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中原乱象(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杀!!”  

咸通七年七月二十四日,当西北战事如火如荼进行时,河南道也几乎乱成了一团。  

黄巢占据曹州后,开始向着宣武镇的宋州发起进攻。  

宣武镇兵马不足,节度使刘瞻在宋州宋城县募兵五千,黄巢却并未攻打宋城,而是袭击了宋城县附近的谷熟、虞城、拓城、谯县…  

曹宋诸州的饥民得知黄巢起义,纷纷投入黄巢麾下。  

一时之间,黄巢麾下之众几近十万,汴州境内陈留亦被大军攻破。  

城门被攻破后,无数头戴红巾,扯着“陇右都护府”、“黄”字旌旗的人涌入城内。  

除了排头的数百名兵卒有扎甲穿戴外,余下又有两千人勉强能穿着胸甲,再往后则是头戴红巾,身穿破烂衣服的农户。  

随着他们涌入城内,城池之中杀声遍至,刀环响处,怆呼乱起。  

陈留县内那仅存的官兵被杀退到了县衙,齐声投降乞命。  

然而面对他们的投降,起义军根本没有放过他们的打算,在接触他们兵刃后,立即痛下杀手。  

百余名官兵尽数命丧当场,而他们身上的甲胄则是被扒取,不多时便穿到了农民军身上。  

陈留县拿下后,毫无军纪的农民军开始在将领们的带领下,率先杀向城中富庶的街坊。  

豪强与世家、庶族们纷纷聚集家丁,依托院墙来防守,但面对源源不断涌来的农民军,他们的抵抗显得微不足道。  

不多时,坊墙被攻破,无数农民军涌入这些世家豪强的府中,亦或者劫掠财货,亦或者强淫女子。  

这些豪强府邸内的女子,不论其身份是名动一城的舞伎歌姬,亦或者是与世家公子联姻,生得倾国倾城的女子,哪怕长得如女真仙子般,亦不过是这些她们昔日瞧不上的泥腿子玩物。  

动作快些的,还能跟随兄长子弟们突围出去,动作慢些的便只有跳井,再慢些的便要忍受被这群泥腿子压在身上的屈辱。  

一时间,府邸之中百口交啼、哀鸣动地,血液如泉涌般,漫透院内。  

“节帅!瞧我给您带来了什么?!”  

陈留县衙内,当黄巢正在带人清点仓库的时候,黄揆带着两队披甲的甲兵,挟持着数十名容貌俏丽的女子而来。  

这些女子身着绸缎绫罗料子的衣裙,一路走来,被吓得花容失色,却仍旧可见其俏丽。  

饶是黄巢,也不由看得食指大动,颔首上前看了看,选了两个十六七年纪的俏丽女子,勾肩搭背往中堂走去。  

“节帅!剩下的呢?!”  

黄揆忍不住询问,黄巢闻言看向他,若有所思的同时又道:“告诉弟兄们,休整三日,三日后动兵尉氏。”  

“对了、不可动城中百姓钱货女子,再告诉城中贫民,那些世家豪强的田亩,任由他们自己均分耕种。”  

“末将领命!”黄揆作揖应下,随后便见黄巢搂着那两名女子消失原地。  

待他们身影消失,黄揆立马看向那数十名女子,冲上去便开始挑选起来。  

他挑选了五个相貌不错的女子,随后挥手道:“剩下的你们自己挑,不够分就委屈委屈,凑一凑!”  

“得令!!”  

黄揆的话,让这些甲兵纷纷露出了淫邪的笑容,目光死死看向那群女子。  

在黄揆走后,这群女子立马被甲兵们瓜分殆尽。  

他们也不洗漱,两三人一伙,架着女子便去寻屋舍办事。  

任由女子嚎哭哀鸣却也不管,只觉得添了三分情趣,更有意思。  

整个陈留乱了三日,但在甲兵的监督下,普通的街坊虽偶有遇到暴行,但也很快会有甲兵前来驰援,依照军法处斩这群昏了头的普通兵卒。  

三日后,陈留县似乎恢复了太平,而这期间不少贫民出城占据世家豪强留下的土地,将他们的土地给瓜分的干干净净。  

待到二十七日,黄巢留驻五百老实的兵卒于陈留,开始集结随他攻打陈留的三万兵马于城外。  

校台之上,他身着不知从何处抢来的山文铠,头戴凤翅冠,肩披黄袍,腰配鄣刀,整个人意气风发。  

校台下,三万人乌泱泱凑成一团,前排是以黄揆为首的八百甲胄齐全的甲兵,往后是三千仅有胸甲,手持刀枪弓箭的普通兵卒。  

再往后便是头戴红巾,手中兵器五花八门的游勇散兵。  

“出征!”  

没有过多言语,黄巢直接开口出征,大军也开始乱糟糟的出营,向着五十里外的尉氏县杀去。  

随军的队伍中有许许多多女子,就连黄巢自己都弄了辆马车,车内是那两名容貌俏丽的女子。  

“节帅、宣武军和忠武军都没有多少人了,现在刘瞻那个老匹夫死守宋城,等四郎他们拿下真源几个县,我们就可以南下围攻刘瞻这个老匹夫了吧!”  

马背上,黄揆询问着黄巢,黄巢颔首道:“不必在意宋城,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拿下足够多的县城,随后征调足够多的百姓。”  

“只要有足够多的百姓跟随我们,区区几千官兵也不足为惧。”  

“告诉林言,要趁着康承训围攻庞勋的这段时间,打造出足够多的甲胄,练出一支精兵。”  

黄巢与黄揆说着,黄揆则是连忙点头。  

这些日子他们攻占了二十几个县城,除了将世家豪强的土地丢给贫民外,还将洗劫到的财货尽数运回了曹州。  

与财货一同前往曹州的,还有各个城池之中的工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