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故技重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  

张昶起身便去找人,不多时便将那小头人带来了。  

这小头人瞧见刘继隆便立马跪下,而刘继隆却拍拍他的肩膀把他拉起来。  

“你不用跪我,于你而言,我是你的敌人。”  

“不!您让我吃饱了肚子,吃饱了肉!”  

这小头人竟然感激的再度跪下,磕头道:“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多肉,是您让我知道了吃饱肉是种什么滋味!”  

说话间,他竟然隐隐啜泣起来,而刘继隆却沉默了。  

管理上百人的小头人竟然吃不饱肉,这听上去天方夜谭,可一想到吐蕃贵族对牧户们的盘剥,刘继隆也就想通了。  

但凡吐蕃的贵族能对下面的农户、牧户好一点,也不至于弄得百姓皆反。  

不过即便如此,刘继隆也没有轻易相信这小头人口中的话。  

只是于他而言,这小头人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都不重要。  

想到这里,刘继隆拍拍这小头人的两臂,再度将他拉起来。  

面对这啜泣的小头人,刘继隆颔首道:“我要你帮我一个忙。”  

“将军请说,只要您开口,我一定帮您!”  

小头人擦干眼泪,红着眼眶行礼。  

只是他不曾想到,刘继隆一开口便是:“我要你带着你的族人走回姑臧,告诉那里的守将,我明日还将入寇昌松,直到攻陷昌松城!”  

“您…我…”小头人被刘继隆说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止是他,就连旁边的尚铎罗等人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带着你的族人一起回姑臧,把这件事告诉守将,能做到吗?”  

刘继隆再次笑着询问小头人,小头人却直接跪下。  

“我听军中的鄯州兄弟说过,他们说山丹是一个好地方,我如果跟着回去,我和我的族人都将有自己的牧群,不用交沉重的牧税。”  

“我想和我的族人一起跟随将军去山丹,请您不要舍弃我们!”  

让刘继隆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小头人被鄯州军的兵卒三言两语说动了,竟然想着跟他回山丹。  

对此,刘继隆哭笑不得的再次将他扶起:“你如果相信我,那你就把消息带回姑臧,然后好好在姑臧生活。”  

“我答应你,两年内我会带兵收复姑臧,届时我会赐你千顷草场,牧群千头!”  

“在此期间,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在返回姑臧后把我说的话告诉姑臧的守将,然后继续为他们放牧就行。”  

刘继隆好赖话说尽,可小头人还是不情愿。  

好在刘继隆执意要他把消息带回姑臧,他这才点头同意返回姑臧。  

“你叫什么名字?”  

刘继隆询问他名字,他也行礼回答道:“我叫廓勒登!”  

“好,我记住你的姓名了,你也要记得我说的,按照我说的去做,不管他们问你什么,你都照实回答。”  

“总有一天我会收复姑臧,把我承诺的东西赏赐给你!”  

拍拍他的肩,刘继隆便让他带着族人前往姑臧。  

在返回姑臧的时候,廓勒登带着族人每走几十步就要停顿回头一次。  

直到他们渐渐隐没于黑暗中,刘继隆转身看向了尚铎罗等人。  

“折冲,您这收复人的手段真是厉害。”  

张昶乐呵呵的给刘继隆拍马屁,不过刘继隆却瞥了他们一眼。  

“不管是汉人还是番人,亦或者是回鹘人,只要是老百姓,求的无非就是一口吃的罢了。”  

“谁能让他们吃饱,谁能不折腾他们,他们就支持谁。”  

“我们都是被人压迫过来的,我希望你们别忘了自己曾经的经历。”  

“日后你们治理一城的时候,我不可能一直盯着你们,只希望你们凭着良心能少盘剥点百姓就行。”  

曾经的经历告诉刘继隆,是人都会变,没有人会保持一个心态和状态一辈子。  

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想法,和他家庭美满时的想法肯定不一样。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或者对于整个封建时代来说,老百姓过的好不好,全看现管的官员有没有良心。  

正如河西一样,吐蕃在河西执行的制度明明在时局安定后有所改善,百姓的日子相较曾经也过得好了许多。  

可随着地方的吐蕃贵族和官员们渐生贪婪,最终还是把河西百姓盘剥的不成样子,甚至压榨到户户为奴的程度。  

逻些城的那些贵族恐怕到现在都想不通,他们对河西的治理明明比之前已经宽松了很多,为什么河西还是会冒出像张议潮、张淮深、刘继隆这样的人来反抗他们。  

他们也想不到,他们派到河西的官员,到底用什么借口将河西盘剥的不成样子。  

官吏都有口,不同的是前者两张口,一张对上,一张对下,而吏只有一张口,却一口吃得下一个人。  

治理山丹以来,刘继隆的感触是越来越多。  

他能把山丹治理好,是因为山丹不大,他一个人也看得过来,知道哪里好,哪里坏,知道谁欺上瞒下,知道谁盘剥百姓…  

可随着需要他治理的地盘越来越大,他便会担心自己能否治理好一州数城,一道数十城之地。  

哪怕这一切都还没有着落,可他也渐渐感受到了肩头的担子。  

他承认他也想享受享受,可后世的教育总会时不时的提醒他,让他看看老百姓过的日子是什么日子,他自己是否用心。  

他不知道他这种心态还会持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