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风起欧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重的!  

“您别忘了,他们可是百年宿敌。”  

小皮特点头:“您说得很对,他们在莱茵河地区以及意大利都有严重的利益冲突。”  

利兹公爵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只是普鲁士人崛起得太快了,吸引了奥地利的注意力。如果您能让普奥之间达成某种谅解,那么奥地利就会立刻向西向南扩张,从而和法国发生激烈的碰撞!”  

奥地利,维也纳。  

美泉宫。  

神圣罗马皇帝,同时也是奥地利大公的约瑟夫二世听外交官员汇报了突尼斯的情况,不禁露出微笑:“我亲爱的妹妹这次对时机把握得非常准确。”  

他看向身旁长着一张长脸和大鼻子的老者:“俄国人和我们强大的压力令奥斯曼人无暇他顾,我的妹妹便趁机摘下了突尼斯这颗果实。奥斯曼苏丹只能无奈地看着。”  

老者一幅不苟言笑的神色,点头道:“公主殿下的政治手段越来越纯熟了。这次就连英国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会得罪俄国,甚至包括得罪我们。”  

他说的“公主殿下”正是约瑟夫二世的妹妹,如今的法兰西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他可是玛丽亚·特蕾莎时代的老臣,曾抱过幼年时的玛丽王后,称呼间自然也透着亲切。  

约瑟夫二世显然心情不错,难得地示意近侍为他倒了一杯葡萄酒,又分给了老者一杯:“这是否意味着,法国的战略方向已转向了地中海南岸?”  

“不排除这个可能,陛下。”  

“那么我们应该把握这个良机,向我亲爱的妹妹表示祝贺,并和她讨论一下关于意大利的问题。里特贝格亲王,您和法国政界的关系一向不错,或许您愿意为我去一趟凡尔赛宫?”  

老者正是奥地利国务大臣,也就是相当于宰相的考尼茨里特贝格。那个一力结束了法国和奥地利百年敌对状态,主持将玛丽王后嫁给路易十六,并最终促成了奥地利、法国和俄国的“三条裙子”同盟的杰出政治家。  

虽然约瑟夫二世主政之后,从他手中收回了相当一部分权力,但他目前仍是奥地利权柄最重的大臣。  

考尼茨立刻站起身来,极为严肃道:“陛下,恕我直言,奥地利的国策应当坚定地指向德意志区,并时刻紧盯着普鲁士。  

“现在分散精力在意大利,只会让普鲁士人有机会在德意志扩大影响力。”  

“不,这不会占用我们太多的精力。”约瑟夫二世为人刚愎自用,很难听得进不同意见,“您要做的是和法国讨论双方在意大利的势力划分,又不是要独吞那里。  

“哦,对了,还有他们提议跟荷兰人一起搞的那个‘联合东印度公司’,我非常有兴趣。您也可以一并谈谈入股的事情。”  

“陛下,我很愿意去一趟法国。”考尼茨微微躬身,却又语气坚定道,“但我仍想提醒您,普鲁士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是的,普鲁士,您说得对。那么,您打算什么时候启程?”  

“明天就能走,陛下。”  

“很好。我期待着您带好消息回来。”  

圣彼得堡。  

冬宫。  

波布林斯基伯爵阿列克谢有些紧张地向母亲行礼。不知为何,他每次见到她时都会有些紧张,虽然她正笑容和蔼。  

叶卡捷琳娜二世示意他在身旁坐下,微笑道:“阿廖沙,我必须承认,你之前和法国王太子的接触非常适时。”  

俄国人在称呼比较亲密的人时喜欢用简化的昵称。阿廖沙就是阿列克谢的昵称。  

“尤其是伱们组建的那个‘双子贸易公司’。如今法国在北非取得了港口,你们在地中海的贸易成本将会比之前大幅降低。或许你们的公司还能获取一些突尼斯的特许经营权。”  

阿列克谢点头:“是的,陛下,约瑟夫殿下写了信给我,表示要将公司的贸易量提高一倍。”  

“这么多?”  

“他们不止取得了突尼斯殖民地,同时也消灭了突尼斯海盗。俘获的近百艘海盗船将有很大一部分成为公司的资产,船上甚至带了不少熟练的水手。”  

实际上约瑟夫在突尼斯港缴获了近160艘船,不过其中适合远航的大船只有一半。至于水手,原本有很多突尼斯本地人就是在为海军服务的,如今将突尼斯海盗层全灭之后,这些柏柏尔人经过筛选之后基本可以放心使用。  

这就直接将双子贸易公司的船舶吨位提升了150。所以约瑟夫才敢说出将贸易量提高一倍的目标。  

而法俄贸易每多一分,英俄贸易就会少一分。这对削弱英俄紧密的贸易关系大有裨益。  

“哦,那真是太好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向西面一比划,“我觉得,你应该当面向你的王太子朋友祝贺。  

“另外,你还可以向他建议,借大捷之势直接夺取阿尔及尔。我记得,那些愚蠢的阿尔及尔人还主动向他们发起了攻击。”  

她很乐见法国继续收割奥斯曼在北非的那些行省。虽然奥斯曼对那些地方并无实际统治,但海外属地不断失守,对他们的心理打击是非常大的。  

这将能使俄国在与奥斯曼的战争中更加轻松些。  

而且说不定法国的进展非常顺利,甚至能直接从南面夹击奥斯曼本土也不一定。  

要知道,对付奥斯曼这样庞大的帝国,可不是三年五年就能结束战争的。在漫长的交战过程中,法国打到奥斯曼南岸并非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