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焦土战术的信徒(1/2)
塔梅加河东岸。
法国伊比利亚军团指挥官朱诺看着面前这座建在半山腰的小镇,侧头对一旁的西班牙军官道:
“卡尔德斯少校,您确定游击队一直都未离开?”
后者用力点头:“您放心,我的人一直在盯着。”
“好的。还是老规矩,我来对付游击队,您负责征粮。”
“是,指挥官阁下。”
不多时,两个法军步兵连开进了埃尔苏特镇。
一阵枪声响过之后,三四十个葡萄牙男子抱着枪,从镇东侧奔逃而出。
然而,早就布置在山腰上的大炮立刻便开始朝他们喷吐烈焰。
在十来个人被炮弹撕碎之后,其他人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丢下武器,向围上来的法军投降。
紧接着,卡尔德斯率领两百多名西班牙士兵开始挨家挨户征收粮食。
一共只有800来人的小镇,很快就被捋了一遍。
朱诺看着西班牙人将一袋袋的小麦、酸酪、腌肉装上车,向卡尔德斯示意:
“距离天黑还有几个小时,您尽快将物资给塔拉韦拉侯爵送去吧。”
是的,这段时间以来,英葡军队始终避免与进攻波尔图的西班牙人进行决战,只躲在要塞里死守。
与此同时,法西联军的补给线却遭到英国骑兵和葡萄牙游击队的频繁袭击,一多半的后勤物资都损失在了半路上。
西班牙国内虽立刻增调物资运往波尔图前线,但仍旧是捉襟见肘,塔拉韦拉军团的士兵一度连每天吃两顿饭都无法保证。
约瑟夫之前制定的计划是诱敌深入,在靠近西班牙的拉戈阿萨建立防线,和英国人打消耗战。
但眼下,塔拉韦拉军团打得波尔图的敌军龟缩不出,丝毫没有要溃败的样子。
总不能直接命令他撤下来吧,那样英国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诈败。
约瑟夫着实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威灵顿公爵竟然会这么怂,连试探进攻都没有,上来就是死守。
韦尔斯利侯爵就是后世的威灵顿公爵。只不过现在他还未获封公爵。
其实,这也不能怪韦尔斯利怂。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可没遭受过“伦敦煤气路灯事件”和“加勒比海蔗糖断供事件”的重击,财政情况比现在好得多。
当时,英国第一拨就派了近2万远征军,后面一路追加到3万5千士兵。有这么多兵力在手,韦尔斯利肯定是直接A过去了。
但眼下,议会只给了他7千士兵,他哪儿还敢贸然进攻?能守住就不错了。
好在“就地补给模式”是法军的标准训练科目。朱诺随机应变,将这一模式进行了扩展,在波尔图周围上百公里的范围内“收集”物资。
反正英军也没打算主动出击,原本部署在塔梅加河一带用来伏击的法军暂时也没仗可打,朱诺便带了一半兵力出来打击袭扰补给线的敌军,打完之后,就原地征粮。
至于征粮的士兵有没有给当地居民付钱,付了多少,那就不是朱诺要管的了。毕竟那些征粮的人说的都是西班牙语。
就是依靠这种模式,前线的西班牙军队倒也勉强能维持住攻势。
而约瑟夫那边对目前的局面倒也能够接受。
虽然英葡军队作为防守方,战争消耗会更小一些,但法国却几乎没有消耗——围攻波尔图的都是西班牙军队,吃的是葡萄牙人的粮食。
哦,马德里已两次增兵,现在围攻波尔图的兵力达到了3万3千人。
就这么耗上几年,看看谁先坚持不下去。
波尔图市政厅的会议室里。
葡萄牙战争大臣米格尔·福尔哈斯为了能压过远处隆隆的炮声,扯着嗓子高声道:
“侯爵阁下,战事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但法西联军并未如您预言的那般,因后勤物资匮乏而出现混乱。”
韦尔斯利一直等到炮声暂停,这才平静道:
“没错,敌人依旧每天发起猛烈进攻。那是因为他们从葡萄牙的城镇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补给。”
“是的,葡萄牙人正在遭受敌人的劫掠。”福尔哈斯阴着脸道,“所以,王太子殿下希望您能向伦敦汇报这里的艰难局面,以便首相阁下能调派更多的军队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胜利。”
他说的王太子是指葡萄牙王储若昂·马里亚·若泽,也是葡萄牙现在的主政者。
韦尔斯利却是微微摇头:“不,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增加兵力。”
实际上,他半个月前就已经申请增兵了,但由于海军吞掉了大量经费,而议会又不愿为葡萄牙增加财政压力,所以仅将远征军上限提高至1万人便将他打发了。
即便如此,增加的3千士兵至今都还未抵达。
福尔哈斯急道:“可我们远没有足够发起反击的兵力…”
韦尔斯利抬断了他:“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断绝敌军的后勤物资来源。”
福尔哈斯诧异地看向他:“您似乎在说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不,我们能做到。”韦尔斯利道,“只需要将波尔图周围的所有人口都迁往杜罗河以南,甚至将附近的城镇都烧掉。最多一个月,敌人的士兵就会开始挨饿。”
福尔哈斯顿时瞳孔一缩,下意识地摇头:“不,这绝对不行…”
韦尔斯利凑到了他的眼前,冷声道:“这是唯一能击败敌人的办法。
“请您转告王太子殿下,马上就
法国伊比利亚军团指挥官朱诺看着面前这座建在半山腰的小镇,侧头对一旁的西班牙军官道:
“卡尔德斯少校,您确定游击队一直都未离开?”
后者用力点头:“您放心,我的人一直在盯着。”
“好的。还是老规矩,我来对付游击队,您负责征粮。”
“是,指挥官阁下。”
不多时,两个法军步兵连开进了埃尔苏特镇。
一阵枪声响过之后,三四十个葡萄牙男子抱着枪,从镇东侧奔逃而出。
然而,早就布置在山腰上的大炮立刻便开始朝他们喷吐烈焰。
在十来个人被炮弹撕碎之后,其他人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丢下武器,向围上来的法军投降。
紧接着,卡尔德斯率领两百多名西班牙士兵开始挨家挨户征收粮食。
一共只有800来人的小镇,很快就被捋了一遍。
朱诺看着西班牙人将一袋袋的小麦、酸酪、腌肉装上车,向卡尔德斯示意:
“距离天黑还有几个小时,您尽快将物资给塔拉韦拉侯爵送去吧。”
是的,这段时间以来,英葡军队始终避免与进攻波尔图的西班牙人进行决战,只躲在要塞里死守。
与此同时,法西联军的补给线却遭到英国骑兵和葡萄牙游击队的频繁袭击,一多半的后勤物资都损失在了半路上。
西班牙国内虽立刻增调物资运往波尔图前线,但仍旧是捉襟见肘,塔拉韦拉军团的士兵一度连每天吃两顿饭都无法保证。
约瑟夫之前制定的计划是诱敌深入,在靠近西班牙的拉戈阿萨建立防线,和英国人打消耗战。
但眼下,塔拉韦拉军团打得波尔图的敌军龟缩不出,丝毫没有要溃败的样子。
总不能直接命令他撤下来吧,那样英国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诈败。
约瑟夫着实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威灵顿公爵竟然会这么怂,连试探进攻都没有,上来就是死守。
韦尔斯利侯爵就是后世的威灵顿公爵。只不过现在他还未获封公爵。
其实,这也不能怪韦尔斯利怂。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可没遭受过“伦敦煤气路灯事件”和“加勒比海蔗糖断供事件”的重击,财政情况比现在好得多。
当时,英国第一拨就派了近2万远征军,后面一路追加到3万5千士兵。有这么多兵力在手,韦尔斯利肯定是直接A过去了。
但眼下,议会只给了他7千士兵,他哪儿还敢贸然进攻?能守住就不错了。
好在“就地补给模式”是法军的标准训练科目。朱诺随机应变,将这一模式进行了扩展,在波尔图周围上百公里的范围内“收集”物资。
反正英军也没打算主动出击,原本部署在塔梅加河一带用来伏击的法军暂时也没仗可打,朱诺便带了一半兵力出来打击袭扰补给线的敌军,打完之后,就原地征粮。
至于征粮的士兵有没有给当地居民付钱,付了多少,那就不是朱诺要管的了。毕竟那些征粮的人说的都是西班牙语。
就是依靠这种模式,前线的西班牙军队倒也勉强能维持住攻势。
而约瑟夫那边对目前的局面倒也能够接受。
虽然英葡军队作为防守方,战争消耗会更小一些,但法国却几乎没有消耗——围攻波尔图的都是西班牙军队,吃的是葡萄牙人的粮食。
哦,马德里已两次增兵,现在围攻波尔图的兵力达到了3万3千人。
就这么耗上几年,看看谁先坚持不下去。
波尔图市政厅的会议室里。
葡萄牙战争大臣米格尔·福尔哈斯为了能压过远处隆隆的炮声,扯着嗓子高声道:
“侯爵阁下,战事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但法西联军并未如您预言的那般,因后勤物资匮乏而出现混乱。”
韦尔斯利一直等到炮声暂停,这才平静道:
“没错,敌人依旧每天发起猛烈进攻。那是因为他们从葡萄牙的城镇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补给。”
“是的,葡萄牙人正在遭受敌人的劫掠。”福尔哈斯阴着脸道,“所以,王太子殿下希望您能向伦敦汇报这里的艰难局面,以便首相阁下能调派更多的军队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胜利。”
他说的王太子是指葡萄牙王储若昂·马里亚·若泽,也是葡萄牙现在的主政者。
韦尔斯利却是微微摇头:“不,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增加兵力。”
实际上,他半个月前就已经申请增兵了,但由于海军吞掉了大量经费,而议会又不愿为葡萄牙增加财政压力,所以仅将远征军上限提高至1万人便将他打发了。
即便如此,增加的3千士兵至今都还未抵达。
福尔哈斯急道:“可我们远没有足够发起反击的兵力…”
韦尔斯利抬断了他:“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断绝敌军的后勤物资来源。”
福尔哈斯诧异地看向他:“您似乎在说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不,我们能做到。”韦尔斯利道,“只需要将波尔图周围的所有人口都迁往杜罗河以南,甚至将附近的城镇都烧掉。最多一个月,敌人的士兵就会开始挨饿。”
福尔哈斯顿时瞳孔一缩,下意识地摇头:“不,这绝对不行…”
韦尔斯利凑到了他的眼前,冷声道:“这是唯一能击败敌人的办法。
“请您转告王太子殿下,马上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