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重振北庭(3/3)
朝廷既然敢公开讨论是否讨伐陇右,那刘继隆自然也要给予回击。
粮食贸易还可以继续,但贸易总量是多少,这得由陇右说了算。
“是!”高进达不假思索的答应下来,而刘继隆则是继续询问道:“高骈这段时间在干嘛?”
对于高骈调往西川,刘继隆也感觉到了些许奇妙。
只是面对高骈,他的压力却不如昔年那么大了。
毕竟昔年的陇右还很弱小,而今却大不相同。
“高骈赈济灾民,把蜀州、彭州、嘉州无主的土地均分给西川境内的贫户。”
“听闻不到两个月时间,便有数十万百姓涌向三州,除此之外还从饥民中招抚上万健儿,将西川兵马裁汰后保留五万兵马。”
不破不立,尚摩鄢与祐世隆入寇西川,虽然掳掠走了大量百姓,但也有大批世家豪强跟着遭殃,凭空多出了许多无主之田。
高骈将这些田地均分,不仅解决了成都府人口稠密的问题,还解决了三州人口凋零,军队招募不到民夫的问题。
不得不说,他的胆子倒是不小,也不怕劫后余生的那些世家豪强来找他秋后算账。
“高骈留在西川,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刘继隆实事求是的说着,尽管他不把高骈放在眼里,但这并不代表高骈不会给他带来麻烦。
因为他的异军突起,高骈提前十年从神策军外放地方,故而改变了许多事情。
历史上的高骈在五十岁以前,也称得上英明二字。
四十三岁外放安南,担任安南都护,主持收复安南事宜。
前后两年时间,他在收复失地的同时,招抚当地少数民族,又派兵铁血诛杀叛军首领,使得大礼不敢犯边。
收复安南后,他考虑交州至广州间的水路多有巨石阻挡,航运往来不便,于是招募工人役夫,整治江道,沟通交、广间的物资运输。
自此之后,岭南与安南舟楫无滞,安南都护府储备不乏。
除此之外,高骈又修筑了交趾城,使得交趾城自此之后固若金汤。
在这之后,高骈出镇天平,在任期间也颇有功绩,直到出镇西川时,五十多岁的他才渐渐骄纵起来,继而差点在处理成都突将的事情上翻车。
再往后,刘继隆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厮嗑丹药嗑多了,所做的魔怔事情是越来越多。
青年英勇果决,中年沉稳持重,晚年怯懦魔怔…
想到这些,刘继隆不免看向高进达:“你应该不吃丹药吧?”
“丹药?”高进达顿了顿,疑惑道:“节帅您不是说那东西有毒吗?”
高进达没少看刘继隆所写的书,自然知道丹药汞中毒的事情。
“没吃就好,这东西不是好东西,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皇帝死在这上面。”
刘继隆缓了口气,他与高进达十余年友情,可不想看着高进达嗑药嗑成晚年高骈那副德行。
不过话说回来,高骈似乎是出镇西川期间,才开始慢慢嗑药的,而如今自己并未听说他有嗑药的习惯。
刘继隆想了想,人嗑药通常都是想延年益寿,而高骈现在虽然即将迈入四十五岁,但总体来说还算壮年,应该不会想着嗑药。
只是这么一来,这厮也就更加不好对付了。
对付这种人,最好还是用离间计,而高骈身上也有很多值得用离间计的地方。
思绪落下,刘继隆看向高进达:“想个办法,在东川和山南西道散播高骈想要节制三川,割据一方的流言。”
“此外最好派人冒充高骈家中家仆,想方设法让朝臣举荐高骈节制三川。”
高进达闻言来了精神,知道自家节帅有了对付高骈的想法,于是立马询问道:“若是适得其反,让朝廷真的委任他节制三川,那又该如何?”
“无碍!”刘继隆并不担心这件事,因为他心里清楚,唐廷根本不可能把三川交给一个人节制。
即便皇帝同意,北司的宦官们也不会同意的。
想到这里,刘继隆便准备继续与高进达商量细节,但这时却见斛斯光进入衙门之中,脸上笑容浓重。
“怎么了?”刘继隆拔高声音询问道。
“节帅!”斛斯光快走进入堂内,主动作揖道:
“安西报捷,张使君与黠戛斯合兵,于庭州重创回鹘残部,庞特勒率军西撤黄草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