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老朋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再加上阿黛拉伊德还有法国的女公爵爵位,所有的这些“光环”叠加在一起,就算摩德纳大公也不敢说自己比她更有权势。  

最重要的是,她绝没有瞎指挥,反而是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将摩德纳的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毕竟,她也是就近观摩过约瑟夫如何理政的,哪怕只学个一两成,对于摩德纳这样的小国也是功效巨大。  

就如她吩咐成立“摩德纳木雕贸易公司”,就是参考了“巴黎天使公司”的模式,打造品牌,加强宣传,统一销售。  

仅此一项,估计每年就能为摩德纳多赚几十万法郎。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之下,更不会有人对她理政产生不满情绪了。  

威尼斯城。  

在奥地利人离开威尼斯之后,这里就在筹备新的议会选举,今天终于到了开票的日子。  

参与角逐的一共有3个党派,不过其中走中立路线的政党从一开始就非常式微,根本没有问鼎的可能。  

最终的胜负将在比较亲法的“威尼斯商贸促进党”和非常亲法的“威尼斯联邦党”之间决出。  

下午一点,当威尼斯航运公会会长巴罗尼出现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广场上时,等在这里的数千人纷纷屏住呼吸,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  

巴罗尼从选举委员会手中接过信封,当众拆开,而后高声念道:“商贸促进党获得61票。保守联盟党获得7票。联邦党获得135票,联邦党将进行组阁!”  

目前威尼斯的政治模式已经做了大幅修改——取消了总督,以及“大议会”和“十人委员会”等机构,只留下了“参议院”和“议会”。  

这就让大贵族很难控制威尼斯的政局,商人和市民阶层主导了选举结果。  

制定这一系列规则的“法国占领军”在威尼斯获得了巨大的声望,这里的人们近来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路易十六陛下带来了自由与希望”。  

当然,约瑟夫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造福威尼斯人民,而是因为议会真的比君主更容易控制,尤其是小国。  

同时,威尼斯的大贵族多半和奥地利关系密切,将他们边缘化也符合法国的利益。  

其实对于更多底层威尼斯人来说,法国军队来了之后就不用再给神罗皇帝缴纳“贡税”,才是他们亲法的主要原因。  

威尼斯联邦党执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威尼斯申请加入地中海安防组织和伊比利亚亚平宁共同市场。  

然后就“将维罗纳归还米兰共和国”一事,派人与米兰进行磋商。  

其实对于威尼斯来说,只有威尼斯群岛和沿海的特雷维索是不可或缺的,将相对贫穷的内陆省份丢出去反而能减少财政负担。  

至于法国租借斯普利特港的协议,威尼斯议会则是全票通过,直接签字生效。  

斯普利特港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亚得里亚海北岸,也就是巴尔干半岛的西北侧。这里在二十世纪之后并入了克罗地亚版图,而现在还是威尼斯的领土。  

这座港口扼守着亚得里亚海和威尼斯湾,同时这里距离奥地利南部城市塞尼仅有160多公里,必要时能够成为前往中欧的快速通道。  

但对于威尼斯来说,这里孤悬海外,周围被奥斯曼领土环绕,开展贸易就要给奥斯曼交税,价值非常小,租借给法国毫不心疼。  

而且威尼斯已经放弃海军很久了,在倒向法国之后,如果斯普利特港驻有法国舰队,反倒能让他们更加安心。  

至此,整个亚平宁半岛除了两西西里和教皇国之外,已经全部加入了法国主导的军事和贸易体系。  

奥地利西南边境。  

克拉根福要塞。  

要塞总司令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侍从在外面道:“元帅大人,舒尔梅斯特先生来了。”  

“让他进来。”雷奥懒洋洋道。  

他目前可是整个奥地利地位仅次于卡尔大公的将领——比他有能力的军官都先后栽在了法军手里,而他仍保持着“不败金身”,威望自然如日中天。  

所以皇帝陛下便将对帝国极为重要的克拉根福要塞交到了他的手里。  

门开,雷奥元帅微抬眼皮,瞥向站在门口的那名商人:“舒尔梅斯特,我很忙,您最好不是来浪费我的时间的。”  

商人微笑欠身:“元帅大人,有一位您的老朋友要见您。”  

他说着向侧面迈出一步,让出了身后的“随从”。  

雷奥差点儿就要喊卫兵了,却在那“随从”摘下帽子之后,惊讶地张大了嘴:“勒,勒费弗尔少校?真的是您,您怎么来了?”  

他对这位法国军官是既敬又畏——当初后者仅指挥一个团,就比他手下上万士兵的战斗力都强,并且还带着他捞了不少军功,助他一路晋升元帅。  

舒尔梅斯特在一旁轻声纠正道:“是勒费弗尔上校,元帅大人。”  

“哦,是的。您看我这脑子,”雷奥的脸上堆起笑容,“以您的本事,这两年来肯定已得到过多次晋升了。  

“您快请坐,我这就让人准备晚宴。”  

勒费弗尔向他举帽行礼,微笑道:“宴会以后有的是机会,亲爱的弗朗茨,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啊,这也算是帮您自己。”  

雷奥忙点头道:“我们可是最好的朋友,您请尽管说吧。”  

距离克拉根福50多公里外的乌迪内法军营地。  

德赛有些紧张地看了眼怀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