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二次军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乌迪内驻军“独走”事件在法国国内其实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主要是因为此事涉及情报部门和军官勾结,影响非常不好,所以约瑟夫让总参谋部对外的宣传口径是:波拿巴将军指使德赛,将曼图亚要塞的军用物资盗卖给奥地利人。奥地利方面也为此事重罚了一大批军官。  

正好雷奥近来将大量涉事军官流放到了特兰西瓦尼亚的荒山上,两边的新闻一下子就对上了。  

至于情报局那边则是另一件案子:情报局中欧行动处的上百名特工集体贪污,总金额高达15万法郎。  

这个金额也是确切可查的,甚至直接让马拉带着公正调查处介入,账目上的确少了15万,而且用途说不清楚。  

马拉还为此事专门跑来向约瑟夫请罪,痛陈自己工失职,这么大的贪污案都没发现一点儿苗头。  

“独走”事件分开处理之后,就成了两个稍大点儿的普通新闻。  

然而,让约瑟夫没想到的是,即便军事法庭的审判结果还没出来,却已经有人找他为拿破仑等人求情了。  

王太子的会客厅里,迪莫宾躬着身,语气沉痛道:  

“殿下,波拿巴将军违抗军令,擅自调动部队的行为的确非常严重,必须予以严惩。”  

他作为军方高层,是了解一些真实情况的,在痛斥了拿破仑一番之后,不着痕迹地话锋一转:  

“不过,他到底还很年轻,像每个年轻人一样立功心切,而且也是想要教训该死的奥地利人…最后,事情也被制止了,并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这位70多岁的老将军悄悄瞥了约瑟夫一眼:“殿下,实际上,有很多军官都同他一样,很希望能一举攻入维也纳。而且每个人都确信,我们的军队具备同时击败整个德意志的能力。  

“殿下,我没有丝毫质疑您的决定的意思,只是,我觉得将波拿巴先生丢进监狱是一种浪费,或许可以罚他在战场上弥补罪行。比如,葡萄牙那边…”  

他在意大利战场上亲眼目睹过拿破仑天才般的指挥能力,是真的惜才,换做是其他人搞这么一出,他肯定理都不理。  

约瑟夫没管拿破仑的事儿,反倒是注意到老将军刚才说的另一句话,问道:  

“您刚才说,有很多军官都希望继续进攻奥地利?”  

“的确如此,殿下。”  

“能说说都有哪些人吗?”  

“这,意大利方面军和莱茵方面军都有…”迪莫宾立刻又补了一句,“某种程度上,我也赞同应该最大幅度削弱奥地利的观点,殿下。”  

约瑟夫不禁皱眉。  

是自己将军官们想得太过理智了。  

说实话,在法国军力明显强出一截的情况下,换做谁都会上头的。  

要是自己没有提前了解过拿皇的结局,受过后世“外交平衡”理念的熏陶,很可能就真的挥师东进,阅兵维也纳了。  

所以,目前在军队中,对自己保留奥地利战略感到疑惑的人应该非常多。  

这事情必须要予以重视。  

一支军队敢战想战是优点,但如果收不住,危害甚至比没进取心还要大。  

就如二战中东瀛,硬是被海陆军马鹿裹挟,在战争泥潭里越陷越深,最终把国家都拉着祭天了。  

约瑟夫暗自呼了口气。  

看来,对军官和士兵们进行思想、理念方面的教育,以及让他们及时了解总参谋部的策略方针,就得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了。  

嗯,这不就是日后在苏维埃军队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政委制度吗?  

其实历史上拿破仑时代就向军队中派驻过“政治委员”,向士兵们宣扬共和理念,监督贵族军官,算是一种最原始的政委吧。  

当然,苏维埃的政委模式并不适合现在的法军,例如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思想控制,经常干涉军事指挥权等等,这些肯定是要改进的。  

但二战时期的政委们身先士卒,激励士气,为士兵们解读中央的战略,对赢得战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一点上,东方军队的政委们就做得很好。他们往往不是一种“监督者”的角色,而是士兵们的朋友、导师。  

最终要如何打造最适合法国的“政委”,这还需要进行详细规划,但这个体系是一定要加入军队之中的。  

正好接下来要推动“二次军改”,这将成为核心的改革内容。  

约瑟夫收回思绪,眼下得先解决军队过于亢奋的问题,否则保不准还会出现“独走”的事情。  

哦,面前还有位老将军需要打发。  

他对迪莫宾道:“迪莫宾将军,您知道猎鹰吗?”  

“是的,殿下。”后者点头,“我的朋友蒙莫朗西侯爵就养了几只。”  

“好的。”约瑟夫伸出两根手指,“假如您有两只猎鹰。  

“其中一只动作敏捷,爪子锋利,只要兔子在它面前闪过,就一定会被它抓住。但它有个缺点,就是时不时会自己乱飞,甚至招惹到蜂巢或者臭鼬之类麻烦的东西。  

“另一只非常普通,飞得慢,出击三次才能抓回一只兔子。但它非常听话,没得到您的命令之前,会一动不动地站在您的手臂上。  

“那么,您现在要去打猎,但只能带一只。  

“您会如何选择?”  

迪莫宾沉默了两秒,轻叹了一口气:“我明白了,殿下,大家都会选第二只的…”  

约瑟夫点头:“关于为何要与奥地利停战,我会在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