸色其实不太好,只不过他化了个很高明的妆,如果不是方言注意观察还真是看不出来。
“您老是身体哪里不舒服?”方言问道。
对方深吸一口气,顿了顿,然后才缓缓说出一个方言前世都很少听到的病名: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方言愣了一下,脑子里冒出前世看过的一些信息来。
很显然这是一个西医命名的病症。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西医认为是一种因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损害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在1889年,德国神经病学家ArnoldPick首次发现了一种临床极其罕见的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及共济失调,病理上可见脊髓后索和侧索的脱髓鞘改变,当时称之为“进行性脊髓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