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章 堆土成山,跑马上城(3/4)
据说,在野狐岭大战前,金国人的骑兵占四成,而且是一人三马。
而野狐岭大战后呢?金国就完全是以步兵为主了,全国骑兵的数量才两万多人。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抚、昌、恒三州牧监内的战马,被蒙古人夺取。
至于具体的数量,就只能攻取三州后再详细统计了。
“好,阿朔说至少有二十万匹,就是至少有二十万匹!”
赵朔的一贯正确,一贯胜利,在铁木真心中积攒了良好的信誉。
至少二十万匹马啊!
足够现在的蒙古军,一人增加三匹马!
而且,与此同时,能让金国少上二十万匹马,蒙古军以后的征战不知能减少多大的损失。
此时此刻,铁木真的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道:“阿朔说得对,二十万匹马,即便有半分希望,咱们也得努力争取。
这样,抚州距离乌月营最近,又最为坚固,我亲率三万军攻取。木华黎、哲别、速不台!你们率两万两千军,攻打两百里外昌州。”
“是。”三人齐声答应。
“阿朔,你麾下的战马最多,五百里外的桓州,就交给你了。咱们三管齐下,务必把金狗在这三州的战马全留下来!”
“是!”
桓州的“桓”字,取自“乌桓”,这里原本是乌桓人的养马之地,拥有金国国内最好的牧场。
桓州牧监,有“全国牧监之冠”之称。
恐怕抚州、昌州所有战马加起来,都未必有桓州多。
一旦赵朔攻破桓州,将获得大量的马匹。
与此同时,金国燕京,政事堂。
“独吉思忠误我!完颜承裕误我啊!”
大金首相完颜匡看到了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文书后,好悬没有一口老血狂喷而出。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到了今年年底,完颜匡这个为金国操劳了一辈子的顶尖人才,就去世了。两年后,蒙古人入侵大金,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想操心也没法操心。
但是,赵朔改变了历史,蒙古人提前两年攻金,这事就跟完颜匡就息息相关了。
他急匆匆地出了政事唐,来见金国皇帝完颜永济。
“陛下,军情紧急,看来老臣不得不,亲自走一趟桓州了。”
“为什么?什么事情,不能其他人代劳,非要老相国亲自出马?”
完颜永济再蠢,也知道完颜匡代表着什么,那是大金的定海神针!他要是出外,完颜永济简直夜里睡觉都不会安稳。
咳咳咳——
完颜匡接连咳嗽了几声,才稳住了气息,满面无奈道:“实在是,老臣不去不行。完颜承裕和独吉思忠,放弃了抚、昌、桓三州,老臣虽然不赞同,但为了保燕京安全,也算不得太大的错误。
不过,这三州牧监内的牲畜,他们在奏章里是一句话都没提。
没提,那就是他们完全忘了此事。
朝廷公文流转,肯定是来不及了。
而如今,能现场直接撤销他们的命令,调动他们的兵马的,除了老臣之外,还有何人?”
完颜永济毕竟五十多岁了,还受过严格的皇家教育,就算再废物,经完颜匡一提醒,也明白了此事的严重性。
他问道:“那老相国什么时候走?”
“老臣现在就走,晚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那朕调五百侍卫亲军,护送老相国。”
“谢陛下!”
侍卫亲军,金国最精锐的兵马。
大金立国之初,称合扎猛安,只限隶于阿骨打、吴乞买、宗干、宗翰四人名下。
后来,则发展成了皇帝的侍卫亲军,总人数六千人,从全国兵马中选出,属于精锐中的精锐。
不是完颜永济不肯调更多的侍卫亲军给完颜匡,而是人数越多,行军的速度越慢。
现在,正是和蒙古人抢时间的时候!
完颜匡虽然已经是风烛残年,但是毕竟是出将入相,统领过几十万大军的人物。
此时依靠坚毅的心志勉力支撑,骑着最好的战马,在五百侍卫亲军的护卫下,一夜狂奔五百里,第二日清晨时分,已经到了桓州牧监所在。
刚刚下马,完颜匡救直接下了命令:桓州牧场内的骡子、驴、牛、羊,全不要了,让桓州牧监的监正耶律传,将所有马匹,赶入桓州城内。今日中午之前,必须完成。
耶律传赶紧领命而去,桓州牧监内一片鸡飞狗跳之声。
完颜匡懒得管这些小事,就在桓州牧监内,以尚书令的名义,连发命令。
其一,让昌州、抚州的牧监,将该监内所有马匹,全部转移至州城。如果没来得及转移,蒙古兵就到了,就把那些战马全部杀掉。
其二,桓、昌、抚三州,所有驻守官兵,全部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于州城。
其三,传令给在野狐岭黑风口驻营的完颜承裕和独吉思忠,务必派遣重兵,回援抚、昌、桓三州。
将这些命令发出去之后,完颜匡又马不停蹄,赶往抚州城,加强城内的防御。
抚州城内只剩下了三千守军,正因为完颜承将大部分兵马调走,人心惶惶。
完颜匡这个帝国首相的到来,让城内的人心迅速平定。
到了中午时分,桓州牧监内的所有马匹,集中于桓州城。
桓州其他小城内的部分援军也到了,有一千两百多人。
“幸亏老夫及时赶到,才没让完颜承裕和独吉思忠酿成大祸。现
而野狐岭大战后呢?金国就完全是以步兵为主了,全国骑兵的数量才两万多人。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抚、昌、恒三州牧监内的战马,被蒙古人夺取。
至于具体的数量,就只能攻取三州后再详细统计了。
“好,阿朔说至少有二十万匹,就是至少有二十万匹!”
赵朔的一贯正确,一贯胜利,在铁木真心中积攒了良好的信誉。
至少二十万匹马啊!
足够现在的蒙古军,一人增加三匹马!
而且,与此同时,能让金国少上二十万匹马,蒙古军以后的征战不知能减少多大的损失。
此时此刻,铁木真的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道:“阿朔说得对,二十万匹马,即便有半分希望,咱们也得努力争取。
这样,抚州距离乌月营最近,又最为坚固,我亲率三万军攻取。木华黎、哲别、速不台!你们率两万两千军,攻打两百里外昌州。”
“是。”三人齐声答应。
“阿朔,你麾下的战马最多,五百里外的桓州,就交给你了。咱们三管齐下,务必把金狗在这三州的战马全留下来!”
“是!”
桓州的“桓”字,取自“乌桓”,这里原本是乌桓人的养马之地,拥有金国国内最好的牧场。
桓州牧监,有“全国牧监之冠”之称。
恐怕抚州、昌州所有战马加起来,都未必有桓州多。
一旦赵朔攻破桓州,将获得大量的马匹。
与此同时,金国燕京,政事堂。
“独吉思忠误我!完颜承裕误我啊!”
大金首相完颜匡看到了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文书后,好悬没有一口老血狂喷而出。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到了今年年底,完颜匡这个为金国操劳了一辈子的顶尖人才,就去世了。两年后,蒙古人入侵大金,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想操心也没法操心。
但是,赵朔改变了历史,蒙古人提前两年攻金,这事就跟完颜匡就息息相关了。
他急匆匆地出了政事唐,来见金国皇帝完颜永济。
“陛下,军情紧急,看来老臣不得不,亲自走一趟桓州了。”
“为什么?什么事情,不能其他人代劳,非要老相国亲自出马?”
完颜永济再蠢,也知道完颜匡代表着什么,那是大金的定海神针!他要是出外,完颜永济简直夜里睡觉都不会安稳。
咳咳咳——
完颜匡接连咳嗽了几声,才稳住了气息,满面无奈道:“实在是,老臣不去不行。完颜承裕和独吉思忠,放弃了抚、昌、桓三州,老臣虽然不赞同,但为了保燕京安全,也算不得太大的错误。
不过,这三州牧监内的牲畜,他们在奏章里是一句话都没提。
没提,那就是他们完全忘了此事。
朝廷公文流转,肯定是来不及了。
而如今,能现场直接撤销他们的命令,调动他们的兵马的,除了老臣之外,还有何人?”
完颜永济毕竟五十多岁了,还受过严格的皇家教育,就算再废物,经完颜匡一提醒,也明白了此事的严重性。
他问道:“那老相国什么时候走?”
“老臣现在就走,晚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那朕调五百侍卫亲军,护送老相国。”
“谢陛下!”
侍卫亲军,金国最精锐的兵马。
大金立国之初,称合扎猛安,只限隶于阿骨打、吴乞买、宗干、宗翰四人名下。
后来,则发展成了皇帝的侍卫亲军,总人数六千人,从全国兵马中选出,属于精锐中的精锐。
不是完颜永济不肯调更多的侍卫亲军给完颜匡,而是人数越多,行军的速度越慢。
现在,正是和蒙古人抢时间的时候!
完颜匡虽然已经是风烛残年,但是毕竟是出将入相,统领过几十万大军的人物。
此时依靠坚毅的心志勉力支撑,骑着最好的战马,在五百侍卫亲军的护卫下,一夜狂奔五百里,第二日清晨时分,已经到了桓州牧监所在。
刚刚下马,完颜匡救直接下了命令:桓州牧场内的骡子、驴、牛、羊,全不要了,让桓州牧监的监正耶律传,将所有马匹,赶入桓州城内。今日中午之前,必须完成。
耶律传赶紧领命而去,桓州牧监内一片鸡飞狗跳之声。
完颜匡懒得管这些小事,就在桓州牧监内,以尚书令的名义,连发命令。
其一,让昌州、抚州的牧监,将该监内所有马匹,全部转移至州城。如果没来得及转移,蒙古兵就到了,就把那些战马全部杀掉。
其二,桓、昌、抚三州,所有驻守官兵,全部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于州城。
其三,传令给在野狐岭黑风口驻营的完颜承裕和独吉思忠,务必派遣重兵,回援抚、昌、桓三州。
将这些命令发出去之后,完颜匡又马不停蹄,赶往抚州城,加强城内的防御。
抚州城内只剩下了三千守军,正因为完颜承将大部分兵马调走,人心惶惶。
完颜匡这个帝国首相的到来,让城内的人心迅速平定。
到了中午时分,桓州牧监内的所有马匹,集中于桓州城。
桓州其他小城内的部分援军也到了,有一千两百多人。
“幸亏老夫及时赶到,才没让完颜承裕和独吉思忠酿成大祸。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