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骤雨前平(3/4)
也就需要更改制度,亦或者更替某些官吏了。
在刘继隆思考的同时,高进达的声音也传到了他耳内。
“陇右口数在月初就达到了七十二万三千余口,虽说崔铉募兵会带来影响,但明年这个时候,应该能稳步达到七十五万人口。”
“凉州的口数已经达到十八万口了,若是继续迁入,那就得从兰州、河州、临州运粮过去,才能保障当地粮价稳定。”
“敢问节帅,都护府是否要暂停迁徙凉州的口数?”
“暂时停罢吧。”刘继隆不假思索的给出答案,接着又吩咐道:
“除宕州外,其余各州皆可迁入移民,宕州还是太小,若非如今时机不对,我都想将其裁撤为县,归武州统辖了。”
宕州的军事位置很重要,所以唐廷才会在此设州。
不过若是从当地环境来看,当地确实不适合迁入人口,维持现状就十分不错了。
“下官领令。”高进达不假思索应下,刘继隆也将目光收敛。
“行了,你们各自忙政务去吧。”
“下官告退…”
在他的示意下,众人先后离开了中堂,而刘继隆自己也重新返回了内院。
在他走入内院的同时,远在长安的白敏中却遇到了糟心事。
他的风寒并未如预想的那般减弱,反而随着入冬而不断加重,期间高烧几次不退,整个相府的人都因为他的病情而鸡飞狗跳。
即便如此,身为皇帝的李漼也不敢确信,仍旧派遣宦官前来询问他对政务的看法。
“白相,岭西求戍兵三万,此事是否应允?”
田令孜站在白敏中榻前询问,而此时的白敏中因为高烧而晕晕乎乎。
田令孜的询问,他并没有听得很清楚。
“何事…”
白敏中晕沉沉的开口继续询问,田令孜见状有些不耐烦,但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忍着耐心躬身询问:
“岭西求戍兵三万,此事是否应允?”
“三万…”白敏中似乎想睁开眼睛,但却没了起来,只能迷糊回答:“发兵…”
“谢白相指点。”田令孜松了口气,紧接着又询问道:
“大家询问白相,若是白相致仕,那不知相位可由谁接替?”
“相位?”白敏中迷迷糊糊,时而清醒,时而晕厥。
田令孜不厌其烦的询问三次,可白敏中却迟迟不曾给出答案,而是彻底晕厥过去。
见状,田令孜暗骂其演技逼真,随后返回宫中,将此事告诉了正在听曲的李漼。
李漼听后,当即皱眉询问:“白相病情到底如何?”
他虽然多疑,但也知道白敏中的性格。
若是白敏中只是装病,那必然不会在征调戍兵这种事情上搪塞自己。
“这…”
田令孜有些不知所措,尽管他觉得白敏中演技逼真,但若是真的生病,他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想到这里,田令孜只能模棱两可的回应:“白相公的病情不像装的,但…”
“行了!”李漼不耐烦摆手,田令孜连忙叩首。
眼见他如此无用,李漼看向田允:“让他回小马坊当差吧,日后这些事情莫要传他了。”
“奴婢领命…”田允暗叹一口气,心想自己是帮扶不了自己的这个养子了。
跪着叩首的田令孜更是感觉天塌了,哪怕小马坊使的待遇比他曾经好了不知多少,可终究比不上皇帝面前的红人。
只是他也知道强求无用,因此老老实实起身退了下去。
见他离去,李漼思绪再三,随后才道:“以刑部侍郎李福为宣武军节度使,前宣武军节度使毕諴为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即日入朝为相。”
“奴婢领旨。”田允连忙应下。
李漼还想说什么,但这时殿外却传来唱礼声:“同昌公主求见陛下…”
“让囡囡进来!”听到自己的好女儿来了,李漼连忙站起身来,高兴看向殿门,同时目光扫视伶人及乐工们。
“看什么,都滚下去!”
平日被李漼喜爱的伶人与乐工们不敢反驳,连忙带着乐器退出了咸宁宫。
待他们离开,十三岁的同昌公主也走入了殿内。
十三岁的她愈发出落,而李漼见了她,更是高兴的从金台上跳了下来,三步并一步的朝他快走而来。
“让我看看囡囡近来可曾长高。”
他作势便要比划自己与女儿的身高,却被同昌公主笑道:“阿耶这般大的人了,竟然还要看女儿身高。”
“你是阿耶的心尖,你任何变化阿耶都得知道。”
被女儿吐槽,李漼也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量了量父女之间身高差距。
“嗯,还是不如阿耶高。”
李漼笑呵呵说着,同昌公主气恼,却又搂住李漼的手,拽着他看了看因伶人、乐工而杂乱的咸宁宫。
“这伶人有什么好看的,您好些日子没陪我了。”
同昌公主较真说着,李漼却哑然道:“你上次不是让阿耶半个月别去找你吗?”
“我让您别去,您就真的别去啊?”同昌公主心里更气了,指着那些杂乱道:
“那您听我的,以后都别看伶人了!”
“这…”李漼哑然,而田允则是暗自咋舌。
要知道李漼即位以来,不是没有官员奏表说他宠信伶人的事情。
不过那些官员的下场,不是被流放就是被罢黜。
朝野上下,也就只有这位公主
在刘继隆思考的同时,高进达的声音也传到了他耳内。
“陇右口数在月初就达到了七十二万三千余口,虽说崔铉募兵会带来影响,但明年这个时候,应该能稳步达到七十五万人口。”
“凉州的口数已经达到十八万口了,若是继续迁入,那就得从兰州、河州、临州运粮过去,才能保障当地粮价稳定。”
“敢问节帅,都护府是否要暂停迁徙凉州的口数?”
“暂时停罢吧。”刘继隆不假思索的给出答案,接着又吩咐道:
“除宕州外,其余各州皆可迁入移民,宕州还是太小,若非如今时机不对,我都想将其裁撤为县,归武州统辖了。”
宕州的军事位置很重要,所以唐廷才会在此设州。
不过若是从当地环境来看,当地确实不适合迁入人口,维持现状就十分不错了。
“下官领令。”高进达不假思索应下,刘继隆也将目光收敛。
“行了,你们各自忙政务去吧。”
“下官告退…”
在他的示意下,众人先后离开了中堂,而刘继隆自己也重新返回了内院。
在他走入内院的同时,远在长安的白敏中却遇到了糟心事。
他的风寒并未如预想的那般减弱,反而随着入冬而不断加重,期间高烧几次不退,整个相府的人都因为他的病情而鸡飞狗跳。
即便如此,身为皇帝的李漼也不敢确信,仍旧派遣宦官前来询问他对政务的看法。
“白相,岭西求戍兵三万,此事是否应允?”
田令孜站在白敏中榻前询问,而此时的白敏中因为高烧而晕晕乎乎。
田令孜的询问,他并没有听得很清楚。
“何事…”
白敏中晕沉沉的开口继续询问,田令孜见状有些不耐烦,但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忍着耐心躬身询问:
“岭西求戍兵三万,此事是否应允?”
“三万…”白敏中似乎想睁开眼睛,但却没了起来,只能迷糊回答:“发兵…”
“谢白相指点。”田令孜松了口气,紧接着又询问道:
“大家询问白相,若是白相致仕,那不知相位可由谁接替?”
“相位?”白敏中迷迷糊糊,时而清醒,时而晕厥。
田令孜不厌其烦的询问三次,可白敏中却迟迟不曾给出答案,而是彻底晕厥过去。
见状,田令孜暗骂其演技逼真,随后返回宫中,将此事告诉了正在听曲的李漼。
李漼听后,当即皱眉询问:“白相病情到底如何?”
他虽然多疑,但也知道白敏中的性格。
若是白敏中只是装病,那必然不会在征调戍兵这种事情上搪塞自己。
“这…”
田令孜有些不知所措,尽管他觉得白敏中演技逼真,但若是真的生病,他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想到这里,田令孜只能模棱两可的回应:“白相公的病情不像装的,但…”
“行了!”李漼不耐烦摆手,田令孜连忙叩首。
眼见他如此无用,李漼看向田允:“让他回小马坊当差吧,日后这些事情莫要传他了。”
“奴婢领命…”田允暗叹一口气,心想自己是帮扶不了自己的这个养子了。
跪着叩首的田令孜更是感觉天塌了,哪怕小马坊使的待遇比他曾经好了不知多少,可终究比不上皇帝面前的红人。
只是他也知道强求无用,因此老老实实起身退了下去。
见他离去,李漼思绪再三,随后才道:“以刑部侍郎李福为宣武军节度使,前宣武军节度使毕諴为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即日入朝为相。”
“奴婢领旨。”田允连忙应下。
李漼还想说什么,但这时殿外却传来唱礼声:“同昌公主求见陛下…”
“让囡囡进来!”听到自己的好女儿来了,李漼连忙站起身来,高兴看向殿门,同时目光扫视伶人及乐工们。
“看什么,都滚下去!”
平日被李漼喜爱的伶人与乐工们不敢反驳,连忙带着乐器退出了咸宁宫。
待他们离开,十三岁的同昌公主也走入了殿内。
十三岁的她愈发出落,而李漼见了她,更是高兴的从金台上跳了下来,三步并一步的朝他快走而来。
“让我看看囡囡近来可曾长高。”
他作势便要比划自己与女儿的身高,却被同昌公主笑道:“阿耶这般大的人了,竟然还要看女儿身高。”
“你是阿耶的心尖,你任何变化阿耶都得知道。”
被女儿吐槽,李漼也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量了量父女之间身高差距。
“嗯,还是不如阿耶高。”
李漼笑呵呵说着,同昌公主气恼,却又搂住李漼的手,拽着他看了看因伶人、乐工而杂乱的咸宁宫。
“这伶人有什么好看的,您好些日子没陪我了。”
同昌公主较真说着,李漼却哑然道:“你上次不是让阿耶半个月别去找你吗?”
“我让您别去,您就真的别去啊?”同昌公主心里更气了,指着那些杂乱道:
“那您听我的,以后都别看伶人了!”
“这…”李漼哑然,而田允则是暗自咋舌。
要知道李漼即位以来,不是没有官员奏表说他宠信伶人的事情。
不过那些官员的下场,不是被流放就是被罢黜。
朝野上下,也就只有这位公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