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上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伴随着巨舰慢慢上浮,重力紊乱区域急速扩大,  

整座岛屿剧烈摇晃,砂石草木与深坑边的众人尽数升空,连八百多公斤的灰雨也飞了起来。  

李晟蹲在一块屋檐上,向下俯瞰,只见小半座赤海岛如同青春痘般,被“挤出”海面。  

而在周围海域,赫然漂泊着数百艘打着大明旗帜的舰船。  

波浪起伏不定,舰船随之摇摆晃荡。  

旗舰上的指挥官大声呼喊,指挥下属吹响号角,打出旗语。短暂延迟后,所有军舰的侧舷纷纷开火,朝着空中的巨蛙轰出炮弹。  

越靠近巨蛙,引力效应越明显。  

不再受地心引力束缚的炮弹,大幅度超越了原定射程,直接轰开挡路树木,命中三足巨蛙及其身下的青铜巨舰。  

“隆——”  

青铜巨舰表面爆起刺眼火球,上升之势为之一顿。  

至于巨蛙,其体表被撕开道道豁口,流淌出黑色油脂。  

蛙神迟缓地低下头,后知后觉发出愤怒嗡鸣,第二轮飞过来的炮弹,在空中莫名缩小,再缩小,化作微渺弹珠,难以击穿青铜舰体。  

这种空间缩放能力,与神蜕鳞片展现出的特质同出一源。宛如叹息之墙,阻绝所有外来攻击。  

同样浮在空中的路虎脸色几度变化,他看得分明,漂在海上的舰队,分明就是大明水师。  

蚍蜉和汪碧柳、涂望娟他们说的,全是真的。  

眼前恍惚闪过三十余年人生的一幕幕,儿时在边军卫所做工的艰难困苦,少年时在锦衣卫读书的抓耳挠腮,青年时身穿飞鱼服手握銮带绣春刀的意气风发。  

身体本能地战栗起来,手脚冰凉,掌心冒汗。  

他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过,第一次动手杀死逃犯时没有,洞房花烛夜没有,甚至抱起自己第一个孩子时也没有。  

“司空老弟,”  

路虎沙哑开口,面对茫然看过来的司空揽,露出一个释然笑容,“以后家里人,就拜托你了。”  

司空揽陡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试图伸手抓住路虎,可还是迟了。  

路虎再度发动大力牛魔功,踩踏浮空树木,在碎石间极速蹬跳穿梭,直奔青铜巨舰而去。  

他舍掉了单兵火箭筒,将绣春刀用布条牢牢绑在右手,左手攀住青铜舰船边缘,翻身跳上甲板,直面蛙神。  

数百具蠕动不休的融化人躯,与难以分辨来源的腐烂物质,共同构成巨蛙皮囊。  

只是看了一眼,就让人头脑发烫,意识模糊。耳边仿佛响起万千道跨越三千年的呓语。  

可,那又如何?  

左右无非是,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路虎咬牙狞笑,周身气势隐隐突破先天巅峰,挥刀斩入蛙神体表,磅礴内力附着在刀锋之上,劈开坚韧皮囊。  

撕拉。  

皮囊应声裂开,滚滚黑油如血浆般喷涌而出。  

巨蛙愤怒嗡鸣,抬起前肢,将路虎直接拍飞,重重撞在青铜舰首。随后释放无形力量,挤压空间。  

原本身高超一米九、虎背熊腰的路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矮。包括他手里的绣春刀,也在等比例变小。  

路虎踩踏青铜地面,再度跃起,直奔向蛙神。  

从远方飞过来的炮弹会被空间缩放能力,缩小成弹珠,  

但只要离得够近,也许就能突破限制。  

而这个距离是“六丈!”  

路虎的声音回荡于高空,他的身形在进入蛙神二十米范围内时,缩小之势陡然减缓。  

可,面对小山一般、生命力尤为顽强的巨蛙,仍然如螳臂当车。  

身上多出数道伤口的三足蛙神失去所有耐性,用一条后肢支撑身体,两条前肢一左一右拍向路虎。  

千钧一发之际,两只手掌抓住路虎后衣领,将他拽离原地。  

扭头一看,赫然是苦榆僧、汪碧柳以及李晟。  

三人身形都有不同程度缩水,特别是被重点关照的李晟,身高勉勉强强卡在一米五,看起来颇有些滑稽。  

路虎愕然,“你们?”  

汪碧柳没有理他,默默握紧匕首望向蛙神。苦榆则深吸一口气,肃然对路虎道:“我不是为了永安皇帝,而是为了大明百姓。”  

小半座赤海岛已然升至高空,其上升速度与青铜巨舰存在差异。  

换言之,等青铜舰船脱离地表,飞向月亮完成归乡,岛屿本身的亿吨石块,还是要坠回地面。  

或是砸进海里掀起海啸,或是砸在内陆引发地震。  

预计死伤,难以计算。  

“谢了。”  

路虎也不知道是在为自己道谢,还是在为大明百姓道谢,扶着甲板站起,几人并立,直面蛙神。  

满月的月光洒在青铜舰船上,离海面越远,巨蛙的形体就越稳定,眼神越清明。  

身高一米五的李晟,将钢铁旗枪插进甲板,活动了下手脚四肢,平静道,“待会儿打起来,你们离我远点。”  

不等其他三人发出疑问,李晟自虚空中拔出两仪刀,玉质刀锋从左侧肩膀划至右侧腰腹。  

鲜血沸腾蒸发形成的血雾中,虫化形态显现,  

膝盖反曲的壮硕双腿,在甲板上留下深邃脚印,眨眼间跨越舰首,以螳臂骨刃斩向巨蛙。  

“咕呱——”  

蛙神头部两侧的鸣囊急剧鼓胀,发出沉闷响声,猛烈幻觉直袭众人脑海。  

洞房花烛,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功成名就.  

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