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新城,你来吧(1/4)
看得报捷之文,童贯已然就笑:“哈哈…快,着实是快!”
那唐恪也是震惊:“百万之贼,已然就剩下个小小新城,何以这般快速?”
童贯立马解释:“唐相公细看,战法得当也,谋略之道高明,人心之道拿捏,此苏武,已然大成!”
公文很长,事无巨细在说,诸般部署,诸般谋划,如何破城,如何拿人,其实,其中更重要的就是何人立了何功。
苏武是认真汇报,便也知道,捷报到得童贯这里,还要再润色一番,由童贯再发往东京。
只当当真看完,童贯连连在夸:“好,好得紧!”
一旁程浩,早已也凑到一旁在看,他显然也没看到其中详细,边看边说:“苏将军真乃当世名将也!”
“嘿嘿…”程浩笑来。
“战事要结束了,好啊…着实是好,战火一止,百姓安居,好得紧…”唐恪慢慢说着,似也深出一个大气去。
他来这杭州,显然也担忧,担忧战事反复,担忧杭州还是前线,担忧自己这官当不安宁…
童贯显然也知道,便笑着说:“如此,唐相公好好在杭州安心就是,却也还有一事要与唐相公托付一二…”
“枢相吩咐就是…”唐恪点头。
“苏武…嗯,我呢,在这杭州里还有一些产业,万请唐相公照拂一二。”童贯还微微拱手一礼。
“小事,小事尔…”唐恪点着头。
童贯显然也很满意,便道:“唐相公初到,我已然安排好了,州衙里里外外都重新布置了一番,人手也配得差不多了,唐相公就在这州衙里住下,那些行李都好好收拾一下,明日起,就开衙办差。”
童贯之手段,也可见一斑,便是这杭州府衙,本来已然空无一人,此时,童贯却已经把衙门里的大小吏员差人都配置齐了,唐恪一来,摊子已然就铺开,只管干活。
换句话说,这衙门里的人,里里外外,都是童贯之布置…
唐恪躬身一礼:“那下官就先去安置一下…”
“自去,辛苦!”童贯又是微微一拱手。
唐恪去了,童贯刚才那比较严肃的表情陡然就变,立马又是哈哈大笑:“好子卿,好子卿!此事做得当真漂亮!”
一旁程浩也笑意不止,也问:“枢相,这般大功劳,回京去,当升官加爵吧?”
“升官倒是不好升,但有一事,比升官还重要。”童贯脚步轻快走到条案之前。
“啊?枢相,还有比升官还重要的事啊?”程浩不解。
“那当然!”童贯已然执笔,却是看了看程浩,又把笔放下了。
程浩还在问:“枢相,那是什么事?”
“出身!”童贯一语。
程浩立马就懂,恍然大悟之间,更是笑得开心:“若是子卿当真能有个出身,那…那才真是前程似锦!”
“不多言,你来执笔,教你一样本事,好好学。我说,你写!”童贯抬手一挥。
程浩立马听话,落座一旁,摊开纸张,舔笔等候。
童贯慢慢开口来说:“臣童贯谨奏,请圣人安,臣得圣命,年初携十数万军南下讨逆,日夜兼程,夙夜忧叹,感念陛下垂爱之恩,未敢丝毫懈怠,自念以死报之,陛下神武昭彰,将士皆奋勇效死,终大破贼寇,勇擒逆首方腊于清溪,再叩陛下安…”
程浩自是奋笔疾书,听到此处,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需要学的东西,心中还在疑惑,只听童贯继续来说,慢慢说着…
忽然话锋一转:“于湖州城南,前锋将军苏武百死,以七千众,击逆贼十万之众,奋勇杀贼,更遭贼内外夹击,人心惶恐,败局已定,惟苏武孤胆以对,身先士卒,奋死再前,几番没于贼阵,险象环生,几番冲杀而出,苦战三个时辰,兵刃加身,大小伤几十处,依旧来去冲阵,终于击退逆贼,斩首四万三千余级,俘虏三万七千余贼…又再战,逆贼二十万再来…湖州城内一片死气沉沉,惟苏武…斩首七万三千余级…筑京观于城外,逆贼闻风丧胆…”
程浩懂了,原来是这个道理…
童贯慢慢在说,一场一场,慢慢润色,程浩陡然间感觉自己好似真的学会了…
再是杭州,再又是如何孤胆深入敌后,如何智计百出,如何奋勇当先…
一篇下来,洋洋洒洒万字不止…
写完还要重新誊抄一遍,程浩是痛苦的,但也是高兴的,这篇报捷之文到了天子面前,程浩都不敢想象苏武在天子面前,该是什么形象。
又是智计百出,又是百死敢战,又是体恤百姓,又是团结同僚,不知多少次艰难之中,还能振奋士气,不知多少次危难之时,更能力挽狂澜…
汇报工作,那真是一门学问,真得学!这案牍工作,其实也很辛苦。
童贯也是说得口干舌燥,哪怕誊抄之时,童贯也盯着看,时不时还要删改,遣词造句都要仔细琢磨,可见童贯对汇报工作的事情何等认真。
程浩更是频频起身,也是腰酸背痛,手也开始麻木…
程浩也有笑语:“这枢相可真不好当…”
童贯也来笑:“世间之事,都难,何其难也!”
这边,正战于案牍。
那边,新城,正战于城头。
只看得那城头之处,攀爬而上的军汉也是无数,却是哪里又有人真爬得上去?
自是那城头之上,抵抗之力着实不小,那邓元觉更是身先士卒,在城头到处来去,麾下军
那唐恪也是震惊:“百万之贼,已然就剩下个小小新城,何以这般快速?”
童贯立马解释:“唐相公细看,战法得当也,谋略之道高明,人心之道拿捏,此苏武,已然大成!”
公文很长,事无巨细在说,诸般部署,诸般谋划,如何破城,如何拿人,其实,其中更重要的就是何人立了何功。
苏武是认真汇报,便也知道,捷报到得童贯这里,还要再润色一番,由童贯再发往东京。
只当当真看完,童贯连连在夸:“好,好得紧!”
一旁程浩,早已也凑到一旁在看,他显然也没看到其中详细,边看边说:“苏将军真乃当世名将也!”
“嘿嘿…”程浩笑来。
“战事要结束了,好啊…着实是好,战火一止,百姓安居,好得紧…”唐恪慢慢说着,似也深出一个大气去。
他来这杭州,显然也担忧,担忧战事反复,担忧杭州还是前线,担忧自己这官当不安宁…
童贯显然也知道,便笑着说:“如此,唐相公好好在杭州安心就是,却也还有一事要与唐相公托付一二…”
“枢相吩咐就是…”唐恪点头。
“苏武…嗯,我呢,在这杭州里还有一些产业,万请唐相公照拂一二。”童贯还微微拱手一礼。
“小事,小事尔…”唐恪点着头。
童贯显然也很满意,便道:“唐相公初到,我已然安排好了,州衙里里外外都重新布置了一番,人手也配得差不多了,唐相公就在这州衙里住下,那些行李都好好收拾一下,明日起,就开衙办差。”
童贯之手段,也可见一斑,便是这杭州府衙,本来已然空无一人,此时,童贯却已经把衙门里的大小吏员差人都配置齐了,唐恪一来,摊子已然就铺开,只管干活。
换句话说,这衙门里的人,里里外外,都是童贯之布置…
唐恪躬身一礼:“那下官就先去安置一下…”
“自去,辛苦!”童贯又是微微一拱手。
唐恪去了,童贯刚才那比较严肃的表情陡然就变,立马又是哈哈大笑:“好子卿,好子卿!此事做得当真漂亮!”
一旁程浩也笑意不止,也问:“枢相,这般大功劳,回京去,当升官加爵吧?”
“升官倒是不好升,但有一事,比升官还重要。”童贯脚步轻快走到条案之前。
“啊?枢相,还有比升官还重要的事啊?”程浩不解。
“那当然!”童贯已然执笔,却是看了看程浩,又把笔放下了。
程浩还在问:“枢相,那是什么事?”
“出身!”童贯一语。
程浩立马就懂,恍然大悟之间,更是笑得开心:“若是子卿当真能有个出身,那…那才真是前程似锦!”
“不多言,你来执笔,教你一样本事,好好学。我说,你写!”童贯抬手一挥。
程浩立马听话,落座一旁,摊开纸张,舔笔等候。
童贯慢慢开口来说:“臣童贯谨奏,请圣人安,臣得圣命,年初携十数万军南下讨逆,日夜兼程,夙夜忧叹,感念陛下垂爱之恩,未敢丝毫懈怠,自念以死报之,陛下神武昭彰,将士皆奋勇效死,终大破贼寇,勇擒逆首方腊于清溪,再叩陛下安…”
程浩自是奋笔疾书,听到此处,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需要学的东西,心中还在疑惑,只听童贯继续来说,慢慢说着…
忽然话锋一转:“于湖州城南,前锋将军苏武百死,以七千众,击逆贼十万之众,奋勇杀贼,更遭贼内外夹击,人心惶恐,败局已定,惟苏武孤胆以对,身先士卒,奋死再前,几番没于贼阵,险象环生,几番冲杀而出,苦战三个时辰,兵刃加身,大小伤几十处,依旧来去冲阵,终于击退逆贼,斩首四万三千余级,俘虏三万七千余贼…又再战,逆贼二十万再来…湖州城内一片死气沉沉,惟苏武…斩首七万三千余级…筑京观于城外,逆贼闻风丧胆…”
程浩懂了,原来是这个道理…
童贯慢慢在说,一场一场,慢慢润色,程浩陡然间感觉自己好似真的学会了…
再是杭州,再又是如何孤胆深入敌后,如何智计百出,如何奋勇当先…
一篇下来,洋洋洒洒万字不止…
写完还要重新誊抄一遍,程浩是痛苦的,但也是高兴的,这篇报捷之文到了天子面前,程浩都不敢想象苏武在天子面前,该是什么形象。
又是智计百出,又是百死敢战,又是体恤百姓,又是团结同僚,不知多少次艰难之中,还能振奋士气,不知多少次危难之时,更能力挽狂澜…
汇报工作,那真是一门学问,真得学!这案牍工作,其实也很辛苦。
童贯也是说得口干舌燥,哪怕誊抄之时,童贯也盯着看,时不时还要删改,遣词造句都要仔细琢磨,可见童贯对汇报工作的事情何等认真。
程浩更是频频起身,也是腰酸背痛,手也开始麻木…
程浩也有笑语:“这枢相可真不好当…”
童贯也来笑:“世间之事,都难,何其难也!”
这边,正战于案牍。
那边,新城,正战于城头。
只看得那城头之处,攀爬而上的军汉也是无数,却是哪里又有人真爬得上去?
自是那城头之上,抵抗之力着实不小,那邓元觉更是身先士卒,在城头到处来去,麾下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