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老谋深算(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俘虏的降卒…”  

高骈闻言眯了眯眼睛,冷声道:“我军大破段宗榜三万蛮军,甲首三千,俘蛮近万!”  

“这…”梁缵明白了,自家节帅并不准备留下降卒。  

可是前者甲首三千还好说,但后者呢?他去哪里俘虏一万蛮人?  

“节帅,这蛮人…”  

梁缵脸色不太好看,高骈却抬了抬下巴:“矩州、庄州、清州等县地界那么多蛮卒,不都是我们的降卒吗?”  

梁缵眼前一亮,当即作揖:“末将明了,谢节帅指点!”  

“走吧!”高骈调转马头,梁缵则是回头看向自己身旁的两名都将。  

不多时,高骈身后响起了叫骂与砍杀、求饶声,鲜血染红了这片大地,三千套染血的甲胄及垒砌的首级被运走。  

“驾!驾!”  

日暮过后,张璘依旧追击段榜成等十余骑,段榜成等人走走停停,连夜向北逃亡三十余里。  

张璘本想继续追击,奈何没有带足口粮,唯有向南撤去。  

相比较他,段榜成则是不断逃亡,在翌日清晨时,终于碰上了自家阿父的塘兵。  

又渴又饿的段榜成可谓狼狈,身旁仅剩三名精骑,每个人都被射成了刺猬。  

若非甲胄厚实,他们恐怕早就身死了。  

哪怕是段榜成本人,脱下甲胄后也浑身染血,二十余处箭伤令人胆寒。  

“大儿,你…”  

他被塘兵送往了后方中军处,段宗榜得知消息后,也大概猜到了矩州失守,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家大儿竟然伤成了这样。  

“阿哥,你…”  

此时的段榜成浑身是伤,箭伤结痂,看得尤为恐怖。  

“阿父,我丢了矩州…”  

段榜成试图起身行礼,但被段宗榜按住了。  

大礼段氏为西凉武威段氏南下后的大姓,尽管此时的段氏已经成为大礼的“白蛮”大族,但口语上依旧保持着汉晋的部分称呼。  

“无碍,矩州本来也让出去的,他们有多少兵马?”  

段宗榜安慰着自家大儿,段榜成也立马道:“两千精骑,均是西番大马!”  

“除此之外,还有一千马步兵,另外远处还有上万人。”  

“他们在渡乌蛮水,而我与这三千兵马交战,距离太远,看不清其中有多少民夫,多少兵马。”  

“只是从他们渡河方向来看,恐怕是要去清州城…”  

“好了!”段宗榜心疼看着自家负伤的大儿,安抚好他后,便转身走出营帐,深吸了口气。  

“大军将,清州退路被截断,我们恐怕…”  

两名将领忍不住开口,段宗榜也并未被冲昏头脑。  

杜元忠带着七千兵马,押送播州汉蛮撤回禄州后,他手中便只剩两万三千兵马了。  

如今自家大儿折损三千人,他麾下便只有两万兵马了。  

若是硬着头皮去进攻清州,倒也不是拿不下,但就是没有这个必要。  

黔江北道虽然难走,但也能顺利走到唐兴,直接走唐兴进攻大唐的朱提便是。  

哪怕他很想为自家大儿报仇,但也不能用两万兵马的性命做赌注。  

“改走黔江北道,另外派出轻骑,告诉杜清平官,警惕唐军入寇。”  

“是!”  

段宗榜将军令下发,随后便压着脾气返回了自己的牙帐。  

与此同时,高骈率军趁夜拿下清州城,将城内三千多土蛮打作南蛮,尽数俘虏。  

男蛮被斩首,女蛮被充作营妓,供将士发泄。  

是夜,清州城火光冲天,女人的惨叫声不断…  

翌日,段宗榜率军走黔江北道,而夷州的宋涯集结军队,趁机收复了空无一人的播州三县。  

捷报传往长安,送抵时,已经是八月下旬了。  

“高骈大破段宗榜,甲胄三千,俘蛮近万,收复矩州及黔领之地。”  

“宋涯、索勋收复播州,段宗榜退走黔水北道…大捷!大捷啊!”  

咸宁宫内,李漼听着宦官刚刚说罢的奏表,忍不住自傲起来。  

“以宋涯、高骈之才,攻入南蛮境内,也不过这几日吧?”  

面对他的自傲,裴休眉头微皱,白敏中更是站了出来,为其浇了一盆冷水。  

“陛下,段宗榜仓促撤退被袭,此乃高骈出人意料之举。”  

“虽说官军在黔中道取得了乌蛮水大捷,但矩州、播州等处百姓均被掠走。”  

“纵使二人再有才干,然黔中残破,无法供给钱粮,自然无法支撑他二人率军攻入南蛮境内。”  

“与之相同的,还有安南的王式。”  

白敏中话音说罢,蒋伸接着站出来作揖道:  

“陛下,以往黔中道及岭南道钱粮,大多靠剑南道及山南西道、江南西道转运。”  

“如今剑南道粮价骤涨,西川、东川钱粮不足,只能驻守,无法反击。”  

咸宁宫内身影,只剩下了裴休、白敏中、蒋伸三人,而令狐綯则是消失不见。  

几日前,李漼罢黜令狐綯,以其为宣武、义成、淮南等四镇节度使。  

昭义军节度使毕瑊被调京中任礼部尚书,朔方军节度使唐持被调任昭义节度使。  

会州并入朔方,以会宁节度使张直方为灵、武、会三州观察使,朔方军节度使,兵额七千人。  

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向刘继隆释放善意。  

毕竟张直方并不是什么将才,这点也能从他被赶出凉州,引起会州番乱可见。  

让这样一个人节制陇右沿边的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