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援军抵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对拥有火力及兵力优势的鬼子中队,虽然10连占据了有利地形,但依旧产生了大量的伤亡。  

这个阶段的小鬼子枪法可不是吹的,八路有‘三枪八路’称呼,鬼子也有‘三枪鬼子’的说法。  

当然这个‘三枪鬼子’跟‘三枪八路’的缺枪少弹不同,指的是三枪之内必然能打死自己的目标。  

之前面对鬼子1个小队的时候,10连的战士还能互相配合的转移,但是面对比自己人数还要多鬼子,战士们很难有转移的时间。  

更别说鬼子还有掷弹筒、重机枪、步兵炮的助阵。  

10连只是坚持了大半个小时就已经伤亡大半。  

“10连的!还有多少人!”  

鬼子进攻间隙,邓乐安倚靠在战壕上大喊道。  

“一排还有15个!”  

“三排还有18个!”  

阵地上所有还能动的战士们都挣扎着趴在了前面,准备迎战小鬼子的下一波攻击。  

邓乐安见二排迟迟没有回话,再次大喊道:“二排?二排呢?还剩多少?!”  

“连长!二排二排没啦!”一个声音哭喊道。  

听到二排没了,邓乐安一下子就呆住了,他就那么静静地靠在战壕上没有说话。  

在这一刻,整个阵地都陷入了一片沉寂。  

直到几分钟后,安静被观察员的喊声打断。  

“鬼子又上来啦!”  

邓乐安起身看着靠近的鬼子,眼珠子瞪的通红,大声嘶吼道:“同志们!给我打!”  

“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  

“啪!”“啪!”“啪!”“啪!”.  

“轰!”“轰!”“轰!”“轰!”.  

马家垴阵地再次被枪林弹雨所笼罩。  

但是这次10连的火力并没有持续太久就渐渐停歇了下来。  

“别停火!枪声一停鬼子就要上来了!”邓乐安大喊道。  

“连长,没子弹了!”  

“我也没有了!”  

“都没有了?还有人有子弹的吗?”邓乐安问道。  

“没啦!”  

听到10连所有人都没有弹药了,邓乐安吸了一口气后,问道:“司号员!你的号还能吹响吗?”  

“你放心吧连长,保证好使”司号员肯定道。  

“好。”邓乐安点了点头,随后大喊道:“上刺刀!”  

“同志们!我为有你们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和骄傲!别让其他的弟兄们等久了!吹冲锋号!跟我杀!”  

“嘀嘀答答嘀嘀嘀”  

“杀!”  

“杀啊!”  

随着冲锋号的吹响,邓乐安带头冲了出去。  

不过刚冲出十几米,邓乐安就听到原本已经停止的冲锋号再次响了起来。  

“嘀嘀答答嘀嘀嘀”  

邓乐安扭头看了一眼司号员,发现号还在他腰上挂着。  

紧接着邓乐安就反应过来,立刻回头看去。  

只见随着冲锋号的声音,山棱后面涌现出大量身穿灰军装身影。  

“杀!”  

与此同时,铺天盖地的喊杀声也响了起来。“援军!援军来了!同志们!杀!”邓乐安大喊道。  

自己没有愧对那些牺牲的战士,阵地没有丢!  

鬼子后方的西村泰弘看着突然出现的数百援军,立刻命令道:“让前线部队先撤下来,重新组织攻势!”  

前线所有的阵型都是应对的一个连,现在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八路,已经打乱了自己的部署,为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临时撤退就是最好的选择。  

阵地上,随着鬼子撤退,邓乐安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一个满编主力连,打到现在就剩不到30人了,排级干部全部牺牲,班长也没剩几个.  

过了良久,邓乐安才缓过神来,抹了抹脸上的眼泪后,找到了带队支援的二营长郑华。  

“772团三营10连连长,邓乐安。”因为是在战场,邓乐安只是介绍了一下自己,并没有敬礼,只是伸出了手。  

“新二团二营长,郑华。”郑华跟邓乐安握了一下手。  

“邓连长,你们好样的,新二团的大部队就在后面,你带队先下去休整吧。”郑华说道。  

772团10连以一个连的兵力,阻挡住了鬼子半个联队的轮番进攻近2个小时,这足以让郑华提起敬意。  

“多谢郑营长。”邓乐安没有拒绝郑华的好意。  

现在10连几乎是人人带伤,已经没有任何的战斗力了,他们必须得接受治疗才行。  

邓乐安带着10连撤离后,郑华立刻命令二营加固阵地。  

在129师主力部队完成围歼之前,马家垴阵地的攻防战绝对少不了。  

“八嘎.真是太可惜了。”西村泰弘看着只差一点就能拿下的马家垴阵地一阵可惜。  

如果是蝗军先拿下阵地,即使八路军的支援赶到,己方也能占据极大的优势,到时候轻易就能将八路军援军击退,然后趁势救援佐井联队。  

“命令吉冈中队接替进攻,重机枪小队和炮兵小队配合进行火力压制。”西村泰弘命令道。  

阵地上的对手已经改变,部队只能重新进行调整。  

“哈依!”  

阵地上的郑华看着鬼子的调动,知道鬼子又要发动进攻了。  

“鬼子要动了!所有人注意防炮!”郑华大喊道。  

只要有炮,鬼子在进攻之前必然要先进行火炮打击,这是鬼子的标准流程。  

虽然现在马家垴阵地上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