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欲意削藩(2/3)
,李漼心情十分不好,而这一切都因为西川的战事。
徐商三人谢恩后就坐月牙凳,与王茂玄等人相互占据左右。
“此前徐相曾说过,若番贼进攻故桃关不利,极有可能会被刘继隆挑拨向其余诸州攻去。”
“如今番贼动向如徐相所预料那般,朕请问徐相,番贼入寇,是否为刘继隆所指使挑拨?”
李漼的话令徐商哑然:“陛下,此不过臣一家之言,况且臣对刘继隆并不熟悉,兴许估计有错也不一定。”
“陛下!”坐在徐商身旁的高璩突然开口作揖道:
“臣以为,如今局面,理应等东川、黔中兵马调至西川,再观刘继隆是否会侵占朝廷失地,方能得出结论。”
相比较半个月前,此时高璩的言论也略微收敛了些。
不怪他转变太快,实在是西川西境兵马输的太快了。
开战一个月便丢了三个州,如今眼看着还要再丢三个州,就西川西境兵马的这战败速度,着实让高璩不安。
“陛下,臣附议…”
徐商也变得保守起来,而他们两人的表现则是让李漼失望。
换做白敏中、裴休在此,绝不会表现得前倨后恭。
想到此处,李漼看向路岩,却见路岩道:“陛下,臣以为刘继隆不可不防。”
路岩的话,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
要知道十天前,徐商与高璩才是主战态度,路岩则是保守态度,而今才过去这么点时间,徐商与高璩变得保守,路岩则是言辞激进了许多。
他们都想知道,路岩有什么高见。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路岩压根不知兵,他只是眼见皇帝态度转变,因此随着皇帝态度的转变而转变罢了。
眼见皇帝询问自己,路岩略微思索便主动道:
“臣以为,不管刘继隆是否指使番贼入寇,是否会在事后侵占朝廷土地,朝廷都应该早做准备。”
“臣建议发禁军、诸镇兵马驰援西川,若是刘继隆敢于侵占朝廷州县,朝廷理应出兵将其讨平!”
“嗯!”李漼满意颔首,心里对路岩越来越满意。
诚然,李漼自从知道了神策军的猫腻后,便没想过讨平刘继隆。
但这是建立在刘继隆安分守己,守着陇右别作乱的前提。
如今番贼入寇,很有可能是刘继隆所指使,那刘继隆无疑是踩到了李漼的红线。
正因如此,李漼便想着借助此次危机,好好整治整治神策军,接着收拾刘继隆,将陇右收归朝廷治理的想法。
想到此处,李漼目光看向王茂玄、亓元实等人:“如今番贼入寇,而神策军昔年便是防备番贼的边军。”
“眼下西川遭难,朕欲调三万神策军前往西川招讨番贼南蛮,诸卿以为如何?”
面对李漼看似轻飘飘的询问,王茂玄与亓元实等人却眼皮一跳。
神策军在兵册上确实有十几万人,但其中的兵额早就被几个北司和神策军家族吃得七七八八了。
如今的神策军,别说三万,就是拉两万人去西川都费劲。
若是真要凑足三万,那只有将军中大部分吃空饷的家族子弟遣退,然后省出一笔钱来重新募兵。
毕竟凑足三万去西川是一回事,京畿之地又是另一回事。
京畿之地必须保留足够的神策军,而西川的神策军…
想到这里,王茂玄主动道:“陛下,神策军虽十余万众,但京畿广袤,仍需拱卫,恐怕抽调不出三万兵马。”
“若是陛下执意调遣神策军往西川去,右神策军大概能抽调七千人。”
“陛下,左神策军大概能抽调八千人。”杨玄冀作揖开口。
号称十几万的神策军,如今勉勉强强才凑了一万五千人,这让李漼气得脑门发热。
好在他养气功夫不差,很快便利用两人的口风做出了试探:
“神策军十余万,为何只能调动一万五千兵马?莫不是有人在军中吃了空额?”
“陛下,此事绝无!”
面对李漼的试探,北司众人义正言辞的否认起来。
李漼见状颔首道:“既然没有空额,那会不会是军中年迈者太多?无法远行?”
他话说到这里,哪怕王茂玄他们再迟钝,却也明白他想的是什么了。
无非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将神策军纸面的人数削减下来,减轻户部与度支负担。
当初李漼即位时,王宗实便借助清理王归长、马公儒等人,削减了几千神策军的兵额,如今无非就是故技重施。
猜到这里,王茂玄忍痛道:“右神策军中,确实有五千余老卒不堪用,只是历代先帝念及旧情,未曾裁撤。”
眼见他割肉,杨玄冀顿时手心冒汗,毕竟左神策军可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关键时刻,还是亓元实主动接过话茬道:
“左神策军中已有七千余老卒不堪用,若是陛下需要裁汰,臣与杨中尉自然接旨。”
“甚好!”李漼满意颔首,他也不敢把北司的这群宦官逼得太狠。
能从他们手中削减一万二千多的虚额,这已经超过他的预期了。
这个数额不仅超过了他的预期,也超过了路岩三人的预期。
原本他们以为北司不会割肉,却不想北司不仅割了肉,并且还割的不小。
削减去这一万二千多神策军兵额,代表的不仅仅是军饷,还有甲胄保养及饭食、马料等不存在的虚额支出。
路岩
徐商三人谢恩后就坐月牙凳,与王茂玄等人相互占据左右。
“此前徐相曾说过,若番贼进攻故桃关不利,极有可能会被刘继隆挑拨向其余诸州攻去。”
“如今番贼动向如徐相所预料那般,朕请问徐相,番贼入寇,是否为刘继隆所指使挑拨?”
李漼的话令徐商哑然:“陛下,此不过臣一家之言,况且臣对刘继隆并不熟悉,兴许估计有错也不一定。”
“陛下!”坐在徐商身旁的高璩突然开口作揖道:
“臣以为,如今局面,理应等东川、黔中兵马调至西川,再观刘继隆是否会侵占朝廷失地,方能得出结论。”
相比较半个月前,此时高璩的言论也略微收敛了些。
不怪他转变太快,实在是西川西境兵马输的太快了。
开战一个月便丢了三个州,如今眼看着还要再丢三个州,就西川西境兵马的这战败速度,着实让高璩不安。
“陛下,臣附议…”
徐商也变得保守起来,而他们两人的表现则是让李漼失望。
换做白敏中、裴休在此,绝不会表现得前倨后恭。
想到此处,李漼看向路岩,却见路岩道:“陛下,臣以为刘继隆不可不防。”
路岩的话,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
要知道十天前,徐商与高璩才是主战态度,路岩则是保守态度,而今才过去这么点时间,徐商与高璩变得保守,路岩则是言辞激进了许多。
他们都想知道,路岩有什么高见。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路岩压根不知兵,他只是眼见皇帝态度转变,因此随着皇帝态度的转变而转变罢了。
眼见皇帝询问自己,路岩略微思索便主动道:
“臣以为,不管刘继隆是否指使番贼入寇,是否会在事后侵占朝廷土地,朝廷都应该早做准备。”
“臣建议发禁军、诸镇兵马驰援西川,若是刘继隆敢于侵占朝廷州县,朝廷理应出兵将其讨平!”
“嗯!”李漼满意颔首,心里对路岩越来越满意。
诚然,李漼自从知道了神策军的猫腻后,便没想过讨平刘继隆。
但这是建立在刘继隆安分守己,守着陇右别作乱的前提。
如今番贼入寇,很有可能是刘继隆所指使,那刘继隆无疑是踩到了李漼的红线。
正因如此,李漼便想着借助此次危机,好好整治整治神策军,接着收拾刘继隆,将陇右收归朝廷治理的想法。
想到此处,李漼目光看向王茂玄、亓元实等人:“如今番贼入寇,而神策军昔年便是防备番贼的边军。”
“眼下西川遭难,朕欲调三万神策军前往西川招讨番贼南蛮,诸卿以为如何?”
面对李漼看似轻飘飘的询问,王茂玄与亓元实等人却眼皮一跳。
神策军在兵册上确实有十几万人,但其中的兵额早就被几个北司和神策军家族吃得七七八八了。
如今的神策军,别说三万,就是拉两万人去西川都费劲。
若是真要凑足三万,那只有将军中大部分吃空饷的家族子弟遣退,然后省出一笔钱来重新募兵。
毕竟凑足三万去西川是一回事,京畿之地又是另一回事。
京畿之地必须保留足够的神策军,而西川的神策军…
想到这里,王茂玄主动道:“陛下,神策军虽十余万众,但京畿广袤,仍需拱卫,恐怕抽调不出三万兵马。”
“若是陛下执意调遣神策军往西川去,右神策军大概能抽调七千人。”
“陛下,左神策军大概能抽调八千人。”杨玄冀作揖开口。
号称十几万的神策军,如今勉勉强强才凑了一万五千人,这让李漼气得脑门发热。
好在他养气功夫不差,很快便利用两人的口风做出了试探:
“神策军十余万,为何只能调动一万五千兵马?莫不是有人在军中吃了空额?”
“陛下,此事绝无!”
面对李漼的试探,北司众人义正言辞的否认起来。
李漼见状颔首道:“既然没有空额,那会不会是军中年迈者太多?无法远行?”
他话说到这里,哪怕王茂玄他们再迟钝,却也明白他想的是什么了。
无非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将神策军纸面的人数削减下来,减轻户部与度支负担。
当初李漼即位时,王宗实便借助清理王归长、马公儒等人,削减了几千神策军的兵额,如今无非就是故技重施。
猜到这里,王茂玄忍痛道:“右神策军中,确实有五千余老卒不堪用,只是历代先帝念及旧情,未曾裁撤。”
眼见他割肉,杨玄冀顿时手心冒汗,毕竟左神策军可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关键时刻,还是亓元实主动接过话茬道:
“左神策军中已有七千余老卒不堪用,若是陛下需要裁汰,臣与杨中尉自然接旨。”
“甚好!”李漼满意颔首,他也不敢把北司的这群宦官逼得太狠。
能从他们手中削减一万二千多的虚额,这已经超过他的预期了。
这个数额不仅超过了他的预期,也超过了路岩三人的预期。
原本他们以为北司不会割肉,却不想北司不仅割了肉,并且还割的不小。
削减去这一万二千多神策军兵额,代表的不仅仅是军饷,还有甲胄保养及饭食、马料等不存在的虚额支出。
路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