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章 各自封王凯旋消息,震动天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朔西征之时,看到沙漠会想如何保证大军水源,看到群山会考虑有没有伏兵,看到丘陵会考虑对骑兵速度的影响,看到大河会考虑要不要加几座浮桥…对路上的风景没什么感触。  

但这次回军之时,心情放松,一路上的感受大有不同。  

从乞瓦(基辅)向东出发,辽阔的乌克兰平原延伸至天际,农田仅仅沿着河流分布,郁郁葱葱的橡树林星罗棋布,还未开垦的土地连绵成大片的草原。  

高加索山谷中,溪水潺潺在卵石间蜿蜒,倒映着赭红色岩壁上的冷杉林影。  

阿塞拜疆的丘陵起伏如波浪,石榴树绽开深红的花苞,橄榄林在石砌梯田间投下蛛网般的影子。  

万里江山如画,都已经被自己征服,这种感觉让赵朔感觉快意异常。  

事实上,别说赵朔了,他麾下的大军看着一路上的美景,想到自己参加了如此远征,征服了如此广大而美丽的土地,都感觉眼光比当初窝在家乡时不知高了多少倍,当初自己的那些苦恼简直完全不值一提,心中豪情万丈。  

大军继续前进,进入花剌子模境内。  

他们一边行军,一边将储备在各大城的布帛、铜钱、粮食以及私人女奴带走。  

私人女奴肯定要带回家乡的,高等级的布帛是能当金银用的,也要带回去。  

但铜钱和低价值的布帛、大多数的粮食,会和以后驻守在赵朔封国的战友交换,换成金银珠宝高等级布帛等更方便携带的物资。  

大军到了呼罗珊地区的时候,海日格赶紧带着留守的色目各旗千户、当地重要的地方官员前来拜见。  

当初赵朔在可疾云城,救的那个巴士拉埃米尔国使者、巴士拉香料行会首席法官哈桑.本.拉麦德也到了,带来了八十匹萨克拉维马。  

赵朔首先接见海日格,将自己对日后封国的安排详细说明了一下。  

色目正黑旗、镶黑旗、镶红旗三个万户留在呼罗珊,由正黑旗万户史怀德负责。  

色目正蓝旗,正黄旗、镶蓝旗三个万户留在阿富汗,由正蓝旗万户李全负责。  

色目正红旗两个万户,驻扎在阿富汗以南印度河以北的那片区域,也就是南亚西北部,自然由正红旗旗主武仙负责。  

海日格率领飞鹰军也驻在南亚西北部,全权负责呼罗珊、阿富汗、南亚西北部的军政事务。如果觉得南亚西北部太热,草原战士难以适应。海日格可以向北移动一些,驻军阿富汗的八鲁湾草原。  

当然了,这只是个大致的安排,南亚西北部那片地,还得经过铁木真的确认。  

现在赵朔只会在呼罗珊留下五个色目万户,海日格以及其他色目万户会和赵朔一起去撒马尔罕,和铁木真汇合。  

“愿为驸马效死!”  

海日格听完了,向赵朔重重叩首。  

他比赵朔小上三岁,论起军事才能,不在当世名将木华黎、速不台等人之下。只是崭露头角的时间太晚,蒙古分封世袭千户之时,他才是一个普通百户。  

如果是在别人的手下,百户长的官职就是海日格这辈子的天花板了,永远无法突破。  

也就是在赵朔麾下,海日格才有机会领了飞鹰军。  

飞鹰军原本有一千人,海日格相当于一个千户长,已经心满意足。  

后来飞鹰军扩充到两千人,海日格的权势已经大大超出了他原本的最大期望。  

后来,赵朔让海日格留守呼罗珊,将一个行省的军政大权交给了他,海日格更是做梦都没想到。  

现在赵朔又将三个行省的军政大权交给了他!  

当然了,那些色目万户长都是跟赵朔说得上话的,海日格不可能如臂使指。都是驸马的人,效忠的是驸马,海日格和他们只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真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只能是赵朔做出裁决,海日格不可能凭着官职强压。  

但是,这毕竟是三个行省的军政大权啊!  

能坐上如此高位,海日格觉得哪怕马上为赵朔战死,这辈子都值了!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海日格虽然没有听过汉人这句话,但心中已经升起了类似的情绪。  

赵朔见完海日格后,又见了那些呼罗珊当地的官员。  

当初向赵朔献上大马士革钢的扎尔杜什特也在其中,他已经被任命为巴里黑城的副督,协助赵朔任命的汉人总督处理巴里黑城的事务。  

巴里黑城既是呼罗珊现在最繁华的城市,又是琐罗亚斯德教的总坛所在。  

如今不仅扎尔杜什特的家族更加兴旺发达,而且琐罗亚斯德教已经在波斯复兴,几乎和真神教分庭抗礼。扎尔杜什特也作为琐罗亚斯德教的英雄,成了该教最有权势的十二个“玛古斯”之一。  

琐罗亚斯德教是没有“教主”这一职位的,也没有“圣女”。  

所有重大教务,由十二名“玛古斯”商议后决定。  

扎尔杜什特觉得,当初远赴蒙古草原,和驸马赵朔攀上关系,真是这辈子最为正确的决定。  

另外,琐罗亚斯德教虽然没有“圣女”,但美女还是不少的。  

扎尔杜什特这次来见赵朔,特意献上了另外一个“玛古斯”的女儿,名叫妮露珊。此女年方十七岁,身形高挑,肌肤雪白,秀美绝伦,不仅美丽的名声传遍了巴里黑,还被誉为“琐罗亚斯德教第一美人”。  

赵朔也就笑纳了,今天晚上再看看,这个妮露珊是不是有扎尔杜什特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