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诸事皆顺(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您是担心南诏会作乱?”  

“嗯…”白敏中揉了揉眉心,随后叹气道:  

“南诏自掳掠成都工匠人口后,技艺便不输于朝廷,加之二十余年休养,国力增强。”  

“那南诏王丰祐正直壮年,颇有心计。”  

“眼下朝廷国库空虚,而南兵多不修兵戈。”  

“倘若丰祐作乱来犯,安南、黔中、剑南恐有兵祸,故此需早防。”  

白敏中的判断倒是没错,杨复恭听后也觉得很有道理,因此连忙颔首:“司空放心,下官必然会提醒魏相的。”  

“嗯!”白敏中颔首:“有你提醒,老夫就不担心了。”  

“至尊让某即日出发江陵,某不好逗留剑南,因此便只能把担子放在你肩头了。”  

“某明日出发江陵后,只能劳烦你多操劳些了。”  

“只留刘继隆那边,你将事情与魏申之说清楚,他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好了,事情便是这些,我也不好继续留你,你先去忙吧。”  

白敏中交代的很着急,杨复恭也知道他是担心牵扯到自己,因此起身朝廷作揖。  

“希望日后还能与司空共事。”  

“会有的。”  

二人寒暄几句,随后便见杨复恭退出了内堂。  

翌日,白敏中带着家仆数十人,在西川军二百精骑的护送下前往江陵任职。  

与此同时,同平章事的魏谟也走傥骆道南下剑南。  

刘继隆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三月末了。  

“荆南节度使,看来这些东西还不足以扳倒他啊。”  

陇右都护府正堂内,刘继隆看着手中情报,脸上表情严峻。  

堂内,高进达、张昶、崔恕、李商隐等人表情虽然不如他严峻,却也好不到哪去。  

荆南节度使管辖荆州、澧州、朗州、峡州、万州、归州等地,范围相当于后世湖北的荆州、宜昌和重庆万州一带,人口四五十万。  

从管民数百万的西川节度使徙往管民数十万的荆南节度使,是升是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白敏中被调走本是好事,可接替他的人是魏谟,这就成坏事了。”  

李商隐简单与众人说了魏谟的情报,众人听后表情凝重,反倒是刘继隆揉了揉眉头道:  

“过刚易折,更何况这魏谟常年在北方任职,如今又老迈,说不定适应不了剑南道的气候。”  

“好在阿翁那边暂时没有调入京中,加之白敏中事情落幕,我们也就能放开手脚从山南西道迁入人口了。”  

刘继隆还是比较乐观的,虽然他对这个魏谟没有什么印象,但他本来也就不指望剑南道能流入太多人口。  

他派俞从晖等人打探过,白敏中的骡军和马军已经编练好了,如今差的不过是精骑,而精骑对于西川军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刚需。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这档子事,白敏中也不会迁入太多人口给陇右,所以他才会施展计谋,把白敏中调走。  

白敏中一旦调走,以西川军那群虫豸的手段,那一万六千多精锐要不了多久,也会被他们带废的。  

这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魏谟虽然擅长谏言,可却不擅长领兵,与白敏中这种组织军队平叛的官员不同。  

白敏中在西川留任越久,刘继隆日后掠夺西川人口的计划就越困难。  

想到这里,刘继隆目光看向张昶:“廓州的事情如何了?”  

“回节帅,陈瑛和曹茂已经带兵接管廓州了,尚婢婢把汉口中善于制作的工匠给带走了,只留下了一万余六百汉口。”  

“此外,他们在磨禅川的洮河上游筑城,陈瑛派人打探过,城池不大,位于洮河河谷间,通体垒石,易守难攻。”  

张昶回禀刘继隆,而对此,刘继隆也并不意外。  

工匠不过数百人,尚婢婢带走也就算了,能留下一万汉口就足够。  

更何况有论恐热在草原被李骥突袭的例子在前,尚婢婢自然会选择更南边、更复杂的地形筑城。  

届时若是自己翻脸,尚婢婢和尚摩鄢也有足够的时间撤往多麦。  

想到这里,刘继隆开口道:“既然他迁徙到洮河上游,那就开放洮州和叠州市场给他。”  

“二十匹马换一套甲,亦或者换一百斤铁。”  

“其余的商货,就按照我们昔日在山丹与他互市时的价格继续贸易。”  

“他要是想成为多麦、维西之主,那就早点动手,先把磨禅川统一再说。”  

刘继隆话音落下,李商隐便接茬道:“节帅,若是此僚日后兵马强盛,伺机入寇我陇右,又该如何?”  

“他不敢…”刘继隆自信回应,随后目光放在案上。  

“更何况,有比陇右更富裕的地方等着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