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学士可是有何事要人相助?(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学士之意?请人来编个好集子,请父皇来坐坐?”  

“当是如此,不可辜负苏学士之好谋,只是请谁呢?”耿南仲也犯难,他面子可真不大。  

天子是何等大才,若是一些难以入耳之曲,岂不又白费了苏学士一番苦心?  

太子也皱眉:“咱请谁人来编集子?”  

耿南仲面色如便秘一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耿南仲也不是个巧妇。  

“苏学士脸面大,他乃易安居士座上宾,便是陛下也多称赞其才,不若…还请苏学士…”耿南仲也是真找不到办法了,不能真到市井里去寻那些词客来,那真是狗肉上不来正席。  

“如此…怕是叨扰!”太子其实也是好人,也怕麻烦人。  

“无奈了,既是苏学士谋定之策,再去一问,苏学士也当不会如何厌烦…”  

“好吧,那你去…”太子点着头。  

耿南仲又匆匆而去,那苏学士骑着快马,早已消失在街上,只管先去枢密院,枢密院里说苏学士刚刚离开,立马又去苏学士府邸,苏学士自也未归。  

苏武去了何处?去了军营,要交代人明日去接李清照。  

等了许久之后,苏武回来了,看到耿南仲在家门口等着,也是一惊,那耿南仲,也不知等了几个时辰,此时看去,哪里像个三品大员?真像个受委屈的小媳妇…  

只待来去一说。  

苏武哈哈大笑:“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请学士指点!”耿南仲大礼一拜。  

这耿南仲虽然不是个能上台面的人,但为太子奔走,倒也真算尽心尽力。  

苏武点头:“天子不喜老成辞藻,喜那意气风发之作,有一个太学生叫做陈东,正是此番太学魁首人物,一呼百应之辈,你自去寻他,他胸中有报国之大志,你自说是为太子选贤良,稍稍一提我名,他自明白过来,太学之中大才辈出,只管让他呼朋唤友,上门之坐!此,天作之合也!”  

年轻有冲劲的儒生,与来日要登基的太子,这岂不就是天作之合?  

只可惜,赵佶算长寿!哪怕受苦受难受折磨,心灵还受严重创伤,也能活五十四岁,若是不受这些身体与心灵的苦难,怕是六七十岁轻轻松松。  

苏武话语说得这么直白了,耿南仲岂能还会意不来,只管躬身大礼:“再谢学士之大恩!”  

赵桓与耿南仲,这对“主仆”,看来昔日过得实在是苦。  

苏武却叮嘱一语:“你也告诉陈东,太子府中,成文之物,只谈风月,也可稍稍明志,但万万不可妄议家国!你就说这话是我告诫他的,耿相公也要记住此语。”  

耿南仲连连点头:“定然铭记于心,万万不敢违背!”  

“去吧!”苏武一抬手。  

耿南仲大礼一拜,飞快去也,脚步轻快非常,曾几何时,每日唉声叹气,过得战战兢兢,陡然间,好似天高海阔,人也开朗了。  

便也想,此番回去,太子岂能不是大喜?  

果不其然,只待回去之后,与太子一番来说,太子忽然好似也神清气爽起来,口中直呼:“苏学士,果然喜我!”  

“岂能不喜?殿下,有苏学士如此尽心尽力,往后,许咱们当真不必多忧了…”耿南仲便也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陡然一轻。  

“明日,明日你就去见陈东!”太子似也急迫,也是他那爸爸,真没有爱。  

但要说没爱,其实也不然,否则何以如此安排一个苏武来。  

他那爸爸,许也不是没爱,是看不起人,看不起庸俗之辈,眼中只看高雅,太子,就是庸俗,不懂高雅,一天天像个土鳖!  

安排苏武来见,岂不也是在拯救太子?年岁相仿,交为好友,能不能学点高雅姿态?  

大早,耿南仲去太学寻陈东,自不必多言。  

这一手,连耿南仲都能看出其中高明,就这两日,清流行事当真不凡,清流之辈正当崛起,若是清流之辈以太子为中心,若真形成了这股子政治势力,耿南仲做梦都能笑醒…  

苏武之谋,岂不深远?  

苏武这边,正也接来李清照,往北正去出城。  

李清照之富裕,那是不可想象的…就说昔日赵明诚,为了研究编撰《金石录》,世间此类,什么贵重之物,他都想尽办法得到,研究这般考古,没有官方机构,只靠自身财力,其中花费,那是不可想象。  

李家是齐州(济南)大族,若是没有靖康之祸,没有金兵入寇,李清照之豪富,不知几何。  

即便有了靖康,李清照仓促南逃,身边带不得多少东西,即便如此,她也依旧豪富,不知多少人打她财产的主意,甚至来偷。  

历史上,李清照最后悲剧的二婚,也因财产而起。  

就看此时,苏武身边,那一车又一车,苏武不免也是惊叹不已,更何况齐州,还有李家不知多少产业。  

车队出了城,慢慢走,忽然李清照掀起车帘来,问了旁边骑马的苏武一语:“学士…可是有何事要人相助?”  

显然,李清照这话,憋了一路了,只待此时路上人少,才来发问。  

苏武看去李清照,还真别说,这女中豪杰李清照,可比耿南仲不知聪明了多少!  

(兄弟们,么么哒!月初月初,月初要票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