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延心疾走(2/3)
够胆,你们便率军出关!”刘继隆在关外不断挑衅着关内的番兵,小节儿牙关紧咬。“节儿…”“闭嘴!暂时不管他!”几名百户有意开口,却被小节儿呵斥闭上了嘴。关外的刘继隆眼见他们不出关,当即调转马头返回了阵中。“这群番兵见我在此,定然不敢出关。”“留我旌旗在此,中军驻跸此地,后军随我前往抱罕!”三言两语间,刘继隆做出了安排。他带着甲兵与民夫朝着抱罕赶去,而凤林关内的番兵却纹丝不动。自凤林关往抱罕而去,距离不过四十余里。随着太阳初升,抱罕城的奴隶也在番骑的监督下出城劳作。上万奴隶在数百番骑的监督下,开始大片大片的收割粮食。北有凤林关,南有凤林城,西有山岭,东有东谷…在这样安全的环境下,抱罕县的番骑毫无警惕,或者说是抱罕县的所有人都没有警惕之心。正因如此,尚铎罗所率精骑沿途四十余里畅通无阻。“嗡隆隆…”忽的,密集的马蹄声从北边传来,官道上的番骑纷纷朝北边看去,而奴隶们则是麻木的在田间收割粮食。“什么声音?”“马蹄声,不过这声音不像是几十匹马能发出的声音。”“是凤林关的乸讳?”“应该是…”一些番骑讨论着,都觉得是凤林关的骑兵在南下。只是在他们讨论的时候,远处的官道上出现了对于他们来说,十分陌生的旌旗。“三辰旗!”“是唐军!撤退!!”“哔哔——”哨声炸响,所有番骑纷纷朝着抱罕冲去,而奴隶们也争先恐后的跟上。即便已经有番骑解释了尚铎罗他们的身份,可奴隶们依旧盲从跟随番骑的身影。只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番骑们冲入抱罕后,反手便将城门关上,而城北数千奴隶则是望着紧闭的城门,麻木的眼神中竟然多了丝恐惧。他们转身向北边看去,却见北边的精骑乌泱一片,在北边一分为三,一支留在北边驻足,另外两支朝着东西城门冲去。抱罕城坐落于离水河谷左侧,自古有“离水丰沛则河州丰收”的谚语。离水丰沛时,河面宽二十余丈,而如今却只有三五丈,水位远远低于唐初所修建的水渠高度。饶是如此,抱罕却依旧靠着离水,在城外耕种了十数万亩作物。尚铎罗等人眼见这成片的作物,眼睛都快红了。“娘贼的,这群番贼连自己的百姓都不要了。”李骥红着眼睛道:“我带人去把这群百姓救回来,让他们帮我们收割粮食!”“好!”尚铎罗并不在意李骥所说的“番贼”字眼,而是全心盯着抱罕城外的粮食。陇西军开拔前便已经收割了五泉的粮食,饶是如此,也不过仅仅够他们吃到来年秋收。如今大军开拔,一路上消耗了不少粮食,五泉的粮食是肯定撑不到明年秋收了,而将士们的军饷也没有着落。正因如此,抱罕城外的粮食就是五泉军民撑到明年秋收的根本,就是将士们军饷的根本!很快,李骥率领百余精骑策马冲到抱罕城下。不用他威逼利诱,奴隶们便在他的吩咐下,跟着他向北走去,随后在他的招呼下收割粮食。这样的场景不仅仅出现在城北,还出现在城东和城西。“乞利本!乞利本!”“滚!!”抱罕衙门内,一名节儿急色匆匆的冲入内堂,不顾正在运动的尚延心,连忙跪着禀报道:“乞利本,唐军杀到城外,已经包围北门和东门、西门了!”“什么?!”得知唐军包围抱罕,尚延心立马收了脾气,连忙擦了擦身子,在女子的服侍下穿上衣服。“怎么会有唐军,凤林关的乸讳他们呢?!”“不清楚,城外的唐军有千余精骑,恐怕只是先锋。”二人一问一答,尚延心想也不想就系紧了衣服:“往凤林突围!”“是!”小节儿连忙应下,护送着尚延心向外走去。至于服侍尚延心的那女子,尚延心根本不予理会,直接将她抛弃。很快,围在衙门四周的精骑开始护卫尚延心向城南突围,根本没有守城的心思。他们的家人都在南边的凤林,对于舍弃抱罕没有半点负担。凤林关一旦被攻破,抱罕就成了易攻难守的地方,留在这里才是死路一条。陇西精骑虽然已经对抱罕四门合围,可各门所布置的精骑不过二百余人。面对尚延心上千精骑的突围,他们只能暂避锋芒,随后紧咬队伍,跟随他们朝凤林城而去。“尚刺史!尚延心走南门突围了!”精骑从东门疾驰而来,将尚延心突围的消息告诉了北门的尚铎罗。“什么?!”尚铎罗错愕,他没想到尚延心连守城都不守,竟然直接突围跑了。他对尚延心的印象还停留在五千精骑追杀他与尚婢婢的时候,那时候的尚延心自视甚高,除了论恐热,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现在怎么打都不打,直接带兵突围跑了?回过神来,尚铎罗连忙下令:“大军接管城池,令百姓加紧收割粮食!”“末将领命!”几名校尉、旅帅纷纷应下,而尚铎罗又看向李骥:“你派人把尚延心突围的消息告诉刺史,这厮估计跑去凤林县了。”“好!”李骥也没想到尚延心跑得这么快,毕竟两年前的尚延心,可是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物。尽管赢得莫名其妙,但收复抱罕城却成为了事实。率军赶路的刘继隆在半路从抱罕赶来的塘骑口中得知了尚延心突围的消息,于是令马成他们率军慢慢赶往抱罕城,而他则是策马赶赴抱罕城。抱罕城外成片的作物晃红了他的眼睛,但他更在意抱罕城的情况。随着他率领数十名精骑冲入抱罕城内,抱罕城内的情况不能说糟糕,只能说肮脏。粪便堆在街道各处,令人无处落脚。屋舍残破,道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