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进攻进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弗涅镇外,数千法军士兵组成数道线列阵,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座小镇。  

七八门大炮更是从清晨起就不停地朝镇里的奥地利军队倾泻炮弹。  

拉德斯基伯爵被那炮声搅得心烦意乱,但仍是亲自检查了布防情况。  

他作为科堡亲王的前锋军团,不但未能攻下瓦夫尔,还被突然冒出来的法军消灭了接近一半的部队。  

这个小镇是瓦夫尔北侧唯一的落脚点,如果再把这里丢了,亲王大概率会把他送上军事法庭。  

好在他手里还有近6千名士兵,而经过这大半天的侦察,他已确认袭击自己的法军应该也就6千多人。  

那些法军昨天的表现虽然极为凶猛,但他相信,在自己全力投入防守的情况下,应该足以拖到明天科堡亲王的主力抵达这里。  

拉德斯基伯爵在对士兵们做了一番鼓舞之后,气喘吁吁地返回指挥部,又吩咐传讯官道:  

“再派人去向亲王殿下报告这里的情况。”  

从昨天下午开始,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派人去向科堡亲王求援了。  

布鲁塞尔以南。  

于克勒镇。  

科堡亲王率领的奥地利南尼德兰方面军主力正在缓缓向南行进。  

这里距离瓦夫尔有近20公里,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会在明天中午抵达那里。  

科堡亲王骑在马上,皱眉对一旁的参谋长卡尔·冯·莱伯里希道:  

“法国人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出现在瓦夫尔?他们是飞过来的吗?”  

奥地利统治南尼德兰八十多年,加上瓦隆区有很多弗拉芒人,可谓耳目遍布瓦隆区。  

所以他非常确定,就在4天前,还没有任何法军进入瓦隆区。  

而法国人竟然只用了3天时间,就从里尔边境赶到了瓦夫尔。  

那可是正常情况下近6天的路程!  

莱伯里希道:  

“元帅大人,或许那只是一支法国骑兵。”  

如果是纯骑兵不带补给的话,能达到这个行军速度就可以理解了。  

科堡亲王瞥了他一眼:“拉德斯基将军的报告上说,法国人还携带了大炮。”  

他又摆了摆手:“总归是他侦察做得不够仔细,未能提前发现法军。否则也不会被打得这么惨。”  

参谋长点头:“是的,元帅大人。拉德斯基将军是具有兵力优势的。”  

两人正说着,一名军官迎面而来,将一份急报交给了科堡亲王的侍从:  

“元帅大人,这是拉德斯基伯爵刚送来的。”  

科堡亲王在报告上扫了一眼,转手递给莱伯里希:  

“法国人竟然在继续攻击拉德斯基军团。”  

后者接过报告,就见上面基本都是拉德斯基伯爵的求援内容,显然法军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他看向亲王道:“法国人应该是想夺取马弗涅镇,以扩大瓦夫尔的防御范围。  

“您看,是否要派骑兵营赶去支援?”  

科堡亲王思索片刻,摇头道:  

“仅仅骑兵可不够。  

“法国人显然是被昨天成功的突袭冲昏了头脑,所以眼下我们也获得了一个好机会。”  

“您是指?”  

“法国人将他们的兵力都投入了围攻马弗涅镇,所以现在瓦夫尔的防御肯定非常空虚。  

“我们要尽量将他们消灭在马弗涅镇附近,这样就能轻松得到瓦夫尔了。”  

他根据之前获得的情报,知道进入瓦隆区的法军一共有两万多人。  

很显然,目前赶到瓦夫尔的只是他们的前锋部队。  

如果这些人坚守瓦夫尔,拖到他们的主力抵达,那么奥军将面临一场艰难的攻城战。  

纵然奥军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也很有可能被挡在瓦夫尔以北。  

但现在法国人却贸然离开了瓦夫尔攻击拉德斯基军团,他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科堡亲王当即命令道:  

“让格鲁伯将军率领皮尔森军团、掷弹兵营,以及所有骑兵,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马弗涅镇。而后视情况包围那里的法军,或者直接夺取瓦夫尔。”  

皮尔森军团是他军中唯一从奥地利本土带来的部队,掷弹兵营更是精锐,这些都是能进行高速行军的士兵。  

他作为一名图林根的王子,能在奥地利军中混到元帅的位置,说明他在军事指挥方面确实有一定的能力。  

此时,他就非常果决地将精锐部队全都压了上去。  

很快,6千多名奥军步兵以及4千名骑兵开始脱离大部队,以极快的速度向南赶去。  

科堡亲王看着这支突袭部队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之中,转而又吩咐莱伯里希:  

“命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我们要赶在天黑前抵达瓦夫尔。如果格鲁伯将军被法国人拖住,明早我们就可以对瓦夫尔发起进攻。”  

他手握4万大军,此时满脑子都在想着如何尽快夺取瓦夫尔,以及接下来怎样进军纳慕尔,却根本没有去想,他的对手从一开始就完全不打算防守。  

下午两点,格鲁伯的突袭部队已经赶至马弗涅镇以北4公里处。  

而科堡亲王的主力与他们已拉开了近7公里远的间距。  

科堡亲王不断用马鞭轻抽胯下的战马,马儿几乎一直保持着小跑的状态。可以预见,今天赶路结束之后,它至少得休息一周才能恢复体力。  

就在此时,西面突然传出了悠扬的长号声。  

科堡亲王当即皱眉,还未来得及询问,便有骠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