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但凡近前,全部斩杀(4/6)
候又不知那些官军会是什么情况。
若是梁山之人带着高俅说出什么劝说之语,那些官军该如何应对?
乃至…若是梁山之人带着人质出击,那些官军又如何应对?
便是苏武知道,此时高俅,已然就在梁山之上了。只管让那边先撤回来,至少那边还是成建制有军官的军队,不至于乱起来。
只是没有了高俅的军令,那些人怕是轻易不敢撤,只能让周昂跑一趟去了。
接下来,当是招安的戏码,梁山与高俅,要商议招安之事,还会把高俅放出来,但会把那闻焕章当人质留着。
闻焕章也信不过高俅,自己也要求生,便是他也有自己的人脉,他与当朝另外一个太尉宿元景是同窗,闻焕章帮着带着梁山之人入京联系几番,宿元景是宽厚之辈,这件招安之事,才有后续。
但也是这宿元景,立马转头就让宋江带着梁山众人去战场送死。
苏武坐在大帐里,想来想去,几件事,杀高俅,怎么杀?在那里杀?
梁山招安,怎么招,能不能让宿元景就这么招了?
眼前还有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又该怎么弄?这些天南地北来的军汉,若是不能安然回家,必是大乱。
苏武理一理头绪,接下来,最先要做的事,就是赶紧让程万里上书枢密院,上书朝廷,高俅大败,身陷贼巢。
还得多数几条高俅之败的原因,一条一条,要写得清清楚楚,便也是怕程万里写不清楚,所以程万里这奏疏,自是苏武要先来代笔。
反正,都是高俅各种乱来,导致大败,都是高俅的锅。
便是写好之后,招周昂丘岳二人来,也把许多回来的大小军将都招来,只看满场,一个个垂头丧气…
苏武先把奏疏给周昂丘岳二人来看,不为其他,就为两人签署大名,也为了众人都签署大名。
两人一看奏疏,倒也并不惊骇,只是起了一些犹豫。
但苏武话语简单:“二位,我这奏疏之上,没有一条是假,军中可有高俅带的歌舞伎者?高俅可有战前认真统军?可有战前视察过各部?可知晓军中诸般事情?可有与众多军将仔细商定战法?是不是高俅一人执意轻敌冒进?是不是高俅临阵之时胡乱指挥?”
奏疏又在各军将手中传阅。
苏武继续说:“此番,那高俅只怕已然喂了鱼虾,许多军将士卒,亲眼得见,不是作假,此时若不如此来言,尔等,岂不皆是大罪?”
苏武话音一落,再看众人,众人皆是面色有变,只因为苏武说得太对,一个人背锅,总好过所有人背锅。
苏武知道高俅十有八九是被梁山那水贼俘虏了去,宋江和吴用可舍不得杀高俅。
但眼前之人,定是都不知,只以为高俅当真喂了鱼虾,这事,就得趁着信息差立马来做,一旦高俅真活着,真回来了,这里哪些人敢多说一言?
苏武如此来做,不为其他,就为了高俅当真身败名裂,众“锅”所归,死的时候天子便少几分愤怒或者怜悯。
要让高俅死这件事的后果,不那么大。
乃至,还可以制造出某种假象,比如高太尉畏罪潜逃之类的话语…
只待奏疏传遍满场众人之后,再回到苏武手中,苏武提笔:“你们不签,我自来签,其中话语,没有一句是假,此番如此大败,尔等败得如此惨烈,岂能不在天子面前说几句真话?诸位之忠肝义胆,还往何处去用?”
说着,苏武抬笔就写下大名,一旁有张叔夜,张叔夜自也签名,因为苏武句句属实,并不捏造。
高俅之辈,罪责当诛!
再看众多军将,周昂上前来,叹息说道:“我自也署名其上,军中许多事,着实也看不过眼。”
这周昂,还真有几番不同,苏武看了看周昂,倒是记下了他。
周昂一签,丘岳也来,就看之后,排队而来,都在签名。
真要问,一个泼皮,何以成了殿帅?
眼前众人,皆是军将,哪个心中真觉得舒服?
高俅在殿前司那些事,没人去传,只道众人当真不知?一个小小教头之妻让高家衙内看上,便是家破人亡之局…
这般事,多了去了…
真当没有众怒?
更何况眼前利弊,高俅已死,罪责不在他身上,还能在谁身上?
待得众人签名完毕,苏武也不等候,速速派人直送东平府去。
苏武继续来说:“诸位勿忧,张相公也有话说。”
张叔夜起身来,左右看了看,先叹气,再开口:“高太尉一死,这战事便也打不下去了,好在,此番军中粮草皆还在,诸位军中也拢住了。但十三万大军在这济州之处,没有高太尉之权柄居中联系朝廷与各地州府,这粮草啊,怕是难以长久…”
“那就让我们回家…”不知谁人一喊。
“是啊,让我们回家去就是了…”
张叔夜就等这句话,如今这些人在济州,那真是瘟神一般,一个不慎就是大祸临头。
张叔夜更也知道,还靠这些人剿贼,那真是弥天大梦。
所以,这些人,那就是鸡肋与烫手山芋,越早走越好,反正一场大败,祸在高俅,溃兵自去,朝廷也说不得什么来。
张叔夜立马开口:“回家,也当有一个回家的章程,怎么回,谁带队,分拨多少粮草,如何回去…诸位,你们各部,都当有个章程上来才是。”
“给张路条
若是梁山之人带着高俅说出什么劝说之语,那些官军该如何应对?
乃至…若是梁山之人带着人质出击,那些官军又如何应对?
便是苏武知道,此时高俅,已然就在梁山之上了。只管让那边先撤回来,至少那边还是成建制有军官的军队,不至于乱起来。
只是没有了高俅的军令,那些人怕是轻易不敢撤,只能让周昂跑一趟去了。
接下来,当是招安的戏码,梁山与高俅,要商议招安之事,还会把高俅放出来,但会把那闻焕章当人质留着。
闻焕章也信不过高俅,自己也要求生,便是他也有自己的人脉,他与当朝另外一个太尉宿元景是同窗,闻焕章帮着带着梁山之人入京联系几番,宿元景是宽厚之辈,这件招安之事,才有后续。
但也是这宿元景,立马转头就让宋江带着梁山众人去战场送死。
苏武坐在大帐里,想来想去,几件事,杀高俅,怎么杀?在那里杀?
梁山招安,怎么招,能不能让宿元景就这么招了?
眼前还有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又该怎么弄?这些天南地北来的军汉,若是不能安然回家,必是大乱。
苏武理一理头绪,接下来,最先要做的事,就是赶紧让程万里上书枢密院,上书朝廷,高俅大败,身陷贼巢。
还得多数几条高俅之败的原因,一条一条,要写得清清楚楚,便也是怕程万里写不清楚,所以程万里这奏疏,自是苏武要先来代笔。
反正,都是高俅各种乱来,导致大败,都是高俅的锅。
便是写好之后,招周昂丘岳二人来,也把许多回来的大小军将都招来,只看满场,一个个垂头丧气…
苏武先把奏疏给周昂丘岳二人来看,不为其他,就为两人签署大名,也为了众人都签署大名。
两人一看奏疏,倒也并不惊骇,只是起了一些犹豫。
但苏武话语简单:“二位,我这奏疏之上,没有一条是假,军中可有高俅带的歌舞伎者?高俅可有战前认真统军?可有战前视察过各部?可知晓军中诸般事情?可有与众多军将仔细商定战法?是不是高俅一人执意轻敌冒进?是不是高俅临阵之时胡乱指挥?”
奏疏又在各军将手中传阅。
苏武继续说:“此番,那高俅只怕已然喂了鱼虾,许多军将士卒,亲眼得见,不是作假,此时若不如此来言,尔等,岂不皆是大罪?”
苏武话音一落,再看众人,众人皆是面色有变,只因为苏武说得太对,一个人背锅,总好过所有人背锅。
苏武知道高俅十有八九是被梁山那水贼俘虏了去,宋江和吴用可舍不得杀高俅。
但眼前之人,定是都不知,只以为高俅当真喂了鱼虾,这事,就得趁着信息差立马来做,一旦高俅真活着,真回来了,这里哪些人敢多说一言?
苏武如此来做,不为其他,就为了高俅当真身败名裂,众“锅”所归,死的时候天子便少几分愤怒或者怜悯。
要让高俅死这件事的后果,不那么大。
乃至,还可以制造出某种假象,比如高太尉畏罪潜逃之类的话语…
只待奏疏传遍满场众人之后,再回到苏武手中,苏武提笔:“你们不签,我自来签,其中话语,没有一句是假,此番如此大败,尔等败得如此惨烈,岂能不在天子面前说几句真话?诸位之忠肝义胆,还往何处去用?”
说着,苏武抬笔就写下大名,一旁有张叔夜,张叔夜自也签名,因为苏武句句属实,并不捏造。
高俅之辈,罪责当诛!
再看众多军将,周昂上前来,叹息说道:“我自也署名其上,军中许多事,着实也看不过眼。”
这周昂,还真有几番不同,苏武看了看周昂,倒是记下了他。
周昂一签,丘岳也来,就看之后,排队而来,都在签名。
真要问,一个泼皮,何以成了殿帅?
眼前众人,皆是军将,哪个心中真觉得舒服?
高俅在殿前司那些事,没人去传,只道众人当真不知?一个小小教头之妻让高家衙内看上,便是家破人亡之局…
这般事,多了去了…
真当没有众怒?
更何况眼前利弊,高俅已死,罪责不在他身上,还能在谁身上?
待得众人签名完毕,苏武也不等候,速速派人直送东平府去。
苏武继续来说:“诸位勿忧,张相公也有话说。”
张叔夜起身来,左右看了看,先叹气,再开口:“高太尉一死,这战事便也打不下去了,好在,此番军中粮草皆还在,诸位军中也拢住了。但十三万大军在这济州之处,没有高太尉之权柄居中联系朝廷与各地州府,这粮草啊,怕是难以长久…”
“那就让我们回家…”不知谁人一喊。
“是啊,让我们回家去就是了…”
张叔夜就等这句话,如今这些人在济州,那真是瘟神一般,一个不慎就是大祸临头。
张叔夜更也知道,还靠这些人剿贼,那真是弥天大梦。
所以,这些人,那就是鸡肋与烫手山芋,越早走越好,反正一场大败,祸在高俅,溃兵自去,朝廷也说不得什么来。
张叔夜立马开口:“回家,也当有一个回家的章程,怎么回,谁带队,分拨多少粮草,如何回去…诸位,你们各部,都当有个章程上来才是。”
“给张路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