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长驱直入(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脱相的六旬老者,不等他开口,这老者便用那颤抖的声音,哽咽着诉说起自己的经历:  

“我的儿子是奴隶,阿爹是奴隶,耶耶也是奴隶…”  

“你们没来前,他们都被累死了,家里只剩下了我和两个孙娃娃。”  

“我想过带着他们逃跑,可那些逃跑的人都被抓了回来,被挂在城门上晒死。”  

“我不敢…我怕…”  

“现在你们来了,我们不用跑了,他们能活下来,能健健康康的活到长大!”  

他眼含热泪,粗糙而干瘦双手紧紧地抓着陈瑛的手。  

他身旁跟着两个瘦到露骨的娃娃,明明有五尺高,可看上去顶多只有五六十斤,瘦得渗人…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还有很多,此刻都在感激着陇西军的将士们。  

每当提及曾经,他们眼底都包含热泪,可一旦提起陇西军的到来,他们的眼中便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这是我们能拿出来的最好东西了,收下吧!”  

“收下!别走!”  

“别抛下我们,我们愿意帮你们种地…”  

许多人不知何时赶回家中,手里拿着家中积蓄已久的陈粮,亦或者发霉大半的野果和干菜。  

虽然已经发霉,可这却是他们能拿出最好的东西。  

他们将这些“珍贵”的礼物递给陇西军的将士们,眼里满是诚恳与感激,仿佛这是她所能报答的全部。  

“我们有军规,不能收百姓的东西!”  

“刺史说了,不拿百姓一粒米、一根线!”  

“别塞…你们这是让我们犯错误啊!”  

陇西军的军纪严格,面对百姓递来的礼物,将士们都在婉拒,捂紧了自己身上可以放上东西的地方。  

面对自己的礼物被婉拒时,狄道城的百姓十分着急,眼神中充满了不解和惶恐,仿佛遇到了生命中最大的难题。  

陇西军越守规矩,他们就越担心陇西军的将士会离开。  

眼见递不出礼物,他们便跪了下来,以磕头来表现自己的感激。  

狄道的孩童虽然年幼,可也知道眼前人和曾经狄道城内那些人的区别。  

眼见长辈跪下,他们也跟着跪下,小小的身躯用力地磕头,那迫切希望帮助到救命恩人的举动,让陇西军的将士们十分动容。  

“放心,我们不走!”  

“对,我们还要收复渭州,但临州也会有人驻守,我们以后不会走,那些番贼也不会再回来了!”  

“乡亲们都放心吧!”  

“我们不走…”  

将士们连忙扶起跪地的百姓,解释着他们不会离去,耐心安抚着他们。  

与此同时,被派去搜寻尚延心他们踪迹的塘骑也返回了衙门,挤开热情的百姓后,他们急匆匆小跑进入衙门内。  

“刺史,尚延心他们跑去渭州了!”  

一名塘骑校尉带着刚刚刺探到的消息走入衙门内,在他抵达后不久,前去检查官仓和府库的校尉也走了进来。  

“刺史,官仓空的能跑马,库里的文册也被搬空了,什么都不剩!”  

面对两名校尉一前一后传递而来的消息,刘继隆等人闻言纷纷皱眉。  

“大夏那边俘获了甲胄八百余套,几千石粮食和番兵、民夫四千四百余人。”  

“算算时间,长乐那边估计也被斛斯光拿下了,如此临州倒是在我们手上了。”  

尚铎罗缓了一口气,将局势解析过后看向刘继隆:“刺史,还追吗?”  

“追!”刘继隆斩钉截铁道:“趁着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必须收复渭州。”  

“大军休整一夜,留下五百披甲的五泉民夫驻守狄道,其余人向渭州进军!”  

刘继隆说罢,张昶却迟疑道:“可是我们也死伤了三百多人,现在能战的兵马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  

“凭借这点兵马,能收复渭州吗…”  

说到后面,张昶有些心虚,就连尚铎罗都颔首附和道:  

“尚延心他们起码还有近三千人马,况且从狄道往渭州的渭源进军,其中的高城岭地形比东谷也只能说稍好。”  

“哪怕拿下了高城岭,后面的渭源才是问题所在。”  

“渭州毕竟是陇上要冲、关中屏障,如果朝廷知道我们试图收复三州,必然会出兵阻拦。”  

“从秦州进攻渭州,可比从临州进攻渭州要轻松得多,更别提尚延心那厮还试图投靠唐廷了。”  

“我们若是短时间内拿不下渭州,那…”  

尚铎罗没有继续说下去,可刘继隆却猛然站了起来,目光扫视众人。  

他伸出手指向衙门外,悲戚道:“听听百姓们的声音,如果我们不救他们,还有谁能救他们?指望朝廷?!”  

话音落下,刘继隆拔出腰间横刀,立在身前,语气不容置否:  

“传我军令,明日卯时出兵渭州,另命斛斯光、李骥驻守临州,打造投石机送往前线!”  

请:llskw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