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总攻(1/4)
随机推荐:
对于一场强核级别文明的全面战争来说,不要说一颗小行星,哪怕是一颗矮行星,其上面所蕴藏的物资储量都算不得什么,完全不足以支撑。
但此刻关键问题在于,己方已经探明了蓝图克文明的物资储备,探测到了那颗庞大的飞星。
经过己方严密计算,己方采取此刻进攻恒星且强行起航的方案之后,蓝图克文明的物资储备并不足以支撑他们改变航向,展开追踪,并进行与己方的战争的。
正因如此,己方所执行的方案才会获得通过。
但…加上这颗小行星的话,蓝图克文明再省一点用,说不定就能支撑起一场与己方文明的战争了!
而,不要忘了,己方也并未完全完成物资储备,己方也是强行起航的!
真与蓝图克文明发生战争的话,己方物资还能剩下多少?
说不定都不够下一次减速了…
“不用太过担心,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只是区区一支分舰队而已,而这颗小行星的总质量达到了约6.5亿亿吨,就算是蓝图克文明的那颗飞星,巅峰时期的质量也仅有这颗小行星的十分之一不到。
这支分舰队不可能完成推动这颗小行星,并持续为之加速,最终赶上主舰队的任务的,不可能的…”
科学顾问的分析,让紫月文明高层们心中渐渐安稳了一点。
对,蓝图克文明不可能做到的,这大概率只是他们的一次阴谋,尝试借此事想要达成什么别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打包这颗小行星作为补给…
此刻,李青松的主舰队已经大致完成了转向,开始了再一次的加速。
因为距离过于遥远的缘故,与分舰队之间的超距通讯连接也已经断开。
但李青松仍旧能通过望远镜大致察觉到那颗小行星上面的状态。
他看到,在数亿名智慧生命工程师,和元始AI的通力协作之下,一座座属于小行星本土的工厂建造起来,一台又一台巨型发动机按照预定的位置,在小行星之上完成了安装与固定。
没错,李青松并不是想要通过这次行动来达成什么别的目的。他的真正目的就是此刻能清晰看到的那样,就是打包这颗小行星作为物资补充,没有丝毫阴谋,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原本李青松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哪怕他身为“克隆天灾”,拥有远超普通文明的工程力量,也完成不了。
因为主舰队一旦离开足够长的距离,超距通讯断开,李青松就根本无法将自己的力量延伸过去。
但此刻,智慧生命种族的存在,帮李青松解决了这个障碍。
完全无需李青松延伸任何工业力量,那些附庸种族的工程师便能自主执行任务。
原本就算调动一批智慧生命工程师过去也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
这项工程太过庞大,得调过去多少工程师才够用?
这也是普通文明无法执行这项任务的原因所在。
但这个障碍,在元始AI面前也被轻松解决。
元始AI可是融合了赤犬、神工两大AI的存在!这次任务之中,主要执行任务的其实是它,而不是那些工程师。
那些工程师仅仅是起到配合元始AI,为其提供生命智能罢了。
当然,这同样需要大量的智慧生命工程师参与。那么这便会引起第三个障碍。
对于普通文明来说,你调拨那么多工程师去执行这项任务,那么主舰队的建设任务还要不要做了?
飞船还要不要维修养护了?战争一打起来,新飞船还造不造了?工厂还运行不运行了?
毕竟一个普通文明内部,合格的工程师数量总归是有限的。
但这个障碍,对于李青松来说也完全不算什么。
我的主要工程力量来源于我自己的克隆体,那些智慧生命工程师仅仅只是辅助而已。
此刻将他们都派出去,对我主舰队的工程力量几乎造不成影响。
正是这种种因素结合,才让李青松做到了这普通文明无法想象的事情。
于是一段时间后,在紫月文明高层们那有些惊骇的视线之中,那颗小行星,动了。
它尾部喷射出了明亮的火焰,如同一条条长龙般,在浩瀚太空之中肆意挥舞,就像是一颗靠近了恒星的彗星一样。
但它此刻的速度可比彗星高出太多了。
在那众多巨型推进器的推进下,它直接挣脱了恒星的引力,然后开始以固定的,1.1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循着紫月舰队与李青舰队离去的方向,展开了追踪。
此刻的太空之中便呈现出了一抹奇景。
先是庞大的紫月文明主舰队在前,身后,李青松的主舰队紧追不舍。再其后,一颗庞大的小行星如同巨兽一般,同样死死追着两支舰队不放。
时间悄然流逝着,数年时间已经过去。
这时候,李青松的舰队的航速已经增加到了光速的85。
无法再增加了。再增加的话,脱离了适宜航速,不仅物资消耗量会大增,各种故障也会频繁爆发。
反倒是那颗小行星,其速度还在增加着。
它是由水冰、岩石等物质构成的,不怕损坏。
预计在大约二十年后,它便能追上李青松的主舰队,将自身蕴藏的补给送过去。
这一刻,紫月文明舰队的航速也差不多是光速的85。
但,他们的推进
对于一场强核级别文明的全面战争来说,不要说一颗小行星,哪怕是一颗矮行星,其上面所蕴藏的物资储量都算不得什么,完全不足以支撑。
但此刻关键问题在于,己方已经探明了蓝图克文明的物资储备,探测到了那颗庞大的飞星。
经过己方严密计算,己方采取此刻进攻恒星且强行起航的方案之后,蓝图克文明的物资储备并不足以支撑他们改变航向,展开追踪,并进行与己方的战争的。
正因如此,己方所执行的方案才会获得通过。
但…加上这颗小行星的话,蓝图克文明再省一点用,说不定就能支撑起一场与己方文明的战争了!
而,不要忘了,己方也并未完全完成物资储备,己方也是强行起航的!
真与蓝图克文明发生战争的话,己方物资还能剩下多少?
说不定都不够下一次减速了…
“不用太过担心,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只是区区一支分舰队而已,而这颗小行星的总质量达到了约6.5亿亿吨,就算是蓝图克文明的那颗飞星,巅峰时期的质量也仅有这颗小行星的十分之一不到。
这支分舰队不可能完成推动这颗小行星,并持续为之加速,最终赶上主舰队的任务的,不可能的…”
科学顾问的分析,让紫月文明高层们心中渐渐安稳了一点。
对,蓝图克文明不可能做到的,这大概率只是他们的一次阴谋,尝试借此事想要达成什么别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打包这颗小行星作为补给…
此刻,李青松的主舰队已经大致完成了转向,开始了再一次的加速。
因为距离过于遥远的缘故,与分舰队之间的超距通讯连接也已经断开。
但李青松仍旧能通过望远镜大致察觉到那颗小行星上面的状态。
他看到,在数亿名智慧生命工程师,和元始AI的通力协作之下,一座座属于小行星本土的工厂建造起来,一台又一台巨型发动机按照预定的位置,在小行星之上完成了安装与固定。
没错,李青松并不是想要通过这次行动来达成什么别的目的。他的真正目的就是此刻能清晰看到的那样,就是打包这颗小行星作为物资补充,没有丝毫阴谋,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原本李青松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哪怕他身为“克隆天灾”,拥有远超普通文明的工程力量,也完成不了。
因为主舰队一旦离开足够长的距离,超距通讯断开,李青松就根本无法将自己的力量延伸过去。
但此刻,智慧生命种族的存在,帮李青松解决了这个障碍。
完全无需李青松延伸任何工业力量,那些附庸种族的工程师便能自主执行任务。
原本就算调动一批智慧生命工程师过去也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
这项工程太过庞大,得调过去多少工程师才够用?
这也是普通文明无法执行这项任务的原因所在。
但这个障碍,在元始AI面前也被轻松解决。
元始AI可是融合了赤犬、神工两大AI的存在!这次任务之中,主要执行任务的其实是它,而不是那些工程师。
那些工程师仅仅是起到配合元始AI,为其提供生命智能罢了。
当然,这同样需要大量的智慧生命工程师参与。那么这便会引起第三个障碍。
对于普通文明来说,你调拨那么多工程师去执行这项任务,那么主舰队的建设任务还要不要做了?
飞船还要不要维修养护了?战争一打起来,新飞船还造不造了?工厂还运行不运行了?
毕竟一个普通文明内部,合格的工程师数量总归是有限的。
但这个障碍,对于李青松来说也完全不算什么。
我的主要工程力量来源于我自己的克隆体,那些智慧生命工程师仅仅只是辅助而已。
此刻将他们都派出去,对我主舰队的工程力量几乎造不成影响。
正是这种种因素结合,才让李青松做到了这普通文明无法想象的事情。
于是一段时间后,在紫月文明高层们那有些惊骇的视线之中,那颗小行星,动了。
它尾部喷射出了明亮的火焰,如同一条条长龙般,在浩瀚太空之中肆意挥舞,就像是一颗靠近了恒星的彗星一样。
但它此刻的速度可比彗星高出太多了。
在那众多巨型推进器的推进下,它直接挣脱了恒星的引力,然后开始以固定的,1.1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循着紫月舰队与李青舰队离去的方向,展开了追踪。
此刻的太空之中便呈现出了一抹奇景。
先是庞大的紫月文明主舰队在前,身后,李青松的主舰队紧追不舍。再其后,一颗庞大的小行星如同巨兽一般,同样死死追着两支舰队不放。
时间悄然流逝着,数年时间已经过去。
这时候,李青松的舰队的航速已经增加到了光速的85。
无法再增加了。再增加的话,脱离了适宜航速,不仅物资消耗量会大增,各种故障也会频繁爆发。
反倒是那颗小行星,其速度还在增加着。
它是由水冰、岩石等物质构成的,不怕损坏。
预计在大约二十年后,它便能追上李青松的主舰队,将自身蕴藏的补给送过去。
这一刻,紫月文明舰队的航速也差不多是光速的85。
但,他们的推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