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老夫领命(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种师道细致一看,便问:“你可是师中身边随着走动的那个提辖官?鲁达?是也不是?”  

鲁达已然从人群中起身走近前来,跪地就拜:“是我,是我啊!拜见老种经略相公!未想相公竟还记得我呢…”  

种师道忽然一口气叹来:“怎能不记得你啊,咱们还一同上过阵,你乃师中身旁亲卫提辖,上阵悍勇得紧,立过功,后来也听说你打杀了人,逃官司去了,原道是逃到京东入了军伍,老本行,不差不差,师中还与我说,就怕你做了贼寇去…如此,想来师中也安心了。”  

几语说来,故旧之情,不必多言,种师道与种师中的名望,那真也不是假的。  

倒是话语里说的有点尴尬,鲁达只管再磕头,泪水在脸,也道:“老相公,倒也真做过贼寇,后来从的军!老相公恕罪!”  

这是个老实人。  

苏武立马一语:“鲁达在京东从军之后啊,为国效死,战功赫赫,而今已然是密州兵马都总管,从五品的游击将军了。”  

种师道闻言点头:“不差,着实不差,我西军出来的汉子,没有孬种!快起来,落座落座,都是将军了,岂能与人随意来跪!”  

鲁达再磕头去,方才站起,也听话落座,还问一语:“小种经略相公近来可都好?”  

种师道点着头:“都好,好得紧,六十三四岁了,还能打马冲阵。”  

“那就好那就好…”鲁达连连点头。  

苏武此时再来说:“晚间,教鲁达往老相公军中去,想来故旧也多,便允他一夜不归营。”  

“多谢哥哥…”鲁达自是欣喜。  

种师道点着头:“那就说正事,且听苏帅来说。”  

苏武拱手一礼,便自开口:“便也是晚辈侥幸,着实侥幸,竟是能领得西北诸部强军,若是有不当之处,还望老相公当面指出,也好改正。”  

苏武说完,看向种师道,其实也是试探一下种师道这人好不好打交道。  

只听得种师道来答:“不说这客气话语,你的本事,老夫可听得太多,一路上来,更又再听了不知多少番,西北同僚,没有一个对你不是称赞有加,老夫知你善用兵事,只管行得军令来。”  

苏武拱手再礼:“老相公有知,此战,靠不上许多人,不外乎京东西北婺州三军可用,那位就是婺州王禀,也是善战。”  

王禀上前来礼,拜见一二。  

苏武继续说:“我之所念,便是旁处之军,皆不往前,就咱们在场之人,出雄州,直扑燕京去,其中还有一些事,只待稍后,可与老相公还有刘总管密谈一二,不与旁人知。”  

种师道点着头,也问:“那拢共是多少人马?”  

苏武一一来介绍:“京东军,此番来了三万,其中重骑有一千五百余,轻骑不满三千。婺州军来了一万五千步卒。西军各部来得不多,但加在一起,也有三万余人,如此来算,其实不少,八万余人也。”  

此番伐辽伐燕,显然军事实力不知大了多少。若是历史而言,京东军是没有的,婺州军也是没有的,真正可战之兵,西北各部来的三万余人,还要受各种掣肘。  

有今日之局,也不枉费苏武一直以来的慢慢筹谋筹划,不免也是奋力一搏了。  

种师道点着头:“不少,着实不少,甚至比预料之中要多出许多来。”  

刘延庆也道:“是啊,有如此强军八万之数,伐燕必可大胜。”  

满座之人,自都欣喜非常,眼神都聚焦在头前三人之上,兵强马壮,只待立功受赏。  

“燕京实不远也,不过归义,涿州,良乡三城,就到燕京。一路破城就是,若是时机正好之时,分兵突袭也不是不可,只看到时军情!”  

苏武先把大战略说一说。  

种师道便也点头来:“是该如此,并不是什么复杂之局,只看辽人如何应对,如此随机应变。且此地多是宽广,并不比西北都是山川,来去着实方便,但…”  

“老相公只管说就是,不免也是野战对垒之忧也…”苏武答着。  

种师道点头来:“是极,攻城许还不是主要,辽人多骑,如此开阔之地,野战对垒,着实不得不忧,我若是辽将,定以骑兵之利,拉扯缠绕,决胜野外。”  

“便是要议一议野战对垒之法,如何应对辽骑,还请老相公赐教一二。”苏武真是与种师道商量来去,并不装逼。  

也是苏武知道,真说起与精锐骑兵野战,苏武自己,其实毫无经验,只在学习与想象之中。  

而种师道与羌人党项人打了一辈子交道,大半个世纪,与精锐骑兵野战,他自经验丰富。  

种师道也当真就说:“与骑兵对垒,不外乎三事,阵型要立得住,游骑要盯得住,鏖战要拖得住。”  

“还请老相公细致说来。”苏武真是学生心态。  

“敌人骑兵冲来,军阵定不能乱,此看诸军之精锐也。敌骑若走,游骑一定要跟上,一定要随时察知敌人动向,如此可防备敌骑突袭。若是陷入苦战鏖战,那就定要想尽办法拖住他们,骑兵只要脚步一停,败之不难。”  

种师道慢慢来言。  

苏武也接话语:“老相公说的也是骑兵获胜之法。”  

“对,一事两面而已,便也只看苏帅你来挑选,中军谁来,左右谁来,我麾下游骑,最会跟敌,咱们各部,拢上一拢,重骑也有两三千,轻骑也有五六千,便还有反制之力。咱们论得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