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小双头鹰(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舰队,成为您最值得信任的一股力量。”  

“在您签下盟约的那一刻,你的军团将再也不会为了任何等离子武器的数量而发愁,最先进的舰船级等离子武器将源源不断的流入你的舰队,让它成为星海中最致命、最可怕的杀手。”  

“而瑞扎次卫,也就是宏伟的瑞扎二人造卫星,将在盟约达成的那一刻,就开始昼夜不息的为你所有的舰船,以及您未来所将拥有的所有舰船,安放上最优秀最先进的等离子反应堆。”  

“如果您认为,这一切实在是太过于漫长,不足以彰显我等的诚意的话,那么技术圣者还为您准备了一份最终的礼物,一份足以奠基这份盟约的基石。”  

“当盟约达成的那一刻,强大的泰坦军团:好战者军团,除了必要的,守卫瑞达的那一部分之外,他们将全员听从您的调遣,为您而征战,我可以向您保证:他们的武装与力量,能够与火星的钢铁三叉戟军团相媲美,他们的作战技艺,更是犹如得到了欧姆尼赛亚本人的赐福。”  

“这就是瑞扎将在这份盟约中所付出的那一部分,与我们所渴望的回报相比,它是最为公平的,既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  

摩根思考了一会,才发出了一阵低沉的笑声。  

你们所付出的代价,还有决心,比我想象的还要多,那么如此看来,你们所渴望的,想必也不是什么简单的友谊与联盟吧。  

他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的遮掩或谎言。  

“我的大人,瑞扎是最公平,最具有信任的合作伙伴,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我们既不会在盟约中索要太多,我们也不会损失自己的那部分利益。”  

“接下来,我会很清晰的向您讲述,您和您的军团,需要在盟约中所做到的事情,它们是最为公平的等价交换。”  

“第二军团在大远征接下来的时间中,所缴获与收集到的一切stc模板,都应当与瑞扎实现技术上的共享,一些对于瑞扎来说非常重要的stc模板,譬如说新型的等离子技术,则应当由瑞扎来保存,第二军团可以保留一个副本。”  

“第二军团在以后收复的每一个富含矿产的世界,瑞扎理应拥有最优先的开采权,并且可以在第二军团所收复的世界中,建立完全由瑞扎管理的工业基地,或者是泰坦军团的修整基地。”  

合理的请求,但是对于你们的付出来说,似乎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公平。  

“的确,大人。”  

“所以接下来的,才是重点。”  

“您与瑞扎的盟约,必须留下具备足够可信度的痕迹,而且在必要的时刻,瑞扎可以单方面地公布这份盟约,并要求来自于第二军团的全力援助。”  

“这份盟约会是一份异常坚定与漫长的攻守同盟,瑞扎绝对不会背弃这份盟约,所以我们也希望您能够在面对外敌的时候,坚定地履行这份盟约,无论这个敌人来自于帝国之外,还是帝国之内,在必要的时刻,瑞扎会需要您和您的军团在政治上的支持,以应对帝国内部的一些挑战。”  

“甚至是…其他的铸造世界。”  

呵呵呵呵…  

看起来,你们跟火星之间的关系,比我想象的还要差。  

“没有铸造世界会比瑞扎更尊重火星,大人。”  

“我们只是防患于未然。”  

可我听说,在前不久,号称仅次于火星的铸造世界法厄同,与火星爆发了几乎明面上的冲突。  

最终,面对火星的强大,法厄同不得不认输,并且上缴了自己三分之一的兵力。  

“…的确有这种事情,大人。”  

那…瑞扎有何看法?  

“瑞扎没有任何看法。”  

“我等所尊崇的,只有万机神与欧姆尼赛亚。”  

但愿如此。  

不过,我还凑巧听说过另一些事情。  

由火星所垄断技术,并生产的影剑型坦克,据说因为其过于低下的生产效率与稀少的产量,已经引起了很多远征舰队,甚至凡人辅助军和阿斯塔特军团的不满。  

“确有此事。”  

而除此之外,我还听说到了另一些流言。  

在大远征前线的某些军团之中,正在试用一种安装了等离子武器的风暴之刃坦克,这种坦克获得了很多舰队和军团的赞赏,但唯一的问题就是…  

它与影剑型坦克,几乎是同一生态类的产品。  

有些人,看起来想要抢夺火星的生意,并且为此而感到了某种不安,也许他们会想要找到合适的盟友与庇护?  

“风暴刃还只是一项处于实验性的反超重型载具,大人。”  

“而且我们与火星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矛盾。”  

据我所知,有五个铸造世界曾号称,自己拥有着与火星媲美的力量,除了桀骜不驯的法厄同,还有军力昌盛的格里芬,独树一帜的夏纳,以及以产量惊人而著称的安维鲁斯。  

但是,与它们相比,对于火星来说,更为致命的,应该是某个拥有带动一整套技术整合与技术标准的能力,以及完全可以推动全新一整套生产体系的解锁的,某个铸造世界…  

“这就我来访的目的,大人。”  

终于,他叹了口气,看起来已经有些厌倦于摩根的从容。  

“瑞扎希望一个确定的回答,来自于您本人的回答与到访,是我们唯一所期待的事情:所有的锻炉都已经准备就绪,为了您的军团而全力开工。”  

…为什么是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