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备战讨陇(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先后摇头。  

“许多人都不是我们的人。”  

“若不是高骈的敌人在推波助澜,那就是高骈派人夸大其词。”  

二人的话令窦郓皱眉,他没想到流言传播好好的,结果这几日越传越大,所闹出来的动静,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有人在挑拨离间。  

想到这里,窦郓开口道:“暂时停下来,看看朝廷的反应再说。”  

“是!”二人作揖应下,随后退出了正堂。  

在他们走后,窦郓也写信将辛谠与关中流言的事情告诉了远在龙州的陈瑛。  

不多时,便有快马带着信件向西疾驰走出长安。  

不过在快马离开长安的时候,两份奏表也先后送抵了大明宫,并被宦官送往了咸宁殿内。  

两份奏表,分别是从西川和山南西道寄来的,也就是高骈和王式的手笔。  

奏表中,高骈并未解释最近的流言蜚语,而是讲述他近段时间编练兵马的结果,以及耗费了多少钱粮。  

除此之外,高骈还把成都罗城的修建图纸送了过来。  

李漼虽然懒惰奢靡,但并未那么敏感多疑,因此他没有因为这些流言蜚语而怀疑高骈。  

“只要朕重用的人,便会有流言蜚语流传于坊市之间,此等手段未免太过下作。”  

李漼侃侃而谈,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拿起了王式的奏表。  

相比较高骈的奏表,王式的奏表内容就丰富了不少。  

除了山南西道编练兵马二万五千的消息,王式还派人收集了陇右牙商在三川、关中等地贩卖货物的情况。  

李漼暗自皱眉,不明白王式为什么写这些,直到王式根据陇右贩出商货价值接近一百五十万贯后,利润不下百万后,李漼才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陇右如今不过占据二十个中下州,竟然能有如此实力?”  

李漼有些不敢相信,但紧接着就反应了过来。  

河陇地区在天宝年间的赋税产出确实不高,但架不住丝绸之路的产出太高了。  

刘继隆、张淮深虽然没有彻底打通丝绸之路,但能与河中、天竺少量几个国家贸易,便足够他们吃的盆满钵满,因此王式的估算也是有据可查的。  

“刘牧之所据钱粮,本该是朕的…”  

李漼十分眼红,毕竟商货往往只是产出的小头,大头是赋税。  

刘继隆这些年迁徙了不知多少百姓开垦陇右,不仅恢复了陇西粮仓的地位,还反向对关中卖出粮食。  

这些种种事实都在表明、陇右是一块肥肉,价值不输于彻底裁撤神策军后所节省出来的钱粮。  

如果能拿下陇右,许多事情便能迎刃而解了。  

只要拿下陇右,京西北八镇就可以缩减为四个镇,即陇右、朔方、天德、振武四镇,朝廷也能收获二三百万的赋税来缓解矛盾。  

想到这里,李漼继续看下去,却见王式又举例许多,诸如陇右兵马、粮秣充足、地势险要等等优点,最后竟然是建议朝廷最好暂缓对陇右用兵。  

看到王式最后的结论,李漼气得攥紧了手中奏表。  

“王式这厮,起先他答应朕讨平陇右,如今却又建议暂缓对陇右用兵!”  

“我看坊间流传高骈作乱是假,他王式想要挟兵自重是真!”  

“陛下息怒…”田允恭敬劝解,而李漼也渐渐平复了情绪。  

他的优点就在这里,情绪平复很快,很少在气头上做出决定。  

冷静下来后,他想到了王式起先就曾说过,最好是不用兵,因此倒也没那么生气了。  

不过现在各项准备都做好了,加上高骈防备大礼,多康吐蕃被高骈“重创”,河西与陇右断绝联系等等局势在此,这一仗已经集齐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不打就太可惜了。  

想到这里,李漼沉下心思,对田允开口说道:  

“拟旨,回复王式,就说局势如此,兵马粮草皆筹备齐全,眼下唯有先剪除陇右,方能降服多康吐蕃,方有钱粮进击南蛮,收复失地。”  

“讨平了陇右,取舍间便能得数百万钱粮,此间事情最为重要,不得不做!”  

“告诉王式,朕不要他告诉朕这仗有多难打,朕只想知道他要多少钱粮,多少兵马才能讨平陇右!”  

“奴婢领旨!”田允恭敬作揖应下,随后开始拟旨发往北司南衙。  

望着田允匆匆离去的背影,李漼深吸口气,目光瞥向桌案。  

案上,许多官员都在奏表河淮两道饥民的情况,希望减除加税。  

面对这些奏表,李漼呼出口浊气:  

“关中之侧,岂容他人所据…”  

请:llskw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