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血战渭水(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脑后,他们只知道再不跑就是死!  

少量临渭精骑眼见他们逃跑,纷纷跟着逃跑,而更多的临渭精骑却已经冲到了陇西精骑身后,试图调转马头二次冲锋。  

只是当他们看着己方大纛越来越远,他们立马就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勇气,就这样被刘继隆破坏,所有人都不顾阵脚的逃往渡口。  

“猪犬的家伙!贱奴!贱奴!”  

车阵豁口处,尚延心看着鲁褥月和折逋讳临阵脱逃,气得破口大骂。  

“乞利本,现在怎么办?!”  

蔺茹真将看着交缠一处的临渭、陇西精骑,将决定权交给了尚延心。  

“等大纛冲过来就堵上马车,管不了这么多了!”  

尚延心看着自己身旁的三百余下马精骑,眼神狠厉。  

“可渡口内的人还没撤走一半,我们如果现在走了,那他们怎么办?”  

蔺茹真将脸上错愕,目光看向了那拥堵的渡口。  

“叫人把他们挤开,我不管他们是死是活,我只要我活着!!”  

尚延心叫嚣着,而鲁褥月他们也在十几个呼吸后冲入了车阵之中。  

“堵上!!”  

尚延心声嘶力竭,蔺茹真将见状只能带头推动辎重车,试图将仅剩的豁口给堵上。  

眼看逃生的通道要被堵上,所有临渭精骑无不惊骇。  

他们发了疯的挥动马鞭,而追击阵中的刘继隆也见到了这一幕。  

他抖动缰绳,催动战马发起冲锋。  

霎时间,无数精骑撞在了已经堵上的豁口处,人仰马翻,不可计数。  

“堵上了!”  

尚延心松了一口气,却见一道黑影从外跃起。  

刘继隆纵马跃入车阵,落地间便左突右刺,挑倒数名甲兵,直奔尚延心而来。  

尚延心被吓得一动不动,最后还是蔺茹真将将其扑倒,这才躲过了刘继隆的致命一击。  

饶是如此,他的左臂依旧受创,鲜血流得半身都是。  

顾不得身上狼狈,反应过来的尚延心立马拔出腰间长刀,指着调转马头的刘继隆道:“杀了他!杀了刘继隆就能反败为胜!”  

一时间,逃入车阵之中的数百甲兵纷纷将目光投向刘继隆,而尚延心他们已经在下马搬开辎重车。  

“乞利本,快撤!”  

蔺茹真将心知车阵被破的后果是什么,连忙拽着尚延心往渡口逃去。  

“杀了他!杀了他我赏万贯!!”  

尚延心已经失了心疯,压根不想想自己连牧群和辎重都舍弃了,哪来的万贯铜钱。  

蔺茹真将拽着他上马,抓着马缰与数百精骑护送他前往渭河南岸。  

与此同时,尚铎罗他们摆开了辎重车,数百陇西精骑分作两部,一部招降车阵外的番兵,一部杀入车阵内,一边杀一边招降。  

鲁褥月三人将保护家眷的话抛之脑后,带着精骑挥舞兵器,将拥堵渡桥的番民劈砍、砸翻。  

一时间落下渡桥死者无算,那些无法渡桥的番民见状纷纷跪地投降,宁愿投降也不敢走渡桥被鲁褥月他们所杀。  

刘继隆没有冒失的渡桥,而是守在了渡桥北岸,以防有人破坏北岸渡桥。  

尚铎罗率人追了过来,试图追击去南岸,好在被刘继隆叫停。  

“他们的牧群和辎重都被抛下,去了襄武也撑不了几天。”  

“现在守住北岸渡桥,这群猪犬肯定会破坏南岸渡桥,守住这里才有修复的可能!”  

“末将领命!”尚铎罗反应过来,连忙带着几十名精骑守住渡桥,同时招降被遗弃在北岸的数千百姓。  

“把渡桥砍断,撤回襄武!”  

如刘继隆预料一般,鲁褥月他们渡河成功后,第一件事就是毁坏渡桥。  

随着几名番兵用斧头轮番劈砍,那横亘渭河的渡桥南端便失去了固定,在渭河上随河水冲动。  

“撤回襄武!”  

鲁褥月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队伍,只见上万人的队伍只剩三四千人,三人所部精骑更是只剩下六七百人。  

“襄武是守不住了,撤往陇西,给薛逵发急报!”  

鲁褥月很清楚失去渭源后,一马平川的襄武将无险可守。  

唯有地形狭长的陇西,才能让他们坚守到薛逵驰援的时候。  

一时间,鲁褥月和尚延心、折逋讳整顿部众,朝着襄武撤去。  

刘继隆他们站在北岸,只能看着他们狼狈撤离。  

眼见他们走远,刘继隆这才回头看向尚铎罗,扫视那被俘的五六千军民。  

“把甲兵的甲胄和军马取下,让他们拆卸马车,屠宰羊群来修复渡桥!”  

“末将领命!”  

随着刘继隆一声令下,尚铎罗立马带人修葺起了渡桥。  

从午后到黄昏,随着张昶带兵抵达渭源渡口,渡桥修葺的速度加快。  

趁着刘继隆他们修葺渡桥的时候,鲁褥月再次裹挟了襄武城的百姓逃亡陇西,并让鄣县兵马裹挟百姓前往陇西。  

整个渭州经过他这样迁徙,渭源、鄣县、襄武都成了空城。  

襄武到陇西不过三十里,鲁褥月裹挟着百姓连夜撤退,搬空了官仓和府库。  

他们在渡过二十里外的渭河后,再度破坏渡桥,以此拖延时间。  

时至午后,渡桥还没修复之前,被刘继隆派去运粮的陈靖崇、李骥二人陆续率领民夫和精骑抵达渭河北岸。  

“额…”  

“伤口渗血了,草药呢!!”  

民夫还在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