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那年插队的故事,姐夫你也练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家属大院,这次也临时变更计划,让他们先住进了前院儿里。  

不过看得出来,大姐一家也不是赖着不走的人,所以方言和女王俩也没啥意见。  

这个时候正好让大姐,给两个孩子洗一洗澡。  

至于喝高了的姐夫赵援朝。  

明天下午等老四有空的时候,带他去澡堂里搓个澡就浑身干净了。  

因为朱霖和大姐身材体格差不多,所以她拿了一套新衣服送给了大姐。  

只是两孩子的衣服今天是没办法了,只能明天大姐自己去买。  

等到休息睡觉的时候,因为怕姐夫身上的酒气熏到孩子,所以给他们安排了两间屋。  

大姐带着孩子睡,姐夫单独睡一间。  

两孩子好奇进入房间后,就看着方言买的古董木床,露出一脸好奇的模样。  

甚至就连房顶上的电灯,两孩子都像是见到宝贝似的。  

大姐解释,他们那边晚上用的都是煤油灯,两孩子没见过电灯。  

各家睡的都是蒙古包的地上,他们家稍微好一些,姐夫害怕大姐和孩子受不了地上的寒气,所以专门特制了“木地板”,然后用羊毛条毡铺上隔潮,再铺上大姐插队时候从京城带过去的棉被。  

没见过这么高这么漂亮的木头床。  

他们家就是个蒙古包,孩子没见过其他的房子,所以看啥都稀奇。  

兴奋的问来问去的。  

就比如蒙古包进门的右侧地下,是挖好坑用泥土盘起的炉灶,还有个装干牛粪的白铁皮大箱子,为什么这房间里根本没有,而且到处都是四四方方的,就连家具也是四四方方的?  

还有为什么这里的水也是随便用的?打开水龙头就能自己放出来?舅妈也不会因为他们用多了水就生气,还会问他们够不够,不够还有热水。  

加上刚才吃完饭,三舅打开了那个叫电视的东西,它里面居然还有人,还能发出声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头顶的灯,它不知道是烧的什么,只是挂了一根绳子,就好亮好亮,一点味道都没有…  

应付完了小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方言和大姐道别,回到了正院儿卧室里。  

看到方言大姐在外边过的这么辛苦,朱霖感觉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当时她插队时候什么罪都没有受,直接就进了文工团。  

然后她就询问方言,当时在江油插队时候的事儿。  

方言只好告诉他,其实江油那会儿环境已经是不错了。  

当时自己所在插队的公社,叫做新安公社。  

公社管知青的把他分到三大队五小队插队落户,那地方当时是用来种附子的,地全都是沙土,干活比较轻松。  

那会儿除了吃不饱,其实其他都还好。  

然后朱霖让方言说说,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人和事儿。  

方言想了想,还真想起一个。  

当时插队的新安公社距离重华镇不远,当时镇上山边有个茅草棚,叫做“本愿精舍”。  

里面有个会武功的和尚,周围的农民还会找他看病,当地年轻人还会找他学武功,这个人有人叫他无病道人,也有人叫他海灯和尚。  

方言对女王说,这个和尚他不一般啊…  

然后就把当地海灯和尚的传奇故事说了一遍。  

给女王听的一愣一愣的。  

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天。  

一大早,方言起床锻炼的时候,就发现前院的灯亮起了。  

他走了过去一看,发现大姐和姐夫都醒了。  

两口子正在整理房间,打扫前院卫生。  

“大姐,姐夫,你们一大早干嘛呢?”方言问道。  

大姐方洁说道:  

“习惯早起了,睡不着没事儿做,就起来打扫下卫生,然后准备出去街上转转。”  

接着大姐方洁又问道:  

“你怎么也起这么早?”  

方言说道:  

“我习惯早起练武,每天都这时间起来。”  

这话一出,一旁闷头扫地的大姐夫赵援朝抬起头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问道:  

“兄弟,你也练武啊?”  

方言点点头,然后反应过来,立马问道:  

“姐夫听您这意思,也练?”  

赵援朝将扫帚拿在手里,舞了个大枪枪花,点点头兴奋的说道:  

“练啊!持长枪,开硬弓,骑快马!”  

方言一怔,没想到大姐夫看着挺好欺负的样子,居然也是练家子。  

上下打量了大姐夫一眼,方言问道:  

“您练的具体什么功夫?”  

大姐夫做出了一个八极拳的马步顶肘两仪桩,道:  

“八极拳,公社里有个老军人教的!”  

请:nguoqiren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