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小人为谁(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片刻道:  

“我们收复鄯州在即,他们现在搞这一出,恐怕是要对河西下手了。”  

“节帅,我们怎么办?”高进达作揖询问,刘继隆皱眉道:  

“暂时不予理会,先把鄯州收复再说。”  

“此外派人告诉五泉的窦斌,让他派人绕过广武,前往凉州与张淮深联系,并把朝廷发给我们的圣旨带给张淮深,张淮深看了圣旨,自然会知道这件事因谁而起。”  

“是!”高进达应下,随后便安排人将消息传往五泉。  

众人都心照不宣的没有提及五泉的事情,因为五泉现在是陇右北上商贸的门户。  

要是把五泉让出去,河西就能直接威胁狄道了,而陈瑛辛苦开辟的灵陇商道也将再次阻碍。  

尽管这有些不道德,但现在确实不是归还五泉的好时候,更何况现在的问题不是五泉,而是广武乃至凉州。  

张淮深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丧失河西归义军的大好局面。  

不过众人不提,却不代表刘继隆不提。  

面对众人的沉默,刘继隆开口道:“五泉还是要还给张使君的,等我收复了鄯廓二州,张使君解决了此次危机,我们必然要归还五泉!”  

刘继隆话虽这么说,但实际上他并不看好张淮深能处理好这个局面。  

甘州回鹘和凉州嗢末既然在此前就入寇甘凉,那必然不会只入寇一次。  

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河西归义军恐怕没有那么大勇气在凉州继续僵持,要不然历史上的归义军也就不会在收复凉州后,与大唐所派天平军共治凉州了。  

张淮深若是被逼退回甘州,兰州自然与他无缘了,而凉州即便落入朝廷之手,也迟早会因为诸胡动乱而内乱。  

在自己解决鄯廓二州的问题后,自己就将面临无处发展的窘境。  

入主吐谷浑,先不提吐谷浑地区数十万番人的问题,单一个海拔问题,就能难倒他的后勤。  

与其在高原里搜山检海,还不如等凉州内乱,北上收复凉州。  

收复凉州后,自己也将在甘凉草原对付甘州回鹘与嗢末。  

对此,他倒是并不担心。  

河西军收拾不了甘州回鹘和凉州嗢末,是因为西边有土浑、安西回鹘人在牵制他们,使得近万兵力被留在瓜沙伊肃四镇。  

张淮深两次北征,也因为要留守兵力来防备赤水军而无法尽全力,但陇西军可不同。  

张淮深要是退回甘州,那西边的土浑、安西回鹘自有他们对付,所谓赤水军,刘继隆也有办法让他们滚蛋。  

把这些外在问题解决,剩下的可就不是北征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杜噶支和称勒这两人要是不西迁,自己没把他们打灭族都算自己无能。  

想到这一切,刘继隆心里也回想起了自己当下最重要的一件事。  

唯有把这件事情做好,自己才能在日后乱世中肆无忌惮的爆兵东进。  

“好了,事情交给你们,我先回大学了!”  

刘继隆起身便向外走去,高进达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作揖礼送他离去。  

与此同时,整个陇右也因为夏收即将到来而忙了起来。  

不过相比较陇右,会州的索勋却不在意这些,因为他知道,他很快将离开会州,奔赴更广阔的凉州。  

朝廷没有让他失望,四月初十这日,一支兵马从泾原方向开拔而来。  

“这就是朝廷新募的那两千关内道新卒?”  

“训练四个多月,也不过如此…”  

会州北部乌兰县门楼前,索勋眺望着远处行军而来的那两千新卒,嗤之以鼻。  

他的目光收敛,放到了北门外的会宁军身上。  

两千五百会宁军驻扎城外,甲胄鲜明,兵卒多健壮者,远超朝廷的那两千新卒。  

“使君…”  

索勋正满意自己麾下兵马时,身旁传来了州中长史的声音。  

“使君,会州兵马不过三千,您此次要带着两千五百人前往凉州,会州兵马是否太单薄了?”  

“嗯?”索勋疑惑出声,随后看向城内的百姓。  

会州多番人与胡杂,虽说索勋趁着关内道兵灾,吸纳了数千饥民,但不足三万人的会州,想要养活三千甲兵无疑十分吃力,更别提索勋还要向北司行贿了。  

这些钱粮度支,都是索勋从会州百姓身上盘剥压榨而来。  

会州的田赋、商税、杂税等项,早已成为会州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  

长史担心索勋带兵走后,会州百姓会趁机作乱。  

索勋闻言冷哼:“我此行离去,是为了总镇凉州。”  

“会州这边,你率甲兵与汉口持械巡街,我倒是要看看,哪个不长眼的番狗敢作乱!”  

他此话说的极为自信,毕竟五百甲兵及两千多汉丁,足够镇压那些杂胡与番人了。  

想到这里,索勋目光看向城外:“等朝廷的那两千新卒到了,我便率军渡河,驰往凉州。”  

“待我拿下凉州,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刘继隆这个小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