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友军大祸临头,我军不动如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在陈成兴看着地图思索的时候,罗平的一句话,却是提醒了陈成兴。  

“老陈,你说鬼子是不是在等援军?”罗平说道。  

“啪!”陈成兴一拍桌子,说道:“没错!鬼子在等援兵!不过不是县城的援兵,而是这里的援兵。”  

陈成兴指着地图上安丘城的位置说道。  

“我估计鬼子的扫荡部队已经深入根据地了,一旦9路鬼子完成既定目标,那就能抽出手围剿大云山根据地。”  

“这些鬼子肯定是在等另外几路的结果。”陈成兴说道。  

“那我们要不要做下准备?”罗平说道。  

“准备什么?不用准备,3万鬼子就想将晋西北的八路军给打垮,怕是想多了,等另外几路鬼子撤回后,这些鬼子自己就走了。”  

“让游击队继续监视就行。”陈成兴肯定道。  

鬼子的兵力,相较于中国这么大的国土还是捉襟见肘的,如果想要县城,就不可能抽出大批兵力来扫荡。  

陈成兴估计这3万大军就是山西的鬼子能抽调的极限兵力了,毕竟在山西与鬼子敌对的不是只有一个八路军,晋绥军、中央军同样不能小视。  

“我们就按计划行事就可以了,休息一晚,明天南进钧峪镇!”陈成兴说道。  

“好。”罗平点了点头,同意了陈成兴的想法。  

毕竟钧峪镇虽说是在游击区,但还没脱离大云山的范围,一旦有变,新二团随时可以撤回。  

第二天一大早,陈成兴在带队出发的时候,也派出了通讯班去找旅部或者师部。  

虽然新二团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如果没有情报支持的话,陈成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什么时候出动。  

就在陈成兴带着新二团开始动身的时候,总部已经发现了战机,129师主力及决死一纵队正在沿浑河支线追击孤军深入的36师团佐井联队。  

2小时后,实施追击的主力部队在长安村封住了口袋,劫住了佐井联队3500多人,双方随即展开激战。  

正在兵分两路扫荡的37师团大冢联队,收到了佐井联队的电报“联队长!收到佐井联队紧急电报,他们在长安村遭到了八路军主力围攻,八路军人数在1万5千人左右。”电报兵紧急报告道。  

“1万5千人?吆西.八路军的主力现身了!”大冢兴奋道。  

“立刻给参谋长发报,让他带左路军走三马镇支援佐井联队,我带右路军走大窑乡进行支援!”大冢命令道。  

“哈依!”  

随着大冢的命令,正在扫荡的各路部队立刻集结,开始往长安村急行。  

鬼子的动向,立刻就被上报到了老总。  

“命令769团派2个营的兵力,在大窑乡西南山头建立阻击阵地,挡住从大窑乡穿过的鬼子。”  

“另外再给19军发报,让他们阻击歼灭这一路鬼子援军。”  

这次反围剿作战,阎西山已经同意配合八路军作战,晋西北一带的晋绥军和中央军都要配合八路军的命令行事。  

而此时的晋绥军19军正好在三马镇一带布防,虽说这个19军现在不满编,只有不到8000人,但是以他们的实力,阻击歼灭这股不过1500人的鬼子援军还不在话下。  

这样一来,己方这次战果还能增加不少。“是!”  

“军长,这是八路军总部发来的电报,要求我们在三马镇设防,消灭从我部辖区穿过的一伙日军部队。”19军参谋长徐子清报告道。  

“这伙日军有多少人?是什么装备?”19军军长吴国忠坐在办公桌前头也没抬。  

“根据情报显示,这是日军37师团大冢联队的一部分,人数大概有1500人,除了轻重机枪之外,还装备有3门步兵炮和2门山炮。”徐子清说道。  

“有山炮?”吴国忠皱起了眉头。  

19军虽然也有一个晋造13式75毫米山炮营,但是上次大战以后,需要补给的炮弹却一直没有送达,现在整个营12门火炮,炮弹还不足300发。  

而且山炮营士兵的水平跟日军还是没法比的,真要跟日军打起来,不一定能占到多少便宜。  

毕竟影响火炮威力的是炮弹的数量而不是火炮的数量。  

“给暂编37师发报,让他们严密关切日军的动向。”吴国忠命令道。  

“那需不需要暂编38师往那边运动,伺机加入战场?”徐子清问道。  

“加入什么?你一定要告诉暂编37师,严密关切,但是决不能轻易与日军发生交火,如果日军只是路过,那就任由他们通过。”吴国忠强调道。  

别看19军名义是有3个师,但实际是3个旅改编来的,兵员严重不足。  

要是真跟这伙日军打起来,最起码得有一个师被打残,到时候自己还怎么立足?  

“可是.八路军那边?”徐子清有些犹豫道。  

配合八路军作战可是阎长官的命令,就这么赤裸裸的无视八路军的要求,怕是不好交差。  

“不用管那么多,阎长官的脾气我知道,你就按我的意思办就行了。”吴国忠命令道。  

吴国忠已经跟随阎西山多年了,对于阎西山的小心思一清二楚。  

那是既想要好处,又不想出力,最好八路军能自己把鬼子打跑,然后他再重掌山西。  

要是自己把一个师的兵力给折进去,绝对会被记大过。  

晋绥军现在可以编制有的是,人员却没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