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给霍先生看病,食疗养生(3/4)
“嘿,还真黏!”霍先生摇头,“得冲好几遍才行。小便倒不黄,挺清的。”
方言再问:
“如果是午休,是不是会觉的头重,四肢乏力?”
“诶,方大夫,您这是装了监控吧?”霍先生惊讶。
他感慨,“您还真说对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我这午休过后,确实有种整个人跟泡在温水里似的感觉,都懒得动弹,不过赵老没问这个,我午休后喜欢喝杯茶,倒是也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
方言撤去诊脉的手,说道:
“结合脉舌症,我现在判断,您目前这是肝郁脾虚、湿浊内蕴。”
“刚才诊脉时,我摸到左关脉独亢,是肝气郁结之象;您舌边齿痕明显,这又是脾虚生湿之征。”
方言见霍先生露出一脸茫然,于是指了指窗外远处的一辆黑色轿车,道:
“霍先生,您这身子就像辆跑了十万公里的老汽车,发动机怠速不稳,油路有点堵,仪表盘还老亮故障灯。”
“您看这舌苔边缘的齿痕,好比轮胎长期胎压不足压出的纹路,是脾胃‘悬挂系统’太软,兜不住体内的‘积水’;左关脉跳得发紧,就跟发动机皮带打滑似的,肝气在‘变速箱’里卡了壳。”
霍先生微微皱眉,问道:“那您说说,该怎么给这辆‘老车’做保养?”
“先做‘四轮定位’,再清‘积碳’,最后换‘变速箱油’。”方言掰着手指解释。
接着发个言又说到:
“每天早餐吃碗小米山药粥,小米补脾胃就像给轮胎补气,山药固肾好比调校悬挂系统;晚上用艾叶水泡脚十五分钟,水温稍烫点,跟给发动机暖机似的,逼出体内湿气‘积碳’;最重要的是‘松皮带’…您每天晚饭后散散步,步子迈大点,胳膊甩起来,就像给发动机皮带做润滑,肝气顺了,‘变速箱’自然不顿挫。”
他指了指霍先生的腹部:“饮食上要记着‘低油低脂’,一定多吃清淡的,少吃油腻的,每顿饭吃到七分饱,给肠胃‘发动机’留足散热空间,就像别把油箱加太满,免得憋坏油路。”
霍先生恍然:
“倒是和之前李老和我说的有些类似…”
方言对着“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平日里注意一下就行了,说起来您身体已经算是挺健康的了。”
霍先生听到方言最后一句,总算是重新有了笑脸,对着方言说道: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以后我也好好养着身体!”
这时候一旁的唐老对着方言问道:
“他这个就只是吃东西,不用开药?”
方言摇头说道:
“不用,霍先生这个都不能算病,只需要好好调理调理就行了。”
他这会儿才五十五岁,其实年龄还不算大,加上本来就比一般人注重调理身体,饮食生活这块儿也比普通人好很多,其实身体上并没有多大的问题。
方言让他做个日常食疗就行了。
接着方言用单子写起了日常要注意的点,还有食疗的方子。
方言从西装内袋掏出纸,用钢笔工整写下调理方案,开始写起了详细的内容:
日常饮食调理,核心:健脾疏肝、祛湿化浊。
小米山药粥。
小米50g、山药100g(去皮切块)、红枣3颗(掰开)。
小米淘洗后加水煮沸,放入山药、红枣,转小火煮20分钟至粥体浓稠。
小米入脾经,补后天之本;山药固肾健脾,红枣养血安神,三者搭配如给脾胃“打补丁”,修复湿气损伤的运化功能。
茯苓陈皮粥。
茯苓30g(研粉)、陈皮5g、粳米50g。
粳米煮至半熟,加入茯苓粉、陈皮丝,煮15分钟即可。
茯苓健脾利湿,陈皮理气化痰,好比给体内“除湿机”通电,尤其适合梅雨季服用。
蒸核桃2颗(上午10点)
核桃蒸10分钟后食用,避免油炸烤炒的燥热之性,补肾疏肝而不滋腻。
生活习惯调整,关键:通气血、散肝郁。
泡脚方,艾叶陈皮浴。
艾叶30g、陈皮20g。
加水煮沸后,倒入木桶中兑温水,水温以42℃为宜,浸泡1520分钟,以后背微汗为度。
每晚睡前1小时,泡后按揉脚底涌泉穴,引火下行助眠。
写完后,方言将纸递给霍先生:
“您看这方子,食材都是寻常可见的,关键在坚持。”
霍先生接过方子,对着阳光端详字迹:
“你这字写得比李老爷子的药方还工整,行,回头我就我让管家按单采购。”
说罢,他又问到:
“对了,这泡脚方要用多少水?”
方言这才注意到自己没写全,于是说道:
“水要没过脚踝,木桶泡最好。”
接着方言想了下,又补充道:
“泡完脚别立刻吹风扇,让湿气从毛孔慢慢散出去。”
唐老凑过来看了眼:
“都是些平和的法子,比吃药强。我这里还有些新会陈皮,待会儿你带回去两斤。”
霍先生叠好方子收进皮夹,笑着说道:
“哈哈,您老客气了,一斤就行了!”
“叮咚!”就在这时候,突然别墅的门铃响了起来。
接着佣人对着唐老汇报:
“是小霍先生来了,说是要见您。”
“他怎么过来了?”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