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汗血宝马(2/4)
“经过这一年时间的恢复,我金州镇兵和屯田战俘,共计在大漠耕种土地一百万亩。
“今年得幸于老天爷的赏脸,粮食的收成还算不错,平均亩产在一石(一百二十斤)左右。”
“我营田司共计征收粮食三十二万石,目前正陆续押送金州粮仓。”
大漠和金州不一样,金州的天气寒冷,所以只能一年一种。
而大漠的气候干燥温和,又有天山雪水的滋润,土壤肥沃,粮食是一年两熟,是整个北疆的粮仓。
李骁此次东征,除了抢掠敌人的牛羊宰杀充作军粮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依靠大漠和高昌的粮食供应。
这也算是金州军的命门。
一场战争打下来,人吃马嚼,几乎将去年高昌和大漠送来的粮食全部挥霍一空。
所以,当大漠的春粮产下来之后,李骁便立刻命令陈冲押送来金州,缓解金州的粮食危机。
这三十二万石中,其中十六万石是金州镇兵们缴纳的赋税。
金州的规矩是每亩土地缴纳两成的收成。
去年大漠镇兵耕种土地八十万亩左右,所以就是八十万石粮食。
剩下的十六万石粮食全部都是由那一万多名回鹘屯田战俘贡献。
对待他们,就不用像大漠镇兵那般客气了。
普通百姓每人能耕种十亩土地,而这些战俘则要耕种二十亩。
生产了二十万石粮食,留下了他们每日所需之后,剩下的全部送来了金州。
“不过,这三十六万石粮食只能解燃眉之急啊。”李骁微微皱眉,淡淡的声音说道。
金州牧民的肚子里并不缺少油水,成年人每天只需要消耗半斤粮食就够了。
这三十六万石粮食能撑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明年也没有问题。
但是,除了供应金州百姓之外,还有西海的粮食也要金州供应。
此次李骁还抓捕来了数万名草原战俘,加上金州原本的回鹘人奴隶。
即便是不用给他们吃的太多,每天七分饱就够了,但仅凭这三十六万石粮食恐怕也撑不到秋收。
更更重要的是,东都的情况不明,金州军或许还要出兵,那就又需要一大批粮食供应。
因为不仅仅是人要吃粮食,马也要吃。
尤其是到了真正冲锋决战的时候,必须要给战马提前喂养精粮,否则战马只吃草根本没有那么长久的力气。
跑一会儿就要停下来吃草,还怎么打仗?
所以金州,还是缺粮。
随即,李骁对着陈冲吩咐道:“明日去找韩玖远领二十万两银子,回到大漠的时候交给李二棍子。”
“告诉他,尽快派人去将高昌的粮食也给收回来。”
“今年或许还有一场仗要打,粮食越多越好。”
大漠的春粮已经收获下来了,那么高昌的粮食也肯定收获了。
李骁之所以还留着高昌,就是为了让它为金州供应粮食。
按照当初与阿尔库斯的约定,高昌的粮食产出,除了留足自身所需,剩下的必须以市场价格全部卖给金州。
河西商行就是唯一有资格收购粮食的商行,这件事情自然由李二棍子去安排。
陈冲轻轻的点头:“遵命。”
随后又宽慰说道:“大都督放心。”
“高昌国的粮食比起大漠只多不少。”
“更何况,大漠镇民缴税的粮食只有两成,手中还有一些余粮,或许也能从镇民手中收购一些。”
但是李骁对此,却并不是太看好。
百姓的手里虽然还留着八成的粮食,但是有句话叫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居安思危是刻在汉人骨子里的一句话,饿怕了的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恐怕不会轻易将手中的粮食卖出去。
不过也没关系,李骁有的是办法。
“西海一战,我金州抓捕了很多乃蛮女奴,姿色相当不错,皮肤白嫩,眼睛很大。”
“等会让人给你挑选几个带回去。”李骁看向陈冲笑道。
陈冲一愣,随即拜谢道:“谢大都督。”
他以为是自己辛勤工作,在大漠主持屯田,李骁给他的奖励呢。
但李骁的主要目的并非在此,而是让他打个样,上行下效,带动大漠百姓买女奴。
有句话叫做饱暖思淫欲。
百姓手中有了粮食,没有了生存压力,总会泛起一些花花肠子。
有些人在战场上立了功,被赏赐了女奴还好,若是没有,看着别人和白润的乃蛮女人整天玩乐,自己心里岂能自在?
那就花钱买呗!
花完了战场得来的赏钱,还不够怎么办?
那些没去参加东征的镇兵又该怎么办?
卖余粮。
用卖粮食的钱去买女奴。
如此一来,大漠百姓手中的粮食便能流动起来。
同时,这些女奴还能为大漠增加很多的人口,毕竟汉人一项是以父系血脉论出身。
只要父亲是汉人,生下的孩子就是汉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李骁也是为了增加汉人在大漠的比例,稳固基本盘。
而除了女奴之外,还有其他很多东西可以卖去大漠。
比如从草原抢掠回来的牛羊、金州纺织的棉布等等。
后续李骁还会以河西商行的名义,推出其他一些民生用品,比如香皂,玻璃、白糖等等。
用这些工业品去收割百姓手中的粮食和钱财。
只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