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擎天柱石,剿灭蒙古骑兵(3/4)
来愤怒的大骂道。
此时,两人哪还敢多做停留,急忙掉转马头,带着麾下的军队向另一个方向夺命狂奔。
但就在下一秒,巨大的轰鸣声又一次在天地间响起。
金州军前方,四十门虎尊炮发出怒吼。
刹那间,无数枚铁弹带着死亡的气息,如疾风暴雨般朝着蒙古骑兵倾泻而下。
这些士兵们再次陷入了被火炮支配的恐惧之中。
战马嘶鸣,士兵惨叫,乱作一团。
博尔术愤怒咆哮:“该死,又是这种东西。”
金州,龙城!
数月未见,这座城镇焕发出了惊人的变化。
城中,纵横交错的街道已然成型,宽敞而规整,街道两旁一幢幢房屋拔地而起,风格都是简约实用,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彰显出勃勃生机。
外围,一圈一米多高的在建城墙正逐步延伸,巨大的石块被有序垒砌,工匠和奴隶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
按照这般进度,只需再过两年,这座龙城必将以雄伟的姿态彻底建成,成为金州的心脏。
而李骁此次带回了两万多名战俘,无疑会让龙城的完工进城加快很多。
百姓们纷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此时,龙城之外,阳光洒满大地,无数金州百姓早早便来到城外草原翘首以待。
李骁已派人快马传信,告知东征大军今日便能抵达龙城。
所以周围堡寨的百姓们纷纷聚集而来,迎接出征的亲人。
不久之后,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扬起一阵尘土,仿若一条蜿蜒的黄龙腾空而起,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来了,他们回来了。”
“快看,是第一镇。”
“我爹他们回来了。”
激动的呼喊声此起彼伏,随着那股尘土越来越近,渐渐能看到军队整齐的轮廓。
金色的日月战旗在风中烈烈作响,这面旗帜,宛如金州的灵魂象征,傲然飘扬,承载着整个金州的尊严与荣耀。
同样亦是李骁麾下武卫军的标识,当金色的日月战旗出现,便意味着李骁率领武卫军亲至。
此刻,在大军的最前方,无数身着黄底红边棉甲的武卫军骑兵,仿若一道金色的洪流,骑着高大健硕的战马,步伐整齐地缓缓而来。
虽然在行军过程中,不要求士兵穿戴甲胄。
但是李骁却准备在龙城搞一场凯旋仪式,激励金州百姓的士气。
所以特意命令士兵们在抵达龙城之前,穿戴好了甲胄。
走在最前面的,便是李骁麾下的金甲军,全身包裹在甲胄之中,唯独露出一双双坚毅的眼睛目视前方。
脸庞上透露出历经战火洗礼后的沉稳与果敢,却又藏不住的归家时的喜悦。
随着武卫军的逐渐靠近,城外翘首以盼的百姓们愈发激动。
“是金甲军。”
“大都督回来了。”
“武卫军好厉害。”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孩子们兴奋地跳跃着,大声呼喊着以后要成为一名金甲军。
妇女们眼中噙着泪花,双手合十,默默感谢老天爷让丈夫或儿子平安归来。
老人们则微微颤抖着,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嘴里不断的呢喃着:“好啊,好啊”
“现在真不一样喽。”
“连乃蛮人都被咱们给打没了。”
“金州的日子越过越好,可惜,咱们这些老头子不知道还能享受多久。”
回想起曾经的金州,汉人虽不至于被肆意欺凌,但在其他异族面前也没有太大的权力,时刻面临着残酷的生存竞争。
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整个金州,乃至南面的大漠和东边的西海草原,全都是他们汉人说了算。
望着这支军队,这些老人们仿佛看到了金州的未来。
以后的大都督,或许还能率领这支军队打下更大的地盘。
一队队武卫军士兵骑着高大的战马,缓缓地在龙城外的草原上停下,列队休整。
在武卫军中间,李骁身穿暗金色的棉甲,上面用黑色的线条刻画着日月山川的图案,头戴缨盔,背后披着一件暗金色的披风,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缓缓走来。
由同样身穿黄底红边棉甲,披着黄色披风的金甲亲卫护卫左右。
当李骁的身影出现在百姓们面前的时候,有人顿时大喊道: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大喊起来:
呼喊声如滚滚热浪,一波接着一波。
这几年,金州在李骁带领下,不断对外征战,势力越发强大,征服了大漠、高昌和乃蛮。
每一场胜利,都从敌人手中抢来大批牛羊财物,百姓的日子是肉眼可见的越过越好。
李骁的威望,在金州也与日俱增。
他成了百姓心中的擎天柱石,拥护之声,盖过一切。
此刻,听到这这些呼喊,李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欣慰笑容。
对着百姓们轻轻招手,拿着铁皮喇叭大声喊道:“金州的父老乡亲们。”
“我李骁带着金州的儿郎们平安回来了。”
“还带回来了很多很多的牛羊和奴隶,今后咱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话音落下,百姓们再次兴奋的呐喊起来:
“大都督威武!”
谈理想、谈远望是错的,只有最现实的利益才能打动百姓,才能让百姓们坚决的拥护李骁,跟随他一起征战四方。
所以,李骁没有说任何浮夸的话语,只有
此时,两人哪还敢多做停留,急忙掉转马头,带着麾下的军队向另一个方向夺命狂奔。
但就在下一秒,巨大的轰鸣声又一次在天地间响起。
金州军前方,四十门虎尊炮发出怒吼。
刹那间,无数枚铁弹带着死亡的气息,如疾风暴雨般朝着蒙古骑兵倾泻而下。
这些士兵们再次陷入了被火炮支配的恐惧之中。
战马嘶鸣,士兵惨叫,乱作一团。
博尔术愤怒咆哮:“该死,又是这种东西。”
金州,龙城!
数月未见,这座城镇焕发出了惊人的变化。
城中,纵横交错的街道已然成型,宽敞而规整,街道两旁一幢幢房屋拔地而起,风格都是简约实用,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彰显出勃勃生机。
外围,一圈一米多高的在建城墙正逐步延伸,巨大的石块被有序垒砌,工匠和奴隶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
按照这般进度,只需再过两年,这座龙城必将以雄伟的姿态彻底建成,成为金州的心脏。
而李骁此次带回了两万多名战俘,无疑会让龙城的完工进城加快很多。
百姓们纷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此时,龙城之外,阳光洒满大地,无数金州百姓早早便来到城外草原翘首以待。
李骁已派人快马传信,告知东征大军今日便能抵达龙城。
所以周围堡寨的百姓们纷纷聚集而来,迎接出征的亲人。
不久之后,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扬起一阵尘土,仿若一条蜿蜒的黄龙腾空而起,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来了,他们回来了。”
“快看,是第一镇。”
“我爹他们回来了。”
激动的呼喊声此起彼伏,随着那股尘土越来越近,渐渐能看到军队整齐的轮廓。
金色的日月战旗在风中烈烈作响,这面旗帜,宛如金州的灵魂象征,傲然飘扬,承载着整个金州的尊严与荣耀。
同样亦是李骁麾下武卫军的标识,当金色的日月战旗出现,便意味着李骁率领武卫军亲至。
此刻,在大军的最前方,无数身着黄底红边棉甲的武卫军骑兵,仿若一道金色的洪流,骑着高大健硕的战马,步伐整齐地缓缓而来。
虽然在行军过程中,不要求士兵穿戴甲胄。
但是李骁却准备在龙城搞一场凯旋仪式,激励金州百姓的士气。
所以特意命令士兵们在抵达龙城之前,穿戴好了甲胄。
走在最前面的,便是李骁麾下的金甲军,全身包裹在甲胄之中,唯独露出一双双坚毅的眼睛目视前方。
脸庞上透露出历经战火洗礼后的沉稳与果敢,却又藏不住的归家时的喜悦。
随着武卫军的逐渐靠近,城外翘首以盼的百姓们愈发激动。
“是金甲军。”
“大都督回来了。”
“武卫军好厉害。”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孩子们兴奋地跳跃着,大声呼喊着以后要成为一名金甲军。
妇女们眼中噙着泪花,双手合十,默默感谢老天爷让丈夫或儿子平安归来。
老人们则微微颤抖着,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嘴里不断的呢喃着:“好啊,好啊”
“现在真不一样喽。”
“连乃蛮人都被咱们给打没了。”
“金州的日子越过越好,可惜,咱们这些老头子不知道还能享受多久。”
回想起曾经的金州,汉人虽不至于被肆意欺凌,但在其他异族面前也没有太大的权力,时刻面临着残酷的生存竞争。
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整个金州,乃至南面的大漠和东边的西海草原,全都是他们汉人说了算。
望着这支军队,这些老人们仿佛看到了金州的未来。
以后的大都督,或许还能率领这支军队打下更大的地盘。
一队队武卫军士兵骑着高大的战马,缓缓地在龙城外的草原上停下,列队休整。
在武卫军中间,李骁身穿暗金色的棉甲,上面用黑色的线条刻画着日月山川的图案,头戴缨盔,背后披着一件暗金色的披风,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缓缓走来。
由同样身穿黄底红边棉甲,披着黄色披风的金甲亲卫护卫左右。
当李骁的身影出现在百姓们面前的时候,有人顿时大喊道: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大喊起来:
呼喊声如滚滚热浪,一波接着一波。
这几年,金州在李骁带领下,不断对外征战,势力越发强大,征服了大漠、高昌和乃蛮。
每一场胜利,都从敌人手中抢来大批牛羊财物,百姓的日子是肉眼可见的越过越好。
李骁的威望,在金州也与日俱增。
他成了百姓心中的擎天柱石,拥护之声,盖过一切。
此刻,听到这这些呼喊,李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欣慰笑容。
对着百姓们轻轻招手,拿着铁皮喇叭大声喊道:“金州的父老乡亲们。”
“我李骁带着金州的儿郎们平安回来了。”
“还带回来了很多很多的牛羊和奴隶,今后咱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话音落下,百姓们再次兴奋的呐喊起来:
“大都督威武!”
谈理想、谈远望是错的,只有最现实的利益才能打动百姓,才能让百姓们坚决的拥护李骁,跟随他一起征战四方。
所以,李骁没有说任何浮夸的话语,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