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他妈婢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衙门里出来,衙门口还有一些人没走,见得苏武出来,一个个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苏武。  

苏武也被看得一愣一愣的,这奇怪的眼神表情,他还真感受不到是什么情绪与感情。  

苏武只抬手打个招呼:“诸位,散了去吧…”  

说着便也着急出门去,武松与董坚相随,要去做一件事,买房,买家具,买个能做饭的厨娘。  

这些事,都要去找牙人,自己去寻,费时费力。  

哪里有牙人呢?  

自是武大郎家隔壁小茶楼的王婆,也是故事里那个撮合西门庆与潘金莲的王婆。  

“哎呀喂,这不是苏都头吗?老身还说怎么家中有喜鹊在叫呢,原来是苏都头今日要上门来,快坐快坐,老身亲自沏好茶。”  

王婆,一个牙尖嘴利浑圆敦实的老泼妇,说起话来眉飞色舞。  

苏都头自也没什么好脸色,只说:“典一间临街的屋,再寻个伺候人的小娘,要多会几样饭菜的…”  

“诶呦,这般大的买卖呢?那都头可是寻对人了,都头吃茶,这事到得老身这里,那不是手到擒来吗?只消待得老身出门片刻,先带都头去看屋,再带都头去看伺候人的小娘。”  

王婆是真没想到今日会有这般大生意上门来,高兴得手舞足蹈。  

“你速去速归就是。”苏武摆摆手。  

王婆把茶水摆好,马上出门去。  

苏武便又看武松:“二郎啊,我那老屋,旧是旧了些,但也不算太差,你若是要搬出来住,便送与你住,如何?”  

武松摇摇头:“哥哥美意,只是我这刚刚团圆,自不好与兄长分家的…”  

苏武只笑了笑,这事吧,既然说出口了,那必然就是武松有所需。  

要不得几日,武松就得搬出来住了,原因就是他家那嫂嫂潘金莲,如狼似虎吓人,武松感受一回之后就得远远躲着了,就要找地方住了。  

“嗯,你只记下,愿住就去,不愿罢了。”苏武点着头。  

却也看了看隔壁武大郎的家,不免认真在想这件事到底该如何解决?  

难道真就看着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发生?  

看一看当面武松,再想想大早上为弟弟用心良苦,特意给自己送炊饼的武大郎。  

这对兄弟,着实命苦,兄弟感情,更是感人肺腑。  

本也是得了武松的机缘,此番也该回个情分,如此,心中无亏。  

西门庆与潘金莲的事,便不能发生。  

再看看隔壁,苏武打定主意了,看来动作还要快一些才是,先把西门庆搞定。  

至于潘金莲,若无人真正费心费力从中挑拨引诱,她还真不一定有那份天大的胆子。  

这个王婆也是个祸患,她就是那个主要的挑拨引诱之人,暗地里她也不知做了多少这种伤天害理的事。  

这边,苏武在等房屋信息。  

云理万在府中,正是大发雷霆:“岂有此理,一个小小都头,也敢如此欺辱本将!”  

西门庆在一旁:“参军,我却是觉得这事吧,那知县怕也有授意,就怕那知县护着苏武。”  

“孟义那厮,本属泥鳅的,他当不曾有何授意,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云理万倒也门清。  

“这就好这就好,还怕那知县护着他呢,没有知县护着,苏武算个什么东西。”西门庆心中一松,早已是咬牙切齿。  

西门庆是有钱,但此时并不十分豪富,五百贯对他来说着实也是一笔巨款,岂能不心疼?  

西门庆真正的豪富,还需要未来的几番机缘,原始积累主要还是靠女人。  

“你有什么主意没有?”云理万问西门庆。  

西门庆立马点头:“不知参军麾下,可有那身强体壮身手不凡之辈?”  

“嗯?”云理万疑问。  

“主要是那苏武啊,还真有几分武艺在身,以往不曾显露,只以为他是个身强体壮罢了,如今才知他身手不凡,他身边还有一个大汉,还不知叫什么名,也是武艺高强,要对付起来,一般人还真不是对手。”  

西门庆答得很认真,已然就是在绞尽脑汁想计策。  

“武艺高强?有多强?”云理万也是习武之人,麾下军汉也有四五百号。  

便是一营厢军兵马之数,至于这四五百号多少是空饷,唯有云理万自己知道了。  

“寻常十几个人,近不得身。”西门庆答着。  

云理万便是面色一沉:“这般身手?倒是麻烦。”  

可见那几百号厢军之中,还真的拔不出来高个子,大宋朝武备废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西门庆也是面色一沉。  

却是云理万立马又说:“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只待本将一封书信去东平府,既然江湖事,那就江湖了,请个人来,定把苏武打个手断脚折。”  

江湖事江湖了,主要也是如今局面,报仇之事还真只能暗地里来,明面上还真不好动那县衙都头苏武。  

“那人可靠得住?”西门庆问道。  

“此人身长近丈,腰阔数围,一身好武艺,江湖盗匪出身,而今私下里也做私贩马匹营生,以往在东平府结交此人,只要给得足够银钱,他自办得妥妥当当,他麾下也还有一批好手,杀人越货也不在话下。”  

云理万也还真有路子。  

“何人如此了得?”西门庆问。  

“倒是有个江湖诨号,唤作‘险道神’,名叫郁保四。”云理万答着,既然说到这里了,这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