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尽忠职守?那不成八路了嘛(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成兴返回红泥湾之后,第一时间与罗平碰了一下头,商量如何应对鬼子的动作。  

“老陈,根据最新的情报,两头都已经动工,而且已经各自修了好几公里了,县大队已经跟鬼子交火多次了,不过效果不是很大,鬼子的守卫力量很强。”  

“我们得早做打算才行。”罗平说道。  

这条公路对鬼子而言非常重要,一旦修好,就可以用来运送兵员、物资,然后直接进攻新二团腹地。  

“不能让鬼子这么简单就修好这条公路,武安公路一旦打通,就等于拦腰砍了我们一刀,可以轻易的把我们的根据地南北一分为二。”陈成兴肯定道。  

等到百团大战,陈成兴还想带新二团大干一场呢,要是被鬼子拦腰来这么一下,部队的调动都将是个麻烦事。  

“现在武义的鬼子已经进至窑头村,如果想要打,就得赶紧动手了。不然等窑头村到武义县的公路修缮成,鬼子必然西进,一旦在五里关、塔西镇、张家会重要关隘建成了据点,咱们就被动了。”罗平严肃道。  

鬼子修路向来是分段施工,会优先占据重要的桥梁、关隘这样的节点,然后才是贯通一气,由点连成线,再由线扩展为面,进而逼迫八路的主力与其决战。  

“那就打!敢出来,就打掉他!”陈成兴斩钉截铁道,武安公路今年绝对不能修。  

在鬼子看来,武安公路就是一把宝剑,挥舞起来便可以腰斩新二团。  

但是在陈成兴来看,武安公路如同是鬼子的大动脉,只要揪住它,就能让鬼子持续失血。  

如果不是时间不对,陈成兴压根不会搭理鬼子修路动作,鬼子可没有欧洲那么强的工业能力,掏不出足够的钢筋混凝土,只要有步炮、山炮在手,鬼子的炮楼据点,新二团想拿就能拿。  

“打好说,主要是怎么打,窑头村处于十字路口,周围不但遍布据点,武义县、忻口、太谷距离也都在50公里以内,一旦打起来,很容易会打成主力决战。”罗平说道。  

窑头村战事一起,四周的鬼子肯定会全力支援,而新二团的底子太薄,一但打成决战,新二团根本扛不住这个消耗,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残兵缩回山里,再也没有反击之力。  

“要打窑头村,就得准备打援,首先要的就是弄清楚各地鬼子的驻防情况。”陈成兴说道。  

“这个我去办,我会与地方上的同志沟通,让地下工作者确认具体信息。”罗平主动接过任务。  

“好,那我就带三营,先打掉西面安丘派出来的兵力,省的他们在后方捅刀子。”陈成兴说道。  

打窑头村,要调动新二团的绝大部分兵力,因此要避免的就是双线作战。  

这次为了策应武义县第三混成旅团的计划,安丘派出了由鬼子和警备队共同组成的混合护路队。  

同时还命令安丘城侦缉队负责保护修路工程队,以及监督维持会会长带来的千余名劳工。  

而就在鬼子和伪军作威作福的时候,陈成兴已经带着三营悄悄转移到了草头岭附近。  

“团长,根据侦查,安丘城派了一支步兵中队和两百多伪军,现在正驻扎在草头岭半山腰上,山下的筑路队就只有几十个侦缉队的汉奸在监工。”三营长趴在山坡上,小声的跟陈成兴汇报道。  

筑路队的劳工都是有记录的,而且有维持会的会长负责组织,没人敢随意跑路,一旦逃跑,他们的家人必然遭殃。  

“半山腰?鬼子胆子也太小了。”陈成兴将望远镜转了一下方向。  

鬼子护路队之所以把驻地设在半山腰,肯定是害怕八路的袭击,在修路的过程中,他们应该是没少吃县大队的冷枪。  

“鬼子虽然修建了营房和工事,但是并没有形成据点,今晚我带队夜袭,肯定能一战而定。”孙迅说道。  

“仗不是这么打的,鬼子据险而守,如果强攻,咱们太吃亏了。”陈成兴没有同意孙迅的请求。  

虽然鬼子护路队只有四百来人,以一营的实力肯定能拿下来,但是鬼子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哪怕三营有重机枪和迫击炮优势,强攻也必会产生不小的伤亡,这是陈成兴所无法接受的。  

不过草头岭的上半截比较陡峭,再加上鬼子要防止筑路队被八路劫走,所以并没有将阵地按在山顶,这就给了新二团机会。  

“夜袭肯定是要夜袭,但是想要拿下这伙鬼子,得上下夹击才行。”陈成兴说道。  

“三营长,你带9连、10连从草头岭北面登山,翻过山顶后再从南面下到半山坡,趁夜直插鬼子驻地的后背。”  

“我会带11连和12连拿下筑路队,并配合你夹击鬼子部队。”陈成兴命令道。  

不管什么时候,由高打低都是有利一方,只要能占据高处优势,半山腰的鬼子和伪军就很难防守。  

只要鬼子离开掩体,三营两支部队就能上下配合形成夹击之势,鬼子必将进退两难。  

为了保证计划顺利进行,天刚一擦黑,孙迅就带着9连和10连绕路抵达了草头岭的北面。  

草头岭的北坡非常陡峭,不但崎岖险峻而且还没有路,这也是鬼子放松大意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鬼子并不是没有防备,本来按照鬼子中队长的命令,警备队要派人守在山顶警戒。  

但是草头岭的南坡也并不是那么平坦,而且现在天气非常寒冷,尤其是到了晚上,冷风更是深入骨髓,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