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骤雨前平(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哇…”  

十月的最后一天,当婴儿的哭嚎声响起,刘继隆也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孩子。  

生下这个孩子的,依旧是刘继隆的发妻封徽。  

尽管是第二次生产,但封徽还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力气才将孩子生下。  

“如何,可有不适?”  

“未…未曾…”  

拔步床前,刘继隆在护士们将封徽抬回床上后,蹲下握住了她的手。  

她全身都是汗水,嘴唇发白,眼睛眨得厉害,好似下一秒就能睡着。  

“节帅,是位郎君!”  

张嫂抱着清洗干净的孩子来到拔步床前,小心翼翼的递给刘继隆。  

刘继隆接过看了一眼,果然与刘必烈刚生出来那时一样难看。  

“瞧瞧吧…”  

他抱着孩子靠向封徽的方向,封徽将疲惫的目光挪到孩子身上,露出笑容的同时,也伸出手摸了下孩子的手。  

“郎君给他取个名字吧…”  

封徽目光看向刘继隆,刘继隆则是脸不红心不跳地道:“叫刘木真吧,小名就由细君你取。”  

当他说出刘木真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倒是抱着自己到来,日后不可能出现这群人的打算来取的。  

这也算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延续这些姓名吧…  

刘继隆忍不住笑出声,而封徽则是以为他在想小名,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尽管疲惫,可封徽却还是用心想了想,最后才说道:“这孩子长得敦实,不如就叫铁头吧?”  

“铁头?”刘继隆有些错愕。  

刘必烈叫虎头,刘木真叫铁头,自己第三个孩子不会叫木头或者大头吧?  

“细君喜欢就好…”  

他有些汗颜,但还是认下了这个小名。  

毕竟虎头、铁头,总比小猪、黑臀来的好听多了吧…  

“阿耶,我能看看弟弟吗?”  

衣摆被小心拉拽,刘继隆低头看去,果然瞧见了刘必烈那怯生生的模样。  

“来看看吧。”  

刘继隆侧过身子,让他看了个清楚,结果他小脸皱成一团:“弟弟好难看啊…”  

“哈哈哈哈!”  

刘继隆被逗笑了,连忙打趣道:“你刚出生的时候,和弟弟现在这样子差不多。”  

“不会!”刘必烈斩钉截铁:“我长得比弟弟好看。”  

见他如此,刘继隆也不与他争辩,只是笑着逗了逗他,眼见封徽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这才轻手轻脚的走出拔步床,将刘木真递给了张嫂。  

张嫂将刘木真带去侧卧,而刘继隆则是抱起刘必烈,大步向外走去。  

“你娘累了,让她好好休息。”  

“嗯!”  

父子二人走出内堂,脚步加快往中堂走去。  

待他们赶来时,守在这里的高进达、崔恕、张昶、曹茂等人才松了一口气。  

父子二人如此,想来主母没出什么事情。  

“母子平安。”  

刘继隆瞧着四人紧张的样子,笑呵呵说出了结果,同时抱着刘必烈坐在主位。  

“节帅,这是西川三仙楼刚送来的消息。”  

崔恕起身递出一封书信,刘继隆将刘必烈放下,接过书信看了看。  

书信内容是崔铉抵达成都后的那些政策,其中影响到陇右的,便是崔铉募兵三万的消息了。  

以西川兵卒的军饷,还是能勉强养活五口人的。  

因此崔铉募兵三万,实际上是影响了十几万人。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西川逃入陇右的人口数量会下降。  

不过只要朝廷没有削减赋税,便会一直有百姓逃亡陇右,只是多少的问题罢了。  

“无碍,我们也需要消化消化。”  

刘继隆放下书信,而崔恕也接着说道:  

“尚摩鄢拿下了道邬城、打箭炉等处要道。”  

“加上大礼拿下大渡河以南的土地,尚摩鄢算是与大礼相邻了,并且还有两条商道。”  

“尚摩鄢没有派来书信,而是派人小心前来询问您,是否要与南诏联手进攻西川…”  

“暂时不必。”刘继隆开口否决,同时解释道:  

“近三年内逃入陇右的十几万百姓还没有属于自己的耕地,况且我们手中的铜钱也不足。”  

“尚摩鄢要是如今与南蛮联手攻入西川,我们即便想分食西川,却也没那么大胃口。”  

“告诉尚摩鄢,让他先好好安抚麾下番民,该放牧耕种的就放牧耕种。”  

“眼下他可以和大礼沟通互市,但不能结盟,更不能出兵西川。”  

刘继隆算了算时间,两年后的陇右,耕地应该突破一千万亩了。  

不仅如此,官仓内的粮食,差不多也能存到三百万石左右了。  

府库中的金银钱财,也差不多够陇右应对一些大事了。  

待这些都准备就绪,那时才是陇右入川掠夺人口资源的最佳时候。  

并且由于大礼和吐蕃的结盟,唐廷也不会贸然处置自己,自己届时又能安心发展几年。  

以自己即将二十九岁的年纪,再等几年,自己完全等得。  

刘邦似自己这般年纪时,可是还在跟着张耳在外做游侠呢。  

“节帅,临州第二批学子也快毕业了,您看看他们是继续下乡开荒,还是另有安排?”  

曹茂的声音将刘继隆唤醒,刘继隆也下意识看向了他。  

“下乡开荒是必须的,这是不容更改的。”  

“我之前就说过,这个制度不仅仅要保留,还要扩散到各个大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