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风雨欲来(2/3)
一处,每日车马运转,人力肩挑手扛,皆是粮食。
饶是如此,王式却并不着急动兵,而是在渭水北岸操练三军。
想要练兵,那就得给够肉食,因此每日运至军营的米麦蔬肉不是个小数目,长安城内掌管户部与度支的于琮与路岩也压力倍增。
“十日时间,便吃了两万只羊,五万鸡鸭和两万石粮食,两万斤盐…”
“这些钱粮肉食折色,所消耗的钱粮不下五万贯。”
“仅仅十日,便消耗五万贯,百日岂不是五十万贯?”
“饭食消耗加上军饷,一年下来最少四百三十万贯。”
“北边的三千沙陀人和四千党项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说不要军饷,但每五日最少发钱七千贯,长此以往也不是小数额。”
“这还是驻队训练的消耗,若是主动出击,算上民夫的消耗,五百万的消耗都不算少的。”
“此外这沙陀兵和平夏兵南下作战却不带甲胄,这些日子先后从朝廷这里索要了一千六百多套甲胄和配套军械,这是把朝廷当成什么了?”
南衙之中,路岩不耐烦的开口,而堂内的官员们纷纷沉默,唯有于琮打着圆场。
“王少保说三军最少还需要操训一个月,这样才能做到战场之上,相互掩杀,想来是有道理的。”
“且将奏表报上去,若是陛下觉得无碍,那便是无碍吧。”
于琮这般说着,路岩听后起身向外走去,面色并不好看。
于琮摇摇头,只得带人将这些消耗汇总在奏表上,由于琮送往了宫中。
咸宁宫里,李漼虽然对九万大军在十日时间里消耗六万余贯有些惊讶,但也并未叫停。
打仗最为耗费钱粮,这个道理,他已经从这些年的战事中明白了,所以他没有提醒王式注意钱粮消耗。
对诸镇兵马,即便平日不操训,也得供给其肉食。
若是饭食太过普通,不见荤腥的话,谁又知道他们会不会效仿昔年的泾原军作乱呢?
虽说消耗很大,可朝廷并不是供给不起。
“暂时先如此吧。”李漼将奏表放下,于琮闻言作揖道:“派往黠戛斯和多康的使者有消息回禀。”
“准奏。”李漼颔首示意,于琮也开口将使者出使多康与黠戛斯的结果说了出来。
两方势力都向大唐索要好处,为此甚至表明可以出兵袭扰陇右后方。
黠戛斯会袭击凉州、多康会袭击鄯、廓、叠、洮四州。
他们给出的价码不错,但李漼并不傻,这两方所说的袭扰都是在后方,他又看不到他们的军队,怎么能保证他们会真的出兵?
不过李漼也清楚,他需要的是稳住双方,保障大唐北部和西部边疆的安稳,所以钱帛还是该给给点的。
“赏赐黠戛斯绢三万疋,多康绢二万疋。”
李漼的赏赐不算多,最少不够驱使两部出兵,但也足够让两部暂时安稳了。
只要唐军能势如破竹,不用他开口,两部也会如饿狼那般,与大唐一起分食陇右。
“派人询问王式,一个月后是否能出兵?”
“臣领旨…”
于琮应下,刚准备离开,便见李漼继续开口道:
“催促康承训、萧邺,尽快将鲁山、大别山中的盗寇剿灭,朕要看到庞勋和王仙芝的首级。”
“再传令高骈,需要等到朝廷的军令,方能从灌口出兵故桃关。”
“若是有机可乘,也需要提前知会朝廷。”
“除此之外,西川不得有事,朕不想再看到南蛮出现在西川腹地!”
“臣领命。”于琮再度应下,随后便见李漼起身走下了金台。
“上千万岁寿,臣告退。”
眼见李漼起身走下金台,于琮也识趣的选择了离开。
在他离开的同时,陇右也有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了狄道。
“老师!”
四月初五,当没卢丹增从松州急匆匆赶来,并在刘继隆面前恭敬弯腰作揖时,李骥、曹茂、高进达和崔恕等人都在场。
除了他们,还有坐在主位的刘继隆和坐在下首第三位的韦工啰碌。
显然,刘继隆已经知道了尚摩鄢的想法,而没卢丹增也是因为得到了韦工啰碌的提醒,才能在刘继隆得知后的第一时间赶来。
“你已经知道你阿爸的这件事了?”
刘继隆声音平静,但字字句句都如重锤敲打在没卢丹增心头。
没卢丹增单膝下跪,一手扶着膝盖,恭敬说道:
“我阿爸年纪大了,有些事情渐渐糊涂了,等我从松州完成学业回去,多康对老师的忠诚将持续下去!”
没卢丹增十分谦卑,望着他的身影,刘继隆不由得想到了十几年前的尚摩鄢。
十几年前的尚摩鄢,似乎也曾十分信任自己,尊崇自己。
只是这才与二人相识过去十五年时间,尚摩鄢就已经开始骄傲自大,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好处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又不免想到了年轻时用计谋击败论恐热,差点提前杀死论恐热的尚婢婢。
尚婢婢、尚摩鄢,这两父子还真是性格不改,都是前明后庸的性格。
刘继隆看向没卢丹增,上下打量。
他不知道没卢丹增是否会在年老后,继承自家阿爷,阿爸的性格,但至少在当下他还是能用的,更何况他也没有太多成长的空间了。
“起来吧。”刘继隆开口示意,接着将尚摩鄢的信丢到了他面前。
饶是如此,王式却并不着急动兵,而是在渭水北岸操练三军。
想要练兵,那就得给够肉食,因此每日运至军营的米麦蔬肉不是个小数目,长安城内掌管户部与度支的于琮与路岩也压力倍增。
“十日时间,便吃了两万只羊,五万鸡鸭和两万石粮食,两万斤盐…”
“这些钱粮肉食折色,所消耗的钱粮不下五万贯。”
“仅仅十日,便消耗五万贯,百日岂不是五十万贯?”
“饭食消耗加上军饷,一年下来最少四百三十万贯。”
“北边的三千沙陀人和四千党项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说不要军饷,但每五日最少发钱七千贯,长此以往也不是小数额。”
“这还是驻队训练的消耗,若是主动出击,算上民夫的消耗,五百万的消耗都不算少的。”
“此外这沙陀兵和平夏兵南下作战却不带甲胄,这些日子先后从朝廷这里索要了一千六百多套甲胄和配套军械,这是把朝廷当成什么了?”
南衙之中,路岩不耐烦的开口,而堂内的官员们纷纷沉默,唯有于琮打着圆场。
“王少保说三军最少还需要操训一个月,这样才能做到战场之上,相互掩杀,想来是有道理的。”
“且将奏表报上去,若是陛下觉得无碍,那便是无碍吧。”
于琮这般说着,路岩听后起身向外走去,面色并不好看。
于琮摇摇头,只得带人将这些消耗汇总在奏表上,由于琮送往了宫中。
咸宁宫里,李漼虽然对九万大军在十日时间里消耗六万余贯有些惊讶,但也并未叫停。
打仗最为耗费钱粮,这个道理,他已经从这些年的战事中明白了,所以他没有提醒王式注意钱粮消耗。
对诸镇兵马,即便平日不操训,也得供给其肉食。
若是饭食太过普通,不见荤腥的话,谁又知道他们会不会效仿昔年的泾原军作乱呢?
虽说消耗很大,可朝廷并不是供给不起。
“暂时先如此吧。”李漼将奏表放下,于琮闻言作揖道:“派往黠戛斯和多康的使者有消息回禀。”
“准奏。”李漼颔首示意,于琮也开口将使者出使多康与黠戛斯的结果说了出来。
两方势力都向大唐索要好处,为此甚至表明可以出兵袭扰陇右后方。
黠戛斯会袭击凉州、多康会袭击鄯、廓、叠、洮四州。
他们给出的价码不错,但李漼并不傻,这两方所说的袭扰都是在后方,他又看不到他们的军队,怎么能保证他们会真的出兵?
不过李漼也清楚,他需要的是稳住双方,保障大唐北部和西部边疆的安稳,所以钱帛还是该给给点的。
“赏赐黠戛斯绢三万疋,多康绢二万疋。”
李漼的赏赐不算多,最少不够驱使两部出兵,但也足够让两部暂时安稳了。
只要唐军能势如破竹,不用他开口,两部也会如饿狼那般,与大唐一起分食陇右。
“派人询问王式,一个月后是否能出兵?”
“臣领旨…”
于琮应下,刚准备离开,便见李漼继续开口道:
“催促康承训、萧邺,尽快将鲁山、大别山中的盗寇剿灭,朕要看到庞勋和王仙芝的首级。”
“再传令高骈,需要等到朝廷的军令,方能从灌口出兵故桃关。”
“若是有机可乘,也需要提前知会朝廷。”
“除此之外,西川不得有事,朕不想再看到南蛮出现在西川腹地!”
“臣领命。”于琮再度应下,随后便见李漼起身走下了金台。
“上千万岁寿,臣告退。”
眼见李漼起身走下金台,于琮也识趣的选择了离开。
在他离开的同时,陇右也有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了狄道。
“老师!”
四月初五,当没卢丹增从松州急匆匆赶来,并在刘继隆面前恭敬弯腰作揖时,李骥、曹茂、高进达和崔恕等人都在场。
除了他们,还有坐在主位的刘继隆和坐在下首第三位的韦工啰碌。
显然,刘继隆已经知道了尚摩鄢的想法,而没卢丹增也是因为得到了韦工啰碌的提醒,才能在刘继隆得知后的第一时间赶来。
“你已经知道你阿爸的这件事了?”
刘继隆声音平静,但字字句句都如重锤敲打在没卢丹增心头。
没卢丹增单膝下跪,一手扶着膝盖,恭敬说道:
“我阿爸年纪大了,有些事情渐渐糊涂了,等我从松州完成学业回去,多康对老师的忠诚将持续下去!”
没卢丹增十分谦卑,望着他的身影,刘继隆不由得想到了十几年前的尚摩鄢。
十几年前的尚摩鄢,似乎也曾十分信任自己,尊崇自己。
只是这才与二人相识过去十五年时间,尚摩鄢就已经开始骄傲自大,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好处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又不免想到了年轻时用计谋击败论恐热,差点提前杀死论恐热的尚婢婢。
尚婢婢、尚摩鄢,这两父子还真是性格不改,都是前明后庸的性格。
刘继隆看向没卢丹增,上下打量。
他不知道没卢丹增是否会在年老后,继承自家阿爷,阿爸的性格,但至少在当下他还是能用的,更何况他也没有太多成长的空间了。
“起来吧。”刘继隆开口示意,接着将尚摩鄢的信丢到了他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