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章 签军和俘虏都这么强?女王献身(1/4)
眨眼间,就是七日之后,蒙古军竖起了红帐篷。
赵朔站在点将台上,面色冷峻地向帖必力思城望去。
此城城墙高三丈,方圆九里,城墙包砖,有四座城门,城门上包着厚厚的铁皮。城外引阿吉河之水形成了四面环绕的护城河。
护城河宽两丈,深一丈。
护城河和城墙之间,是一片三丈长的空地,密布尖石,阻碍大型云梯或者攻城塔的前进。
的确称得上易守难攻。
不过,那又怎么样?
赵朔攻打过的坚城实在是太多了,有周长近四十里,还有四座子城的金中都。还有,比金中都小不了多少,周围还围着四道壕沟的撒马尔干。乃至于,用石头筑造,城墙高过四丈的可疾云城。
这座帖必力思城,完全不放在他的眼中。
事实上,赵朔现在正在考虑的,不是眼前的帖必力思城,而是正在他身后侍立的,花剌子模正红旗万户,签军指挥使武仙。
武仙任签军指挥使,屡立战功,已经数次在战功评定会上,评为第三等战功了。花剌子模八旗现在有五个万户,其他四个万户的战功,完全无法与武仙相提并论。
待平定完花剌子模后,赵朔肯定会回军华夏的。
那么,封国内的军事,是不是交给武仙抓总呢?
武仙的才干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其人桀骜不驯,天生不愿居于人下。现在武仙麾下汉军将士的家眷都在中原,赵朔丝毫不用担心他的忠诚。但以后,这些汉军将士的家眷,肯定会迁来花剌子模的。
到了那时候,天高皇帝远,赵朔如何确保武仙的忠诚呢?
还是说,在花剌子模留下一个蒙古千户抓总?
比如把飞鹰军的海日格,留在花剌子模,主管赵朔封国内的军事,为花剌子模八旗的顶头上司。
武仙加封为花剌子模正红旗旗主,给他麾下增加一个万户,也足以酬他的战功了。
“驸马,时辰到了。”
武仙可不知道,现在赵朔正在考虑他新的职司,恭敬地提醒道:“是不是,现在开始攻城?”
“嗯,开始吧。”
“是!”
武仙得令,下了点将台,骑马向着早已整装待发的签军队列飞驰而来。
“长箭远攻,短箭督战,未选中者填护城河!”
啪!啪!
武仙人还未到,就将早已准备好的一长一短两支羽箭扔出。
他麾下十名签军万户长答应一声,纵身而起,齐齐去抢那一长一短两支羽箭。
当初在呼罗珊地区,因为要组建花剌子模八旗,武仙对签军给予了一定的优待,既分给他们一定比例的战利品,又组织攻城敢死队,有利于悍勇敢战之人脱颖而出。
但是,现在这十万签军,大部分是阿塞拜疆人,就完全没有这些优待了。
只是给了他们回家以及立下大功可以抬旗的允诺而已。
而且,为了更加多的压榨签军的潜力,武仙又有了一项新的发明——剃发。
所有签军都要剃去右鬓,形成明显标识,和蒙古军,乃至于当地的军民百姓完全区分开来。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其一,波斯当地的风俗,是将奴隶的右额上烙上印迹。武仙受这个风俗启发,将签军全部剃去右鬓。
如此以来,就给这些签军们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他们的脑袋已经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蒙古军。只有奋力作战,才能赎回自己的脑袋,恢复自由。
其二,个别签军如果逃亡,非常不规则的发型,实在是太显眼了,很容易被抓回来砍了脑袋。而且,即便成功逃走了又怎么样?谁不知道,签军染了无数同族人的血?很可能被族人直接杀死。
倒是他们统一被放回去的时候,人多势众,或者头发已经长好,还能继续活命。
其三,就是分辨敌我了。
签军又没有统一的服装,在残酷的巷战中,容易被蒙古军误伤。原来武仙采取的措施,是让签军每人左臂上裹上一块红布,与敌军进行区别。但是,这红布太容易被敌军模仿。
现在,签军既剃了右鬓,又在左臂上绑了红布,就完全解决了分辨敌我的问题。
不得不说,武仙真是个整理乱军的人才,不断推陈出新,压榨着签军的潜力。
今天,这十万签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将那宽两丈,深一丈的护城河,填出至少一里的长度。
轰轰轰蒙古军的抛石车发出轰鸣,揭开了此战的序幕。
无数十二斤的重的石块,向着帖必力思城砸落。在这些石块之中,还夹杂着一些装着希腊火的陶罐。
随着阵阵碎裂声,陶罐破裂,希腊火的液体,或者溅射到守城的军士、军械上,或者流淌在城墙上,
嗖嗖嗖!
八百具三弓床弩,同时发威!
五千六百支绑着燃烧棉布的一枪三剑箭,向着帖必力思城发射。
一部分一枪三剑箭的目标,是城墙上的抛石车。
一部分一枪三剑箭的目标,却是刚才那些陶罐的砸落之地。
只在顷刻间,一片大火冲天而起。
中亚地区多石油,帖必力思城的城墙上,早就预备着众多的火油筒、火油瓶等物。
这片大火又迅速将那些火油筒、火油瓶引燃。
甚至引燃刚才那些士兵乃至于军械上的沾染的希腊火液体。
只在顷刻间,帖必力思城城楼上就浓烟滚滚、烈
赵朔站在点将台上,面色冷峻地向帖必力思城望去。
此城城墙高三丈,方圆九里,城墙包砖,有四座城门,城门上包着厚厚的铁皮。城外引阿吉河之水形成了四面环绕的护城河。
护城河宽两丈,深一丈。
护城河和城墙之间,是一片三丈长的空地,密布尖石,阻碍大型云梯或者攻城塔的前进。
的确称得上易守难攻。
不过,那又怎么样?
赵朔攻打过的坚城实在是太多了,有周长近四十里,还有四座子城的金中都。还有,比金中都小不了多少,周围还围着四道壕沟的撒马尔干。乃至于,用石头筑造,城墙高过四丈的可疾云城。
这座帖必力思城,完全不放在他的眼中。
事实上,赵朔现在正在考虑的,不是眼前的帖必力思城,而是正在他身后侍立的,花剌子模正红旗万户,签军指挥使武仙。
武仙任签军指挥使,屡立战功,已经数次在战功评定会上,评为第三等战功了。花剌子模八旗现在有五个万户,其他四个万户的战功,完全无法与武仙相提并论。
待平定完花剌子模后,赵朔肯定会回军华夏的。
那么,封国内的军事,是不是交给武仙抓总呢?
武仙的才干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其人桀骜不驯,天生不愿居于人下。现在武仙麾下汉军将士的家眷都在中原,赵朔丝毫不用担心他的忠诚。但以后,这些汉军将士的家眷,肯定会迁来花剌子模的。
到了那时候,天高皇帝远,赵朔如何确保武仙的忠诚呢?
还是说,在花剌子模留下一个蒙古千户抓总?
比如把飞鹰军的海日格,留在花剌子模,主管赵朔封国内的军事,为花剌子模八旗的顶头上司。
武仙加封为花剌子模正红旗旗主,给他麾下增加一个万户,也足以酬他的战功了。
“驸马,时辰到了。”
武仙可不知道,现在赵朔正在考虑他新的职司,恭敬地提醒道:“是不是,现在开始攻城?”
“嗯,开始吧。”
“是!”
武仙得令,下了点将台,骑马向着早已整装待发的签军队列飞驰而来。
“长箭远攻,短箭督战,未选中者填护城河!”
啪!啪!
武仙人还未到,就将早已准备好的一长一短两支羽箭扔出。
他麾下十名签军万户长答应一声,纵身而起,齐齐去抢那一长一短两支羽箭。
当初在呼罗珊地区,因为要组建花剌子模八旗,武仙对签军给予了一定的优待,既分给他们一定比例的战利品,又组织攻城敢死队,有利于悍勇敢战之人脱颖而出。
但是,现在这十万签军,大部分是阿塞拜疆人,就完全没有这些优待了。
只是给了他们回家以及立下大功可以抬旗的允诺而已。
而且,为了更加多的压榨签军的潜力,武仙又有了一项新的发明——剃发。
所有签军都要剃去右鬓,形成明显标识,和蒙古军,乃至于当地的军民百姓完全区分开来。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其一,波斯当地的风俗,是将奴隶的右额上烙上印迹。武仙受这个风俗启发,将签军全部剃去右鬓。
如此以来,就给这些签军们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他们的脑袋已经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蒙古军。只有奋力作战,才能赎回自己的脑袋,恢复自由。
其二,个别签军如果逃亡,非常不规则的发型,实在是太显眼了,很容易被抓回来砍了脑袋。而且,即便成功逃走了又怎么样?谁不知道,签军染了无数同族人的血?很可能被族人直接杀死。
倒是他们统一被放回去的时候,人多势众,或者头发已经长好,还能继续活命。
其三,就是分辨敌我了。
签军又没有统一的服装,在残酷的巷战中,容易被蒙古军误伤。原来武仙采取的措施,是让签军每人左臂上裹上一块红布,与敌军进行区别。但是,这红布太容易被敌军模仿。
现在,签军既剃了右鬓,又在左臂上绑了红布,就完全解决了分辨敌我的问题。
不得不说,武仙真是个整理乱军的人才,不断推陈出新,压榨着签军的潜力。
今天,这十万签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将那宽两丈,深一丈的护城河,填出至少一里的长度。
轰轰轰蒙古军的抛石车发出轰鸣,揭开了此战的序幕。
无数十二斤的重的石块,向着帖必力思城砸落。在这些石块之中,还夹杂着一些装着希腊火的陶罐。
随着阵阵碎裂声,陶罐破裂,希腊火的液体,或者溅射到守城的军士、军械上,或者流淌在城墙上,
嗖嗖嗖!
八百具三弓床弩,同时发威!
五千六百支绑着燃烧棉布的一枪三剑箭,向着帖必力思城发射。
一部分一枪三剑箭的目标,是城墙上的抛石车。
一部分一枪三剑箭的目标,却是刚才那些陶罐的砸落之地。
只在顷刻间,一片大火冲天而起。
中亚地区多石油,帖必力思城的城墙上,早就预备着众多的火油筒、火油瓶等物。
这片大火又迅速将那些火油筒、火油瓶引燃。
甚至引燃刚才那些士兵乃至于军械上的沾染的希腊火液体。
只在顷刻间,帖必力思城城楼上就浓烟滚滚、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