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鹿死谁手(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身旁,尤为轻松。  

只可惜他们开拔时已经是正午,因此行军不过三十里,便不得不停下扎营了。  

倒是在他们扎营的同时,被陇西军投石机强攻的陇西番军也得以缓了一口气,只是那城墙却变得更为残破了。  

“趁着天黑,点火把上去把城墙的豁口修好!”  

从城南匆匆赶回的蔺茹真将厉声下令,致使许多民夫不得不举着火把前往城头。  

他们用吊篮吊起一筐筐黏土,将黏土修补在城墙的豁口处。  

按照以往的经验,入夜之后陇西军就不会继续用投石机猛攻,因此他们才敢大胆的点燃火把照明。  

只是随着他们点燃火把,夜幕中再度响起了投石的呼啸声。  

“投石来了!快躲起来!”  

“趴下!!”  

百斤巨石砸在城墙、马道上,一瞬间哀嚎声不断,显然有人被砸伤了。  

只是这种场景下,没有人敢去救任何一个人,所有人都埋头往城下跑去。  

投石声接连响了一个时辰,直至把豁口处的火光砸灭,投石才停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但凡民夫敢上马道点燃火把修葺豁口,便会遭到投石的猛烈打击。  

蔺茹真将试图让民夫凭感觉修复,可黑灯瞎火的马道上根本找不到豁口在哪,更别提这些民夫大多患有夜盲症了。  

无奈之下,蔺茹真将只能让他们继续加筑内城墙的城墙厚度。  

只是经过一个白天的猛烈打击,内城墙上往里凹陷而炸裂的裂痕太宽,根本无法修复。  

蔺茹真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无可奈何。  

一夜匆匆过去,随着天色渐明,城外的陇西军再度操作起了投石机。  

这次,他们将投石机推进了五十步,距离城墙仅仅相隔五十步。  

二百斤巨石被抛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后,便沉重砸在了城墙上。  

“嘭”的沉闷声响起,但见一处豁口被砸塌,砂土倾斜城内。  

“瞄准那处豁口,今日只能打出一个可以强攻的豁口,别再拖下去了!”  

马背上,尚铎罗从容下令。  

在他的指挥下,五十台投石机对准了刚才那个被彻底砸开的豁口,不断的往那个方向进行抛石。  

沉闷的声音不断响起,那处豁口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扩大。  

期间蔺茹真将不断派人修补,可他们修补的速度,远不如五十台投石机破坏的速度快。  

“额啊!!”  

惨叫声从马道上传出,一些碎肉也从马道上落下,使得守城的番兵感到一阵寒意。  

鲜血沿着豁口流入城内,那些被强征派上去的民夫,大多都死在了修补马道的时候。  

眼看着豁口越来越大,甚至到了难以修补的程度,蔺茹真将只能攥紧腰间的刀柄,做好了固守的准备。  

在他做好准备的同时,城池南边的营盘却十分热闹。  

牧群、辎重及妇孺被转移到了渭河以南,所有人眼底都充满了迷茫。  

这种时候,秦渭官道上突然出现了两支轻骑。  

一支轻骑打着吐蕃的旌旗,一支轻骑打着大唐的三辰旗。  

番骑将唐骑拱卫其中,护着他们渡过渡桥,来到了陇西城南。  

“怎么回事?你们不是说可以坚守十日吗?怎么都退到了陇西?!”  

天雄军的旅帅质问番骑小节儿,小节儿闻言道:“我家乞利本会给你答复的!”  

闻言,天雄军派来的轻骑旅帅只能压下脾气,跟着小节儿前往牙帐。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牙帐坐落的地方,掀开帐帘便走了进去。  

“乞利本,这是秦州薛刺史派来的旅帅。”  

小节儿行礼过后介绍起了牙帐门前的天雄军旅帅,煎熬等待的鲁褥月听到小节儿的话,连忙起身道:“请进!”  

鲁褥月、尚延心毕竟是贵族出身,自然懂得一些官话。  

他们招呼旅帅走入帐内,随后问道:“薛刺史现在在哪?”  

“我军距离陇西已经不足四十里,但是在此之前,我想问清楚,三位节度使为什么败的那么快?”  

旅帅脸色不太好看,毕竟他们得到的消息,是渭州全境还在尚延心、鲁褥月手中。  

可是现在一看,他们都被刘继隆打到陇西,而且已经安排人渡河,这局面明显是守不住陇西,已经准备逃亡了。  

“这件事我会和薛刺史说,何况你也见到了,整个渭州的人口基本都在陇西,我现在就驱赶他们渡河。”  

“只要人在我们手上,渭州随时都可以收复!”  

鲁褥月这话,倒是有几分“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意味。  

尚延心和折逋讳就达不到他这种高度,因此两人还在纠结失地,幻想着依靠大唐来击败刘继隆。  

“你们要撤军?”  

旅帅听出了鲁褥月话里的意思,不由愕然道:“不过四十里的路程,顶多明早清晨就能抵达,你们连这点时间都守不住?”  

似乎为了验证他的话,牙帐外突然响起了马蹄声,随后一名精骑翻身下马,快步走入帐内行礼。  

“乞利本,北城墙已经被打出了豁口,刘继隆恐怕要开始强攻了!”  

“告诉蔺茹真将,带着所有人南撤,不用管陇西城了!”  

鲁褥月要保存实力,只有手里有足够的兵,他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让薛逵为他请表。  

死守陇西城,只会让他实力受损,远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