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谁忽悠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约瑟夫自然没和普通观众去挤,而是在卫队的护送下,直接由贵宾通道进入了剧场。  

他的位置是剧场三层正对着舞台的豪华包厢。里面非常宽敞,能容纳12个人。不过此时就他一人坐在这里。  

随着观众们陆续入场,周围的乐声响起,舞台的帷幕缓缓拉开。  

舞台上的布景是一座浅灰色的城堡。  

城堡里,一名穿着蓝色双排扣外套的金发少年对着锥形玻璃瓶刻画符纹。瓶中顿时有彩色雾气翻滚起来。  

他面前的长袍的老者看了一眼,用淡漠的声音道:  

“感谢元素的馈赠。我亲爱的亨特·萧,我很遗憾,你仅达到了炼金术三级。”  

周围立刻出现了嘲讽的声音:  

“哦,是我的耳朵欺骗了我吗?我们的天才才仅仅三级?”  

“他一定是遭到了元素的唾弃,多年来都毫无进步…”  

“真没想到天才竟会陨落得这么快…”  

约瑟夫没想到这些演员除了表情有些浮夸外,其他方面竟都还不错,正专心欣赏着,就听到有人敲包厢的门。  

埃芒朝外瞥了一眼,凑到约瑟夫耳边道:“殿下,是英国大使。”  

“请让他进来吧。”  

随即,包厢门打开,一名身着灰黑色长袍,嘴唇极薄的中年人摘下帽子,向约瑟夫躬身行礼:“尊敬的王太子殿下,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真是太幸运了。  

“您或许还不认识我,我叫戴维·哈特里,现任英国驻法大使。当然,我今天是以私人身份来拜访您的。”  

约瑟夫向他点头示意:“很高兴见到您,大使先生。请坐吧。”  

哈特里在包厢侧后方坐下,这个位置从其他包厢看过来是无法看到他的。他作为一国大使,私下里约见法国王太子其实是很不合适的,传出去甚至会引起外交纠纷。  

“尊敬的王太子殿下,我时常能听到人们对您的赞颂。”哈特里微笑道,“‘神眷之子’的才能令世人震惊,他无比的仁慈,且充满了智慧…”  

开场吹了大段的彩虹屁,英国大使这才接道:“殿下,您知道的,我向来主张要坚定地发展英法传统友谊…”  

约瑟夫眼皮一跳,心说英法还有传统友谊?你是指整天琢磨着互掘祖坟的那种友谊?  

哈特里不愧是老牌政客,谎话说得诚恳无比:“然而,以往因为一些野心家的挑拨,两国发生了很多摩擦。这太令人遗憾了。  

“即使现在,仍有很多人不愿看到我们的友谊。”  

他瞥了约瑟夫一眼,试探道:“所以,我认为,我们更应该着力推动这种可贵的友谊。您觉得呢?”  

约瑟夫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顺着他的话道:“对,英法友谊万岁。”  

哈特里眼前一亮,他是完全没把面前十三岁的少年当老狐狸看待,暗道:这位王太子果然亲英,情报是正确的。  

他又扯了一通英法合作的广阔前景,话题一转,道:“殿下,其实我一直有一项对我们两国都有益的提案。”  

约瑟夫摆出很感兴趣的架势:“哦?请您细说。”  

哈特里坐直了身子:“我听说,殿下曾极力反对浪费资金制造大型战舰。我对此深表赞同。”  

约瑟夫眼神一凝,这可是内阁会议上说的事情,英国人竟然能得到消息?看来得好好查一下内鬼的问题了。  

哈特里接道:“其实英国也有一些家伙,不停鼓吹建造战舰,浪费税金。我认为,这些钱完全不用浪费,只要大家都停止疯狂建造战舰,相互威胁就会随之消失。  

“所以,我建议,我们可以推动签署条约,来限制各国造舰规模。  

“例如,每年英国下水的战舰不超过5000吨,法国不超过2000吨。哦,您知道的,英国海上贸易规模很大,需要更多的船。  

“当然,西班牙、荷兰等国,也要参与条约的签署…”  

约瑟夫不禁皱眉,这是真把我当小孩子忽悠了?  

历史上不论是拿皇,还是德皇威廉二世,都已用血淋淋的教训证明过,欧洲大陆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舰队,就必将会被封锁至死。  

自己让海军暂停制造风帆战舰,只是为了避免浪费,没想到会被英国人误解为要放弃对英国海军的挑战。  

他见哈特里还在口若悬河,当即打断了他,朝自己要的节奏上带:  

“大使先生,造舰条约似乎还有些遥远,不如我们先研究一下现有的条约吧。”  

“现有的?”  

“比如伊甸条约。”  

哈特里立刻警觉起来:“殿下,我认为这份条约已非常完备且合理,并没什么值得谈论的。”  

“对,非常合理,但还有继续完善的空间。”约瑟夫微笑道,“其实,法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很弱,大量必需品都无法自产,而物美价廉的英国的产品正是我们需要的。  

“但您知道,伊甸条约上规定的关税还是太高,导致这些商品价格虚高。法国人民会为此多花很多钱。”  

哈特里一愣:这话风不太对啊。正常来说,法国人都拼命地要提高关税,保护自己的工业。这王太子竟然觉得太高了…  

他果然是亲英的,没错了!  

哈特里谨慎地问道:“那您的建议是?”  

约瑟夫义正词严道:“我认为,应该继续伊甸条约的谈判,进一步降低关税!这才符合我们两国的利益。”  

哈特里露出微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