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司空揽抬头看了眼天花板上的暗门,犹豫道:“三个吧。乙、甲、乙。”  

“不对。”  

张扶鸾刚想说“是两个”,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参照物!  

如果以他自己为恒定不变的参照物,他乘坐布帛,上升到上层石室的时候,看到的是放大了14倍的李晟与司空揽。  

同时,上层石室也有布帛降下来,相对于张扶鸾本人,放大了196倍!  

如果张扶鸾刚才,没有返回下层石室,而是乘坐196倍大的布帛,继续上升,那就能来到上上层石室。  

一层,两层,三层,永无止境。  

“.是无限。”  

张扶鸾眼里闪过一丝精光,“石箱边长半米,顶部暗门的长度不过一掌,没办法钻进去,  

因此石箱才是那个甲。我们身处房间为乙,上层房间为丙,上上层房间为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无限向上延伸,每一层的倍率都是14。”  

“嗯?”  

司空揽愣了一下,也反应了过来。  

确实,如果以人为参照物的话,真的能够顺着布条,不断向上攀爬,去往越来越大的房间。  

“一层差14倍,两层差196倍,三层就得差2744倍。换句话说,到了第四层石室,层高相对我们三人,恐怕有五千多丈。比五岳迭起来还高。”  

司空揽迟疑道:“石室永无止境,无限向上扩大延伸,岂不是永远没有出口?”  

14倍率过于夸张,多迭几次,石室的层高将比地月距离还远。  

就算能留个人待在下层石室,用布帛充当传送带,将其余两人往上不断拉拽,这个过程产生的离谱G力,也会把人体直接撕裂。  

“对,也不对。”  

李晟咧嘴笑道:“如果把人当成恒定不变参照物的话,确实容易把石室想象成无限向上扩展延伸的空间结构。  

但如果把石箱和石室,当成两面镜子呢?”  

“镜子?”司空揽愣了一下,张扶鸾则若有所思。  

“两块镜子面对面,会呈现无限缩小的镜像。但镜子本身不变。”  

李晟说道:“如果刚才张道长在到达14倍率的上层石室后,没有返回,而是继续前往196倍率石室,对他而言是抵达了上上层,  

但对于石箱,或者是与石箱在一起的我们而言,他并没有离开,只是穿过了两次暗门,单纯缩小了196倍。  

换言之,并不存在三个,或者无限多的空间。  

从始至终只有一个或者两个。这层石室顶部的暗门,等同于石箱顶部的暗门,只是缩小放大的倍率器。”  

“一个或两个?.”  

司空揽已经被绕晕了,接受过正一派道教教育的张扶鸾,理解速度稍快一些,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半晌,他抬起头问道:“当时蓑衣人上龙虎山,寄信给天师时,里面附带了预言画作,已经预测到了此时此刻的场景。  

换言之,这个由神蜕生成的秘境,绝非无处可逃的死境。  

涂家人应该是用神蜕,隐藏遮掩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必然存在出路。  

既然石箱暗门是能缩小放大的倍率器,那有没有可能,我们可以连续穿过几次暗门,把自己缩小到蚂蚁,甚至更小的尺寸。  

从而找到隐藏起来的出口?”  

“很好点子,使我思路旋转。”  

李晟真心实意地点头赞赏,果然剧本世界人才辈出,这么快就想到了可能的破解方法,“你可以尝试一下,不过别抱太大期望。”  

“呃?”司空揽都准备趴地上找条缝了,“为什么?”  

“有四点,其一,石室等于石箱,石箱表面没缝,意味着石室大概率也没有足够让我们逃出去的缝隙。”  

李晟说道:“其二,石箱本身厚约两指,就算你把自己缩小到能钻进极其细微的岩石缝隙,这两指厚度对于小人而言也堪称天堑。  

其三,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放大缩小,那么张道长在身高缩小14倍的同时,肌肉纤维相对压缩紧实,力量相较于体型也应当膨胀196倍。  

变成像AntMan那样。  

然而并没有,换言之,视觉上的放大与缩小,仍然是秘境玩的小把戏。”  

秘境再怎么神奇,能把组成人体的原子压缩14、196倍,难道还能压缩五十三万倍乃至更多?再压缩下去直接达到史瓦西半径,人体变成微黑洞了好伐。  

此方世界的大明文化相当开放包容,身为精英人士的司空揽和张扶鸾能听懂些许英文,理解“AntMan”是蚁人的意思。  

司空揽不禁问道:“第四点呢。”  

“第四点,在于石室顶部,方形暗门的尺寸,刚好卡在比石箱略小一圈的范围。”  

李晟指了指头顶,“如果没有这重限制,我们就可以把石箱,穿过暗门,放出去。从而跳出循环。  

如此结构,证明整个秘境,确实是人为设计好的,就是要把非涂家的外人困死在这里。  

至于破解的方法么”  

他轻笑道:“我已经跟我家侍女商量好了,如果我一天之内还没回来,她就踏破凌霄,碎南天门,用两把水果刀杀穿涂家。  

这一天时间里,你们是想吃膨胀手皮,还是脚皮来着?或者我搓点伸腿瞪眼丸下来?”  

咱能吃点好的么?!  

司空揽和张扶鸾眼皮狂跳,连忙上前制止了李晟脱袜子的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